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随记(四)

 

艺术家们勇于为艺术献身,不计回报,散场后落幕后心中澎湃的那种凄凉,应该就是程蝶衣血溅舞台的那一道飞鸿吧。...





小说《西游记》一般不被佛教界、道教界认可,认为小说有意贬低丑化他们,所以,当年拍摄《西游记》的时候电视台遭遇了很多宗教界人士的反对。真实的玄奘,小说里的玄奘,电视剧里的玄奘,在各自领域里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形象,褒贬不一,想要把这部经典搬上荧屏,小说里的几个主要人物不讨喜,广大电视观众很难接受。

所以电视剧对原著小说的人物设定和部分剧情做了较大改动,比如小说中西梁女国的女王确实有意唐僧,但中途唐僧被抓走了,直至被救出都与女王没什么交集。电视剧里就不是这么处理的,把唐僧变成一个有血有肉的凡人,关键时刻斩断情丝,坚定取经信念,不再是小说里唠唠叨叨、战战兢兢、耳根子软的“长老”了,人物形象真实感人、接地气了。

经过编剧重新诠释唐僧这个人物形象,成为取经路上的绝对“精神领袖”,使他更接近历史真实的“玄奘”。杨洁导演在其著作《敢问路在何方》一书中透露,在扬州大明寺拍摄时,老住持能勤法师不但借出自己珍贵的袈裟,还亲自带领寺庙里的和尚扮演迎接唐僧的和尚,表达对剧组的支持。

取经路艰险无比,电视剧里几个徒弟打打闹闹偶尔闹分家,唐僧是最为坚定的一个。其实拍摄中,戴着面具扛着沉重道具扮演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的演员一直坚持完成全部拍摄,而本应心志坚定的唐僧的演员换了三个,让人不禁深思。

剧组在拍摄中还遇到了很多次命悬一线的危险境地,比如在云南昆明拍摄完毕后剧组主创乘坐空军运输机回保山,中途遇上了暴雨大风,飞机颠簸不止,大家惊魂连连,殆要油尽之时,导航员大胆打开舷窗察看地面跑道,最终成功迫降。杨洁导演在书中不止一次地披露剧组拍摄中遇到的危险,每次都能够化险为夷,不得不深深感念苍天有眼。

最后,我要说说剧中的白龙马。杨洁导演在书中说,剧组辗转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军队马场找到这匹符合拍摄要求的“白龙马”,领导特批给它除军籍参加拍摄,剧组派两人专门照顾它,就这样这匹“白龙马”跟随剧组拍摄了整整五年。结束后,导演委托专人好好照顾它,因为它已经不能再回马场去了。然而,这匹“白龙马”有了拍摄《西游记》的经历在某地一度成为游人拍照留念的道具,老迈之后,被关在臭烘烘的马棚里,不思饮食,最后草草掩埋。

整个拍摄过程经历了无数次化险为夷之后,终于迎来了大圆满的结局,当我们抚平伤口,欢欣鼓舞的时候,没有多少人会去想起幕后默默付出的主创们。也许对于他们而言,这是他们艺术生命中辉煌闪亮的一笔,他们已经习惯散场后落幕后的孤独与悲哀。

不知为什么我脑子里有一种奇怪的想法———“狡兔死,走狗烹”,我知道这根本就是用词错误、不合语境,完全莫名其妙。艺术家们勇于为艺术献身,不计回报,散场后落幕后心中澎湃的那种凄凉,应该就是程蝶衣血溅舞台的那一道飞鸿吧。




    关注 谁知西去路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