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说到底是一种空气

 

​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都期待能遇上一个亲爱的人,建立一段亲密的关系,与这个亲爱的人在一起,就像回到妈妈怀里的襁褓,我们与那个人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享受着他的温暖,他的气息。...





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都期待能遇上一个亲爱的人,建立一段亲密的关系,与这个亲爱的人在一起,就像回到妈妈怀里的襁褓,我们与那个人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享受着他的温暖,他的气息。与他在一起,我们自己的心里是踏实的,是安全的,当我们与他在一起时,我们可以真切的体会“爱”到底是怎么样一种空气。



可是,我们这种期待也常常会落空,当我们与那个我们期待地人在一起时,我们可能会感觉到伤心,感觉到愤怒,感觉到无奈,感觉到永远隔在半空的距离。这让我们不舒服,我们问天问地的想搞清楚,我与他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事情会是这个样子,难道这世界上找到一个可以亲密在一起的人,就那么难吗?

是的,很困难,因为这段关系是两个人的事,而这两个人,在相遇的时候,他们彼此的内心都带着他们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风风雨雨,那些风雨中,裹胁着他自己的人格特征,也饱含着他成长中的人与事。所以,当这两个人相遇的时候,其实也是两段历史,两个家族的相遇。



这两个人,当他们相遇,当他们试图走到一起的时候,他们的历史和家族信念便跑了出来,在彼此的关系中,发挥着作用。

如果很幸运,这两个人的成长中,都有过充分被爱被肯定,能够自由成长的经历,他们就可能已经发展出很好的适应能力,所以,在他们的关系中,相处起来就会容易得多,因为他们内心有足够的安全体验做基础,这可以帮助他们在彼此的关系中,有能力更多的包容彼此的差异,信任对方的情感,从而他们可以建立比较稳定的关系。

但不是每个人都那么幸运,很多带着创伤长大的人,当他们与人建立关系的时候,是会有各种各样的困惑的,他们的这些困惑,会带领他们在与人相处的时候,也带给对方各种困惑,这些困惑也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之中破坏掉彼此的关系。



我爱你,所以我要离开你

我们常常在一些唯美的故事中读到些“一见钟情”的故事,唯美之处就在于,一见之下,情已深,人却消失了。大约就是因为故事的戛然而止,使故事停留在了最美好的时刻,所以才那么吸引人吧。

故事其实是生活的翻版。在生活中,确实有那么一些人,当他们面对自己所爱的人时,爱得越深,怕得越厉害。当他们感觉对面那个人对他越来越重要时,他们的内心就会产生恐惧,面对那个对他日益重要起来的人,他的内心会产生强烈的不安:

他会不会离开我?他是真的爱我吗?对方对他越重要,他的疑虑会越深。为了避免那个重要的人将他抛弃,他会先一步离开那个“被离开”的危险。

因为我爱你,所以我害怕失去你;因为害怕失去你,所以我要先一步离开你。

这种模式往往会给对方带来很大的痛苦,因为对方搞不明白为什么当他们的关系日益亲密时,那个人会在突然之间离去。

这些逃离亲密的人,往往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经历过被抛弃的体验。当然,这个抛弃不一定是现实中真的发生的,但是在当时还是个孩子的他的内心中,他会体验为被所爱的人抛弃,比如被寄养,比如被单独留下来住院,比如与父母走失,或者在幼儿园被晚接,再或者因为父母工作忙而与他少有游戏等等。

因为对于一个孩子来讲,他是要完全依赖父母的照顾而生存的,当他需要父母时,父母却不在他的视线之内,这会给这个孩子的内心带来强烈的恐惧,在他的感受之中,他可以会把这个看不到父母解读为被父母抛弃,而这种被抛弃的感觉,对他而言,也可能是毁灭性的。

