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喝“鸡汤”了吗?

 

其实在心灵鸡汤最初出来那会儿,我也会看。因为里面有些话,或许刚好触发到我的某种情感。如今我几乎瞧都不会去瞧。...








其实在心灵鸡汤最初出来那会儿,我也会看。因为里面有些话,或许刚好触发到我的某种情感。如今我几乎瞧都不会去瞧。

为什么心灵鸡汤在社交网络上经久不衰?可能中国人表达关心需要一个载体。在网络时代,心灵鸡汤正是这个载体。你可以不看,但必须要在。不需要你回,但需要你赞。表面看来这并不会让双方损失什么,我的关心,你的赞,一次完美的交互。

想要在网络上表明高贵冷艳的身份有三:反对中医、支持转基因、唾弃心灵鸡汤;想偏向文艺范:缅怀民国时代、听独立音乐以及唾弃心灵鸡汤;要走公共路线:必须写评论、搞慈善以及唾弃心灵鸡汤。

可笑的是:那些在鸡汤下点赞的人,同样在反鸡汤贴下齐刷刷地点赞。。。。。这些点赞帮的行为艺术达到了反讽巅峰。

记得有一次,我瞧见我老妈又在“喝鸡汤”,于是多嘴劝了她一句,结果她差点没和我翻脸,我立马住上了嘴,毕竟她刚刚玩微信,可以理解。

鸡汤泛滥成灾,问题在哪?鸡汤的真正价值又在哪?



回想我们短信年代,人们每天不仅仅发送的短信都是嘘寒问暖,打情骂俏。应该还要发送和接受无数段子,有黄色的,不黄的,有押韵的,不押韵的。为何要这样做?想让对方开心一下,因为我关心你。为何不直接说:很想你,很爱你,很关心你?因为中国人没有养成这种习惯,情侣之间可能会好一些,除此之外,如果发以上内容给别人,人家第一反应是:你肿么了?阳光一点的想法是:这人失恋了。阴暗一点的想法是:这厮难道想跟老子借钱?


仔细观察就可发现,中国人的人际交往很少把焦点放在言辞上,一定要找一个载体。一次饭局,一件礼物,一张手写的卡片,都胜过话语。因为在我们内心深处,饭局去不去,卡片懂不懂,短信回不回,话说出口就收不回来了,那种可能的尴尬如同梦魇缠绕在心底。

想要解决心灵鸡汤泛滥一问题,必须要出一种能够传递出发布者的善良意图,并且要便于理解和消化的“正能量”代替鸡汤。假如真的存在了一个高冷的新载体,变得人人可用,势必也会变成格调不高。动作片的格调要比文艺片低,《故事会》的格调要比《纽约客》低,但是往往前者的销量惊人。

或许一碗鸡汤后面,有个不善于表达的朋友,正要笨拙地对你表达他的关切和善意。但有类鸡汤看似言之凿凿,有理有据,实则是逻辑混乱。仅仅是为了取得共鸣,让别人从情感上去认同。请大家来看看这两个例子:



一:“真正优秀的人大多数都是对大众有一种疏离感。每天忙着过自己的生活,读不同的书,做感兴趣的事,坚持锻炼增长学识……”这话里都说了,成功人士跟大众疏离,为啥你对他们的日常生活了如指掌?这不是前后矛盾么?


二:说一群年轻人去求职,老板说,千万别去推公司里的一扇门,然后就走了。一个年轻人去把门打开,里面一张纸条:你被录用了。这个故事说明做人要敢于尝试。紧接着分享了第二个故事,说一个年轻人帮一个老人看箱子,老人说不能打开,然后年轻人就没打开,老人回来,对他狡黠一笑,说你真是一个好青年,我会给你几百万创业基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诚信。然而到底这俩故事要让人怎么做?

这类写鸡汤的江湖术士,早年摆地摊被城管掀了摊子的经历是他一辈子“创业失败”总结灵感的源泉。他们常用的开头是“真正优秀的人是……"、“成功者的7个习惯……”、“高僧和老尼姑的故事,看懂你就成功了”…“你到是分享一个自己的成功案例啊?

鸡汤最初的确迎合了一些人的情感需求,但是长此以往,人们习惯了用这种PS过的而且是低像素低画质的人生风景画来指导自己,都爱上这种寡淡的鸡汤,也许就会忘了如何真正地独立思考。




    关注 合为微客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