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壬,你想干啥?

 

10月末,一个13岁男孩的离家出走在朋友圈炸开了锅。HappyEnding,孩子找到了,妈妈道歉了,学校...




10月末,一个13岁男孩的离家出走在朋友圈炸开了锅。Happy Ending,孩子找到了,妈妈道歉了,学校噤声了……问题解决了吗?

NO,NO,NO,图样图森破啊。就冲着一溜老师骂熊孩子该抽,我知道马上会接二连三地看到孩子出走。果不其然,这周的朋友圈又挂满了寻娃启示。

一场调动了如此大的社会资源的离家出走,却没有换来一个共识,更没有找到问题根结所在,不得不说,我们这个社会总是与理性保持着遥不可及的距离。

也许我们都无法去跟李子壬坐下来聊聊,问问他,你想干啥?但是,我们是不是可以尝试去理解一个13岁孩子的视角?

13岁的孩子,他们对世界的全部认识应该就是身边看到的一切。这意味着什么?也许他们会把自己经历的种种就当成了世界的样子,经历了扭曲,世界就是扭曲的,经历了美好,世界就是美好的。

李子壬经历了什么?他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据说他是学霸,他在某小众奥数机构里是公认的牛娃……可是他跟妈妈无话可说,他的世界其实被学习压力填满。一次没有完成作业的家长约谈,可能让他感觉到这个残酷、乏味的世界越来越让他感到毫无意义。

据说出走不是第一次,据说他为出走存了好多零花钱……这一切都是据说,可是离家出走是真实发生,离开父母、离开学校,是一种告别,甚至可能是一次探险。作为学霸,天赋也许已经暗示他,身边的世界不像真实的世界。这个扭曲的世界,不仅对学霸,对所有孩子来说,都是充满压力的。就像任何一场战争,胜利方一样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我们试图去理解一下扭曲,一座学校,其实不是浑然天成,而是一个人为设计出来的体系。有时候学校看起来像个屏蔽了社会上各种糟粕的完美世界,有时候学校又会是充满了原始野蛮的洪荒之地。学校看不到罪犯,学校看不到暴力,如此洁白无瑕;可是赤裸裸的考试排名,老师对孩子的褒奖与惩罚都不加掩饰,又都跟文明无关。单一维度的评价体系,只能让一种孩子如鱼得水,而大多数的孩子只能渐渐失落。

学校的世界其实是把成人的真实的世界给扭曲了。真实的世界是能友好地对待人的多样性,因为真实的世界非常庞大,庞大到足够包容每一个特立独行都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效果。真实世界的厨师可以因为厨艺而被追捧,真实世界的商贩可以因为精明而获利,真实世界对一切自主的热情都会给予积极的回应。但他们如果回到学校,就被分数这个大棒打到无所适从、甚至失去生存的意义。而在学校中可以因为高分而得到褒奖的学霸,他们的时间都放在了作业、准备考试、争取好成绩上,整个学习过程是被动,没有时间去发现自己的热情,没有机会去学自己想学的东西。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乐趣,学习的成就感,不可能单纯从埋头做题目、抬头看黑板的机械生活中获得。

李子壬这样的孩子,能做学霸,说明天资确实聪慧,也因此会对周遭的世界更敏感。他们的出走,并不能简单解释为激素使命下的青春期叛逆。妈妈的眼泪,妈妈的道歉,都抵达不了他们内心深处的保护地。

带他们去领略一下真实世界的美好,给他们狭窄的学校世界中注入更多美好的意义,不要让他们眼中的世界被作业和考卷布满,这样也许就不会激起他们试图离开这个世界的雄心。原来现在的世界也有美好,原来当下的痛苦只是暂时的,当他们对身处的世界有归属和依恋,他们就不会毅然决然地不辞而别。


    关注 玩转数学思维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