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弦少年奇幻之旅

 

日本少年寻找大宝剑的美式童话。...



前不久恰好是著名动画人物米老鼠诞生88周年,从那个黑白动画的时代发展至今,多元化的动画形式比比皆是,尤其是2016年恰好是一个动画作品高产的年代。

年初有皮克斯工作室的《疯狂动物城》引发的疯狂,中旬有《海底总动员2:多莉去哪儿》,炒冷饭也炒出高水平,还有《爱宠大机密》这种好莱坞流水线作品,还有成人动画《香肠派对》,让动画片从儿童向彻底走向成人化。
当然国产动画也不逊色,前有卖情怀的《大鱼海棠》,后有大型真人网游画质的《爵迹》,额,恐怕只有勉强列到动画片行列里才能显示出这部电影的优点。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要知道连一部定格动画的人物表情,都要比《爵迹》里的主角们的面瘫表情丰富,这就是LAIKA工作室的新作《久保与二弦琴》(Kubo and the Two Strings )。
LAIKA工作室从2009年的《鬼妈妈》开始起步,《通灵男孩诺曼》(2012),《盒子怪》(2014),一直坚持制作定格动画,而且个个都是哥特诡异风,一路吓人搞怪路线,走向大团圆结局的另类童话。
这一次《久保与二弦琴》走的是日式美学风格,武士,折纸,三弦琴,嗯,没错,虽然片名是二弦琴,但实际上主人公使用的日式三弦琴。不知道是不是老外的冷笑话,还是有其他含义在其中,虽然石头英文水平不是很好,但Two和three还是分得清的。除此之外,自带主角光环的三弦少年寻找大宝剑的路上,随处可见的倒塌的佛像,使得整部电影有了更多可以挖掘探讨的佛学意味。
尽管日本元素很多,但是主人公们一张口便是美国人的腔调,表达方式一点都不东方。其实三弦少年在街头卖艺的时候,借用纸人武士的经历,就把整个故事都讲了一遍,不外乎是一路砍怪刷装备,翻山越岭,各种奇幻冒险,最后凑齐三大法宝,就可以出BOSS了,只不过最后基本没用上大宝剑。
无论是北海道造型的雪猴,还是甲壳虫,都像是好莱坞动画《花木兰》中的木须龙,外形是东方,内心还是美国人,为主角一路辅助到底。最后的BOSS,好像马三立的外公出现的时候,的确有一种武侠范,而且张口就是伏地魔风,配音也的确是拉尔夫·费因斯,伏地魔大战独眼哈利·波特,祖孙之间的高手对决应当如此。
结果转眼之间就变成大虫了,这种感觉跟《大圣归来》中的阴阳怪气的高冷BOSS突然变成大肉虫一样的违和感,就好像东方不败突然变身霸天虎一样,之前酝酿许久的东方审美彻底崩了,看来中外的导演和编剧们都是绷不住的,习惯性直接在结局放大招。
当然抛开叙事结构的遗憾,这部动画片最让人叹服的地方就是如果事先不告诉这是一部定格动画的话,你很难看出是徕卡工作木偶制作的痕迹,尤其像下面这段大概三四秒左右,节奏流畅打斗场景的,正常的动态画面是24帧/秒,每一秒至少拍24张照片,而要想动作更快,更复杂一点,主创人员要摆出多少个连续造型,拍多少张照片就不得而知了。
想像一下如果你是主创人员,每天辛苦工作却只能完成电影中几分钟,甚至仅仅几秒钟的画面而已,不崩溃才怪。然而徕卡工作从05年成立以来,11年间只出了四部动画长片,前三部都入围了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提名,这一部《久保与二弦琴》入围的概率也非常高,入围率比皮克斯吉卜力都要高。
在CG动画技术的时代,坚持玩这种边缘风格的动画,这种坚持本身就值得尊敬。当然,这个工作室的老板是堪比思聪的特拉维斯·内特,耐克创始人的儿子,有钱任性,可以专心玩定格动画,而且不仅限于玩玩而已,制作出来的动画在某种程度上艺术性非常高。既能烧钱,又能卖情怀,这就让很多同行尴尬了很多,尤其是经常以情怀为卖点的国产动画。情怀再高,不好看,又有什么用呢?
最后,还是老规矩,想看本片的,请在公众号回复“久保与二弦琴”或“三弦”,可提供下载链接。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删。


再不点蓝字关注,机会就要飞走了哦


    关注 胡说电影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