所以,当他进入一段亲密的关系,早年所体验的到被所爱的人抛弃的恐惧被再度唤醒,当他无法承受对被抛弃的恐惧时,他便选择先一步离开所爱的人。这样,在感受层面上,他就可以把关系的主动权抓到手里,从而避免了被抛弃的痛苦。



对最善待自己的人发脾气

爱发脾气的人,内心中往往存在很多恐惧,为了保证自己不被恐惧压倒,就会用发脾气的发式来压抑恐惧的感觉。这就像是战场上的战士,当他看到战友被打死打伤后,他内心的恐惧会驱动他勇敢的投入战斗,因为他战斗得越勇敢,他越有可能保护自己生存下来。所以很多时候,发脾气,只是为了防御内心的虚弱感冒出来。

内心虚弱的人,在发脾气时其实心中也是有许多害怕的,他们害怕因为自己的发脾气而失去那个对他重要的人。所以,他们往往在发脾气时会先做一个选择:选择那个相对安全的人来释放自己内心的压力,因为相对安全的人不会因为他的坏脾气而抛弃他。而这个相对安全的人,往往是最善待他的人,是他在内心中能确定对方是在乎他的那个人。

所以我们常常看到,一个在家门外常常被认为是大好人的人,回到家里时会把家里搞得鸡犬不宁。



在最亲近的人身上总感受到“你欠我的”

对我们所爱的人,因为爱他,所以往往也会在他的身上投注了很高的期待,当这个期待不被满足的时候,我们会感觉很愤怒,因为对方没有满足我们,因为对方“欠我的”。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种用“你欠我的”方式与人建立关系的人。当孩子学习不努力时,妈妈苦口婆心,鼻涕一把泪一把的诉说这些年照顾孩子的不易,潜在的,她是在责备孩子“你欠我的”;两口子吵架,老婆一笔笔跟老公算这些年她为这个家做了多少贡献,她在传递的还是“你欠我的”。

当他们在传递这个信息时,他们期待的是,是用这样的方式控制对方满足自己的需要,可往往最终的结果是,把对方远远的推开。

在亲密关系中,这种“你欠我的”表达方式,可以制造对方的内疚,从而对对方实施强烈的控制,有的时候,这是非常有效的控制方式,同时,也具有强烈的破坏性。我的一个来访者,就是在父母整日的耳提面命中,体验到自己如果不能满足父母的需要,随时都有可能被父母赶出家门去。

所以,在生活中,她努力去满足父母对她的要求,如果不能满足时,她就会被强烈的内疚所吞没,久而久之,她对父母产生了强烈的愤怒,因为她不管怎么努力,似乎也不能完全满足父母对地的期待,在这个内疚的高压之下,当她无法承受时,她最终选择了抗争,与父母的关系走到了破裂的边缘。
我痛恨你,因为你对我太重要了

其实,对我们所爱的人,我们都会有“恨”这种情感产生的。恨,就是没有被满足的对爱的期待。

当我们还处在婴儿期时,我们会被母亲全情的照顾着,那会让我们感觉这个世界上,自己就像是世界的核心一样,被爱护被满足。终有一天,我们会发现,那个全情满足我们的母亲身边,其实还有另外一个人,是那个人从母亲那里分走了一些她的爱。当我们发现了这个秘密之后,恨的情感就开始在我们内心滋生了。所以,恨的背后,是我们所期待的爱没有得到满足。

在一段亲密关系中,当我们感觉对方对我们越重要时,我们往往越发期待获得他的全部,甚至可能期待将他吞进肚子,从而可以全部拥有他。而现实情况是,我们不可能完全拥有另外一个人,因为那是完全独立于我们的一个个体,所以当我们感受到这种现实时,我们也会有强烈的挫败感,这个挫败感有可能带领我们进入到对所爱的人的恨之中去。这即所谓的爱之深,恨之切。
若你不能完全猜到我的需要,你就是我的敌人

