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东交民巷里的“国家管理机构”之钦天监

 

钦天监是官署名国家管理的衙署,属于特设的办公机构。主掌观察天象,推算节气,制定历法。...

钦天监是官署名。国家管理机构的衙署,属于特设的办公机构。主掌观察天象,推算节气,制定历法等。

历代相关机构:秦、汉至南朝,太常所属有太史令掌天时星历。隋秘书省所属有太史曹,炀帝改曹为监。唐初,改太史监为太史局,嗣曾数度改称秘书阁、浑天监察院、浑仪监,或属秘书省。开元十四年(726),复为太史局,属秘书省。乾元元年(758),改称司天台。五代与宋初称司天监,元丰改制后改太史局。辽南面官有司天监,金称司天台属秘书监。元有太史院与司天监,回回司天监并置。
 ▲观象台匾额:观象授时


在明一朝:明初沿置司天监、回回司天监,旋改称钦天监,有监正、监副等官,末年有西洋传教士参加工作。洪武三年(1370年)改称钦天监。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迁都北京,“吏、户、兵、工四部, 鸿胪寺、钦天监、太医院等衙门, ……皆仍旧官舍为之, 散处无序, 正统七年( 1442年)始以次营建”。钦天监等中央各部院衙署位于皇城千步廊两侧。

《天府广记》(清·孙承泽著)载:明钦天监“正统七年(1442年) 四月建”。

《明实录 · 宪宗实录》(明·胡广等著)载:成化二十年(1484年)“钦天监火,凡焚屋十九间”。嗣后,各朝修葺之事应该是经常的。

在清一朝:清仍沿袭其旧署。各衙署廨宇、院落布局基本一致。清钦天监衙署是在明钦天监基础上修建的。然而, 史籍中未见明代和清初钦天监衙署大修的记载, 因此, 乾隆十五年( 1750年)《乾隆京城全图》中的钦天监部分,应该是此前该衙署的大致模样。

 ▲清钦天监衙署部份廨舍情况
(史玉民制统计表)


据康熙初刊行的《春明梦余录》载:“钦天监在阙东,礼部后。”

据康熙十年(1671年)成书的《天府广记》载:“钦天监在皇城之东,礼部后。”

据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刊行的《日下旧闻考》载:“钦天监在阙东,礼部之后,西向。”

据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刊刻的《宸垣识略》载:“钦天监署在阙东鸿胪寺之南,西向。”

据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刊行的《大清一统志》载:“宗人府在皇城东,吏部在宗人府之南,户部在吏部之南,礼部在户部之南,兵部在宗人府后,工部在户部后,鸿胪寺在工部之南,钦天监在鸿胪寺以南,衙署大门皆西向。”

据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成书的《嘉庆重修一统志》载:“钦天监在鸿胪寺南,西向。”

据光绪十二年(1886年)刊行的《光绪顺天府志》载:“钦天监在礼部后,西向。”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 窦光鼎等奉旨增补、考证朱尊彝《日下旧闻》的《日下旧闻考》在述及钦天监衙署部分援引了《钦天监册》(原书已佚)的一段文字:“钦天监署在阙东礼部之后, 明正统七年建, 乾隆三十一年奉诏重修。门西向,堂前月台设晷影一座,堂左右碣一, 恭记雍正三年二月二日庚子午日月合壁, 五星联珠之瑞, 监臣明图等奉勅恭建。堂后凡三重, 其廨宇之数共百有十。” 窦光鼎按语:“钦天监堂额曰:奉时敬授。前列训辞曰: 圣人敬天勤民, 奉天时所以重民事也。羲和之职在观象授时, 俾化讹成易, 循序不衍, 用以厘工而熙绩, 其敬之!”堂额、训辞皆雍正御笔亲书。

另外,衙署大堂之左有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石碑一块, 文已漫漶。
 ▲根据《乾隆京城全图》
摹绘的清钦天监衙署廨舍
(史玉民制摹绘图)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日本人编定的《北京志》记载:

“根据协议(即《辛丑条约》各国公使馆区域扩大时, 这些衙门的多数和居民将全部撤离此地, 迁往他处。……俄国公使馆的西部空地原为兵部、工部、鸿肪寺、钦天监、太医院…… 。”

又据民国二十年(1931年)刊行的《燕都丛考》记载:

“公安局街(原户部街) 之后身, 为兵部街。前清时为兵部、工部、鸿肪寺、钦天监、太医院, 咸在是街之东。光绪庚子以后, 均并人东交民巷使馆界, 为俄国操场、无复余迹。”

民国三十年(1941 年)余萦昌撰《故都变迁记略》亦载:

“东公安局街即旧兵部街…… 。街东本有兵、工、鸿胪、钦天、太医五署, 光绪庚子毁于兵资, 后均移他处, 其旧基于辛丑和议成后, 圈人使馆界。”

 ▲观象台及衙署部份廨舍




诸庚子实录文献:《庚子记事)(仲芳氏)、《庚子大事记》(杨典浩)、《庚子日记)( 华学澜)、《庸扰录》(佚名)及《庚子之变图志》等均有记载:

光绪庚子年1900年6-8月间, 义和团、清军围攻使馆区期间,“各部院衙门当差人员, 纷纷告假。”“各部院文武大小衙门一切公事, 概行停止。”



8月, 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10月,“前门内皇城以东各衙署, 如吏部、兵部、工部、钦天监……处,…… 俱被各国洋兵驻扎。”“其间各部院衙署或利用庙宇, 或借用宅院设立临时办公场所。”12月,“议和”并于第二年(1901年)签订了《辛丑条约》。该条约第七款不仅划定了新的各国公使馆区, 而且允许各国在其馆区建立兵营。扩大以后的使馆区包括兵部街以东钦天监等各部院衙署及其他公署民宅所在的区域。由此可见光绪庚子(1900年)后,钦天监衙署已经迁往别处。

据《中国文明记》(日本学者宇野哲人,光绪三十二年来过中国)记载:“自崇文门登城往东, 终角楼, 往北折, 行数町, 即见城墙上更有一高台, 此即观象台, 钦天监在其台下。”

另据民国中央观象台气象科技士杨寿龄回忆: 民国间,教育部接管的清钦天监衙署, 在东四牌楼西面, 靠近隆福寺的某街。
 ▲观象台
清乾隆二十五年,钦天监观测到来年正月初一有“日月同升,五星联珠”的天文异象,是“海宇晏安,年谷顺成”的祥瑞征兆。乾隆帝因此命令画院画家徐扬绘图记录这一罕见天象。

由于钦天监职能特殊, 它还设有观察天文、天象等外设机构,清钦天监衙署外署即有观象台,另外, 时宪书局和算学馆也与钦天监衙署关系密切。在此,恕小编不逐一描述矣。

(来源 网络)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m13611003019@163.com

QQ:41534005

微信:WXSXX-FK

——   欢迎投稿   ——
   如果你也觉得东交民巷不错?

  • 请推荐给你身边:热爱历史的朋友
  • 或直接搜索微信:DONGJMX


    关注 东交民巷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