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从两件文书窥视百年临洮大印的风采

 

康乐西蜂窝寺(即元代初期八思巴建临洮大寺之上寺)至今存有两件清代狄道州官府的文书,文书上,保留了4枚狄道州的印模,给我们提供了一览狄道州大印风采的遗迹,印模至今已有165年之久,但仍朱玺灿然,犹如新用,实属罕见。...





康乐县西蜂窝寺(即元代初期八思巴建临洮大寺之上寺)至今存有两件清代狄道州官府的文书,都是狄道州正堂给西蜂窝寺长老侯喇嘛的谕示(即通知),指示该长老按例救护太阳、月亮事。

其原件照片及文字全录于后:

一、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狄道州“谕”


州正堂钱,为月食日食谕西乡长老侯喇嘛知悉。

照得道光二十七年丁未八月十六日任戌望月食、道光二十七年丁未九月初一丁丑朔日食,例应救护,合行谕饬。谕到,尔等即将该地高僧即在本寺按时敬谨救护,勿得临期有误,致干查究。各宜禀宗,勿违。特谕。

右谕西乡长老侯喇嘛 准此

计开
甘肃省兰州府月食四分二十五秒。初亏戌正二刻九分,食甚刻初三刻二分,复圆××正三刻十分。

计开
甘肃省兰州府日食五分五十四秒。初亏申正初刻,食甚酉初初刻十四分,日入地平酉初二刻十二分。滞食四分二十六秒。在偏复圆酉正一刻五分,在地平下。

道光二十七年五月二十五日谕

 注:该件年号上、计开部分,盖有狄道州大印各一枚。
二、光绪十七年(1891年)札


该札最前面盖有竖刻长条墨印,

其文为:“专任甘肃凉州府庄浪茶马监督府代理狄道州正堂王”。

印后即正文:

札饬事•光绪十七年八月二十三日奉
府宪丁文开案,蒙道黄贴文准,甘肃布政司移承准,礼部剳付精膳司案呈准,祀祭司付称钦天监具题,光绪十七年辛卯十月十五日午望月食。

京师月食时刻,方位并各省月食时刻分秒。

谨将各省见月食时刻、方位,理合先期绘图恭呈

御览伏祈

敕下礼部照例颁行直隶各省,一体递奉施行等因。于光绪十七年五月十四日题,十六日奉旨“知道了,礼部知道,钦此”。

钦遵到部,相应行甘肃布政司,转行各该衙门,一体遵照救护可也。等因到州,奉此合就札伤,为此札。仰该喇嘛查照来札,奉部文及粘单内事理,一体递照,敬谨救护。毋违,特札。

计粘单一纸。

右仰西蜂窝寺侯喇嘛,准此

光绪十七年九月初六日

计开

甘肃兰州府月食十三分五十九秒秒。

初亏卯初三刻十三分。月入地平卯正三刻十三分。

滞食九分三十九秒。

食既卯正三刻十四分,在地平下。

食甚辰初二刻十四分,在地平下。

生光辰正一刻九分,在地平下。

复圆已出一刻十一分,在地平下。 

注:年号上盖有狄道州印一枚。



细细研读该两件文书,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以下一些信息:

一是清楚展示了“皇帝集权制”的典型例证。日食、月食是自然现象,是经常发生的。但就这样一件平常不过的事,也要有中央有关部门钦天监、精膳司、祭祀司、礼部逐级上报皇帝“御览伏祈”。待皇帝下旨“知道了,礼部知道,钦此”后,再由礼部照例颁行直隶各省,由各省布政司“转行各该衙门,一体遵照救护”,最后由州县正堂喻示该州僧正司(县为僧会司)掌印,组织僧人按时举行法会,进行救护。这一上(报)一下(谕),无不体现着皇帝的无限权威与尊严。就以文书的留题、抬头等书写格式及行文的字里行间也无不体现着“皇帝至上”的特点。

二是在自然科学已经发展到能够准确预测日食、月食时刻的时代,腐败的清政府仍然顽固坚持着“天狗吃太阳(月亮)”的愚昧认识。两件喻示相隔四十四年,但针对月食、日食的“救护”措施却如出一辙,没有丝毫的改变,然是组织群众敲锣打鼓、摇旗呐喊,吓唬“天狗”、组织僧道举行法会,求神佛去拯救太阳、月亮,对这一套毫无实际意义的做法,还要严查督办。闭关自守、妄自尊大,不肯学习国外先进东西,终使清政府自己走上了一条日趋没落的消亡之路。

