教综中常考的17个实验

 

教育综合知识中经常考到的17个实验,你知道多少个?...




点击上方“公众号”可以订阅哦!
需要理解的17个实验


1. 同卵双生子爬楼实验

格赛尔同卵双生子爬楼实验证明,人的身心发展受成熟机制的制约。格赛尔也被视为内发论的代表人物。


2. 视崖实验

证明了人的深度知觉。


3. 陆钦斯:量杯实验

证明了思维定势。思维定势对问题解决的影响有好,有坏。


4.邓克尔:蜡烛实验

证明了功能固着对问题解决的影响。



5.皮亚杰:三山实验

前运算阶段儿童的图式特征:自我中心。


6.皮亚杰:守恒实验

前运算阶段儿童的图式特征:单维思维,不能形成守恒观念。


7.巴普洛夫:狗听铃声分泌唾液实验

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获得、消退、泛化、分化。



8.桑代克:迷箱实验

联结派:尝试-错误说。三条学习律:准备率、练习律、效果率。


9.斯金纳箱:白鼠、鸽子

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强化理论。提出了系列概念:正强化、负强化(逃避条件作用、回避条件作用)、正惩罚、付惩罚。


10.班杜拉:儿童看电影学打人实验

班杜拉通过这一实验提出:人的学习主要是替代性学习,也即观察学习——这在德育培养中,被视为社会模仿模式。他还区分了三种强化的类型: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


11.苛勒:猩猩抓香蕉实验

格式塔学派通过这一实验证明:学习不是桑代克所说的尝试错误,而是“顿悟”。


12.托尔曼:白鼠走迷宫实验

托尔曼通过白鼠走迷宫的实验证明,学习不是在强化条件下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在大脑中形成情境的"认知地图"。


13.辐射问题实验

“指挥官如何顺利的让部队攻克敌人要塞”这一问题,启发了大学生解决“不同强度辐射如何摧毁肿瘤”这一问题,这即是学习迁移。


14.贾德:水下打靶实验

水下打靶实验证明:两种学习活动之间存在共同要素是知识产生迁移的必要条件,而迁移产生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通过概括形成了能够泛化的共同原理。这被称为概括化理论或经验类化说。


15.苛勒:小鸡觅食实验

作为桑代克的冤家和对头,格式塔学派用小鸡觅食(也成小鸡啄米)实验证明:迁移的关键不在于共同要素,而在于学习者对情境中关系的顿悟与理解。这也被称为关系转化理论。


16.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实验

科尔伯格在皮亚杰道德研究的基础上,改进了对偶故事法,使用道德两难故事法,把人的道德发展分成了三水平六阶段。其中大部分人都能达到习俗水平,少部分人可以达到后习俗水平。


17.罗森塔尔实验

罗森塔尔通过实验证明了教师期望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学生会顺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他引用希腊神话中的故事,将其命名为皮哥马利翁效应。后人也将其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直接关注

欢迎转发收藏哦~

微信号:王利科


    关注 王利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