当我们刚刚出生的时候,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人,会对我们的需要做出完全的回应,当我们饿了的时候,就有人喂我们,当我们寂寞的时候,就有人来陪我们,当我们不舒服的时候,就有人来拥抱我们。

所以,在我们自己的感受中,我们就像是这个世界的核心,我们有着上帝一般的能量,当我们一想到什么的时候,那个被需要就会自动飞过来满足我们。这就是婴儿期原始的全能感。

当我们慢慢长大的时候,如果我们的原始全能感曾被比较好的满足过,我们就可以在这个基础上,慢慢有能力去接受现实,慢慢在受挫中感知并接受自己的弱小,从而放弃对全能的期待。

对于一些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很好完成这个工作的人,在他们的自我中就会残存着原始的全能感,他们期待自己拥有上帝一般的能量,从而可以很好的满足自己的需要。这是他们处理现实压力的一种方式,他们期待当自己拥有超能力时,就可以避免来自外界的无法满足对自己所造成的伤害。

所以,在亲密关系中,他们有时无法按照现实性的原则去期待对方给予回应,他们会期待对方能够完全懂得他的需要,当他有什么想法时,根本不需要讲出来,对方就能主动过来满足他,如果对方没有这么做的时候,他就会感觉对方在伤害自己,甚至会因此而暴怒。
你如此完美,在你面前我只能小心翼翼

舒服的亲密关系中,双方是平等的,在这段关系中,双方都能真实的呈现自己,都能自由的表达自己。

对于一些在成长过程中有过比较多创伤体验的人来说,他可能没有能力将对方与自己体验为平等的人,他需要将对方完全理想化,来满足自己对于完美或是依赖的需要。

与这样的人相处,最初是会让人感觉很舒服的,当我们被另外的一个人理想化时,我们会感受到来自他们的崇拜,来自他们对自己的肯定等等,那会让我们觉得自己有能力有价值,所以会让我们觉得很舒服。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被理想化的人,慢慢会感受到强大的压力,因为当一个人被别人塑造成上帝,而他自己又不是上帝时,这种落差本身就会让他不堪重负的。而理想化他的人,之所以理想化他,是因为期待在他的身上找到自己缺失的部分,或是找到一个可依赖的对象。

所以,慢慢地,这个被理想化的人就会成为理想化他的人手中的一个道具,要成为他所期待的那样的人,而不是我自己本来那样的人,这是会让人非常不舒服的感觉。

对于理想化他人的人来说,在他的内心,他对自己是缺少确定感的,也可能在他的内心,对自己的解读是自己缺少魅力和能力的。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留住那个他所爱的人,他可能会变得小心翼翼,对他所爱的人唯唯诺诺,却不知道,他自己的这种完全丢失了自己的状态,会让对方感觉无法触碰到真正的他,从而失去对他的信任。

最终导致在这段关系中,彼此离真实的自己越来越远,最后可能会因双方都无法承受这种经过伪装关系,而使关系破裂。
爱的智慧高级训练课程
学会在关系中做一个真正的“成年人”


莎兰·汉考克 Sharon Hancock
30年经验国际两性婚姻关系导师、治疗师


如果你把诚实和尊重带入关系,任何关系都能得到疗愈。

你不仅懂得如何尊重自己,也尊重对方,尊重你们两个人所生活的关系场域。

《爱的智慧高级训练课程》中,你将收获

1、看到在你的关系中,有多少时候是展现孩子的部分,有多少时候是展现真实成年人的部分,并学会管理这些不同的部分。

2、透过一些能量的练习和工作,学习如何敞开自己,因为一个创伤的孩子是不敞开的、有防御的,这将会在一个非常私密、安全、温暖的场域下展开。

3、学会用非暴力的方式表达你的需求:用成年人的位置去表达需求,而不是像过去一样作为孩子的状态表达需求,同时也学会看到别人的需求。

4、疗愈孩童时的羞耻感和惊吓创伤,让那些曾经被我们压抑在内心深处角落、不敢面对的愤怒、性能量,这些恰恰是最原始的、最有生命力的部分,重新带到光明中,让它们带领我们走向更高更神圣的意识,得到自由。