三是一直到光绪年间,清政府对佛教的管理,仍然实行明初制定的四级制。即中央设僧录司、府设僧纲司、州设僧正司、县设僧会司,各任命一人为掌印,管理相应地方佛教事物及寺院。上述两件文书,均由州府正堂亲自发文给西蜂窝寺侯喇嘛,说明该寺侯喇嘛任本州僧正司掌印一职,有管理全州寺庙和佛教事务的权力。由此看来,相传西蜂窝寺管辖临洮四十八座寺庙的说法并非虚构。

四是光绪十七年“代理狄道州正堂”王氏同时又是“专任甘肃凉州府庄浪茶马监督府”职。此印说明迟至光绪间,狄道州仍有管理茶票交易职责。据历史记载,中国之茶马交易由来已久。隋唐时,朝廷把茶马互市和绢马贸易放在一起管理,先后开放榆林、张掖、焉支山、龟兹、甘松岭等互市场。到了宋朝,出于军事需要,政府始终把战马的获取放在经济开发和商品贸易的突出位置。最初是以金帛购买马匹,到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始遣三司干当公事李杞入蜀经画买茶与秦凤、熙河博马”《宋史,食货志茶下》。不久,又在熙河路设“大提举茶马司”(简称茶马司),统一管理西北茶马市。后随着王韶开发熙河路,茶马互市中心移至熙州、河州、潢州,每年易马达一、两万匹,到仁宗天圣(1023-1032)中增至3.49万匹。元代曾在成都榷茶,在北京和陇西设局专卖。明代茶马互市是以经济手段来实现“固蕃人心”,维护边境安宁的政治目的,制定了严刑峻法来确保茶马互市的质量和信誉。设置茶马司、任命大使、副使,专门管理茶马贸易。至神宗万历年间,设有河、洮、甘、西宁、庄浪六个茶马司。明太祖为保证藏族在茶马交易中的利益,特制金牌41面,(金牌“上号藏内府,下号降各番”,左曰“皇帝圣旨”,右曰“不信者斩”),遣使往西凉、永昌、甘肃、山丹、西宁、临洮、河州、岷州、巩昌等地给“金牌信符”,以确保各土司茶马交易中的垄断地位,且每三年勘验一次。清初,茶马互市制度承明制,在西宁、岷州、平番(庄浪)、兰州、河州设五个茶马司。然而随着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茶马互市走到了尽头,至康熙初,相继裁撤了苑马监和茶马御史等机构,到雍正十三年(1735),裁撤了茶马司,废止了茶马交易,行销西北的茶叶实行由商人到户部“领、引、贩运”的政策,产生了“官茶引贩”制度,即由清政府向茶商征收茶课,茶商领引贩茶。时甘肃行引2.87万道,年销茶3万担(300万斤)。同治十三年(1874),陕甘总督左宗棠奏请朝廷“拟仿淮盐之例,以票代引”,即“豁免寄钱课银,停止应征杂课”,“以督印官茶票代引,不分何省商贩,均准领票运销”。代理狄道州正堂的王氏,即是“专任甘肃凉州府庄浪茶马监督府”的督印官,负责“印发引票”,因其代理狄道州正堂,常住狄道,故印发引票之地应在狄道,各地茶商云集临洮,市场繁荣。

 五是让我们有幸一睹狄道州印的风采。从乾隆五年(1740)临洮府迁都兰州、狄道县升为狄道州始,至民国五年(1926)废州为县止,狄道州延续了186年。至今,废除狄道州建制已有86年了,灰飞烟灭,狄道州印是什么样材质,什么图样已不为人所知。所幸西蜂窝寺所存的两件狄道州的文书上,保留了4枚狄道州的印模,给我们提供了一览狄道州大印风采的遗迹,其印什么材质仍不得而知,但其形状为边长7厘米的正方形,其文满汉合璧,右为汉文篆书“狄道州印”四字(分两行),左为满文,刻画划匀称,布局合理,也是一件艺术品。其印模至今已有165年之久,但仍朱玺灿然,犹如新用,实属罕见。

作者:边致和 张晓东


编辑:袁鹏





    关注 这里是临洮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