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爱心反成灾

 

如果我们太阳,可以融化一块冰。可当我们只是一滴水时,冰会将你冻成块,爱心反成灾。...

日暖倾城
朋友来电号召为贫困家庭做公益咨询,我放下电话,思绪万千。

十年前,年轻的我曾献过“爱心”。

那是深秋,我和一个电视台的朋友聊天,得知他在采访的过程中碰到的一位品学兼优的高三贫困男生,成绩出奇得好,父母一智障一残疾,还有一个在上初中的弟弟;冬天快到了,身上衣不御寒,家里四面透风。电视专访播出后,社会热心人士纷纷解囊相助。

得知这一情况,当时的我热血沸腾、心潮澎湃,让朋友利用工作之便提供了孩子的所在班级和姓名。第一次去他所在的学校时,我挑了几件实用的衣服:羽绒衬衣、羊毛裤、棉外套,还带了两箱牛奶。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保障孩子基本需求,别冻着、营养够就好。之后,我每次去都是把东西送到宿管大爷处,告诉是孩子的亲戚,看着大爷在小黑板上写“×××同学取物”就离开。我不想和孩子碰面,怕他会不自在。这样一直每月送两箱奶、一点零食,持续到他毕业,我也不知道这个孩子到底长得啥样,想象中他应该是个戴着眼镜、清清瘦瘦的高个儿男孩吧。

再以后跟朋友问起男孩的去向,朋友不无遗憾地告诉我,孩子高考发挥失常,只考取省内师范。问其原因,朋友说,自从媒体报道那段时间,好心人一窝蜂地往家里涌,全校师生都知道了他的故事。孩子觉得应该考出更好的成绩回馈于关心他的人,但是心理压力太大,最后总复习的几个月成绩下滑得厉害。

这件事一直让我内疚好长时间,我一直在反省:在这其中,自己是不是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到底是帮了孩子还是害了孩子?

此后,我极少参与这种活动。

——不是冷血,是冷静了。

我明白了,世界很公平,不管你是“强者”还是“弱者”,都没有一味地索取与收获;当你得到的同时,也必将失去一些东西,物质总是守恒的。

无独有偶。昨晚我接到一个大男孩电话,他也曾是成绩特别棒的孩子,因为家庭变故及自身原因,十年前得了强迫症,断断续续在吃药,自己也快久病成庸医了,与我聊起来都是心理及医学术语。

他讲述了几年前因家境困难并疾病缠身,曾求助于岛城一知名电视栏目的经过。我清楚地记得,他愤愤地说,当时前几期还有他的参与,后面几期只有献爱心的医院及专家的报道,根本就没拿他“这个孩子的命当命看”,求助不了了之,只是成全了某些人的虚名。

隔着电话,我依然能深切地感觉到他的伤痛和愤怒。他倾诉了一个多小时,我听了一个多小时。

无论真实的情况是怎样,我觉得,那次公益宣传对他的伤害是毋庸置疑的。

末了,他依然问我:“杜老师,你们机构有没有可能照顾我一下,可以减免下咨询费?”

我的心头油然而生某种莫名的悲哀。

看来,当一个“弱者”也挺不易,既不要被别人献的“爱心”所累,不要被捆绑,更不能在“弱者”的位置上享受着继发性的获益,感觉到社会就该理所应当帮助你;不然可能在收益后更依赖,失望时更抱怨,长此以往,便不想脱离这个角色。

面对心理问题,作为心理从业者似乎是“强者”,实际上并不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不敢触碰的痛点。在我们初涉这个职业,还不够强大时,情感隔离的能力不是很具备,最好先暂时不要触碰它。比如对贫困家庭的心理援助,涉及到婚姻、亲情诸多方面,可能不会是单一问题,处理起来很复杂。说不一定哪个点就会触发我们的痛处,将双方同时拖入泥沼,最后造成出发点是好的,结果却是互害的,有悖于初衷。

助人的前提是自保,被助的基础是自助,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预期。

如果我们是太阳,可以融化一块冰。可当我们只是一滴水时,冰会将你冻成块,爱心反成灾。


    关注 古耕道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