5、重新找到你的界限感和力量,学会设定界限,因为最困难的就是与我们身边最亲近的人设定界限,并且学会如何清晰地表达界限,而不是以侵犯到别人的方式。

6、对伴侣之间的动能做更多的学习,给关系带来一些细腻的品质。
学 员 分 享
莎兰老师的风格是轻松、不着力而又精准,课上有精彩的讲解,也有大量的练习与冥想,她现场治疗的功力尤其值得赞叹。

—— 著名心理学家武志红

1夫妻学员

♀ 妻子LILY:

以前我一直认为只要通过付出就能获得先生的爱,实际上当我失去了自我的时候,我发现全世界都已经抛弃了我。

从2013年到现在,我参加了莎兰老师在中国大部分的工作坊,包括《爱的智慧》《柔情似水》《真爱密码》,我越来越多的看到,在婚姻里面,需要夫妻双方都以一个成年的男人和成年的女人的状态相遇在一起。

要拥有爱的智慧,只有在我们都是男人和女人的状态下,我们才能够发现亲密、享受亲密,才能够在真实中做自己,在真实中去享受亲密的婚姻生活,所以真的非常感谢莎兰老师,她挽救了我的婚姻,也让我找回了属于女人的力量!

♂丈夫ROY:

2014年我是被太太拉进莎兰老师的课程,当时的我处于只知道为家庭赚钱的状态,却和妻子关系非常糟糕,我感受到作为一个男人我是很紧绷的。

不仅要面对工作、生活各方面的压力,每天一进家门,还要面对妻子不停的索求和渴望,感到不被理解,很烦燥,有一种想逃离的感觉!

在莎兰老师的指引下,我感受到自己紧绷、冰冻的部分慢慢在打开、融化,同时我真正看到了自己在关系里的那部分需求是什么。所以课程结束之后,我和LILY开始了我们婚姻的第二个阶段。

真的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非常感谢莎兰老师!我想呼吁更多的男性、更多的夫妻一起来到这样的课程,学习以更加成熟、智慧的成年人的方式去处理自己的关系!



2夫妻学员

♀ 妻子恩梅

以前我也知道自己有问题,只觉得是情绪,但这个课程让我很清晰地看到自己原来是处在孩子的状态!也很感谢莎兰老师对我特别的严厉,这对我来说真的是很大的警醒!这次在课堂上老师带给我的东西,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命以及关系!很感恩这个课程,以后我们都会跟着莎兰老师学习!

♂丈夫阿文

来之前还是有些疑虑的,为了尊重我太太,以及抱着解决问题的态度,我还是决定来尝试一下。莎兰老师的人格魅力、气场、水平,抓住了重点与核心,通过个案把我们生活中的最主要的问题都暴露出来了,能够让我们两个之间都意识到了双方的主要问题、症结!我觉得老师最大的水平就体现在这个地方!这个课程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拐点,今后一定会朝着更好、积极的方向发展!

3美女学员

这两天我在莎兰老师这里学到的东西,并不是她教学的内容,而是她呈现出来她本来就是那样的一个人!她活出了那份真实、对自己的诚实与忠诚!是这个东西开始撬动我的灵魂,让我走出了之前不敢走出的那一步。

我之前不敢做真实的自己,我总是觉得别人值得,但是我不值得,而这次我最大的改变是做出了决定——我最值得忠诚的人是我自己!谢谢莎兰老师!

工作坊资讯
《爱的智慧高级训练课程》


导师:莎兰·汉考克 Sharon Hancock

时间:11月30-12月4日(5天)

地点:广州(清远假日半岛碧桂园酒店)

学费:16800元/人

报名:13042015771 刘老师(同微信)



    关注 奥南朵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