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榜样 看机械男神如何指点江山,吞吐宇宙

 

鹅黄色灯光,照射在周生喜的脸上。谁能想到这个传说中的交大学术达人,竟然是面前这个带着黑框眼镜、温润如玉的大男孩,采访进行得十分轻松愉悦,周生喜向我们介绍了他的科研生涯以及他的一些所思所想。...

交大榜样


小编

大家想不想膜拜一位大神?

研一小鲜肉

想!想!想!!!


小编

那就让我们走进今天的研究生标兵,看看他们是如何看待科研的?


【学术达人近距离】周生喜:科研+兴趣=?





天色渐晚,管院二楼。

鹅黄色灯光,照射在周生喜的脸上。谁能想到这个传说中的交大学术达人,竟然是面前这个带着黑框眼镜、温润如玉的大男孩,采访进行得十分轻松愉悦,周生喜向我们介绍了他的科研生涯以及他的一些所思所想。

周生喜,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013级机械工程系博士生,其间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安娜堡)航空航天工程系进行CSC博士生联合培养。至今,发表SCI期刊论文十余篇,论文在谷歌学术上被引用235次,其中单篇最高被引用74次。因博士期间研究工作突出,连续三年获得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并荣获西安交通大学“第六届学术之星”一等奖和2016年西安交通大学“优秀博士研究生标兵”称号;研究课题斩获“陕西省第二届研究生创新成果展”一等奖;2014年11月发表的学术论文“Broadband tristable energy harvester :Modeling and experiment verification”被誉有能源界非官方诺贝尔奖之称的国际埃尼奖Eni Award 2015提名。


听完师兄的简介,小编的内心是崩溃的,仰天大笑出门去,长叹一声,既生亮何生瑜。。。。
1


兴趣是科研的源动力

当被问及如何规划自己的科研道路时,周生喜一再强调,他是一个跟着兴趣走的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兴趣为导引,做好当下才是最重要的,处于不同的阶段就要做相应的事情。有时候提前把目标定死,反而会把自己的路走得越来越窄。

高中阶段的周生喜,因为对数学和物理非常感兴趣,便会自己去拓展更多的知识点,参加一些竞赛,他自谦是幸运,但实际是能力所致。大学阶段,他更注重全面均衡的发展,培养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到了研究生阶段,他更注重对专业知识的系统化完善,正所谓“术业有专攻”,以便于之后研究课题的深入。一步一个脚印,顺其自然,自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周生喜认为,兴趣是做好科研最好的动力。只有发自内心的对某种事物的喜爱,才能让自己去享受其中的乐趣。忠诚于自己的兴趣,在想做的事情和必须做的事情之间,适度地取舍,保持平衡,这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周生喜再次表示自己在研究课题上的一些进展很大程度上是源于自己对所在研究领域的赤诚热爱和导师的指导。
原来每位大神都辣么热爱科研,经常逃课的小编悄悄溜走(害羞脸)。从明天起,我要做个静静科研的美男子。
2
科研无捷径,但是有方法

和很多人一样,周生喜刚开始投入科研时也会迷茫,会彷徨,不过回过头来看,他说“走弯路并不可怕,因为科研没有捷径,就比如爬山,走直线固然是最快的,但如果走其他曲折的路线反而可能会欣赏到更好的风景”。

周生喜以切身体会告诉我们,做科研不能急于求成,尤其是研一的时候,要注重学术领域相关知识的掌握,因为此时,正是夯实基础,将知识系统化学习的好时机。干太多活,做太多项目,反而没时间思考,没时间沉淀。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科研是重要的,而正是因为它的重要性,我们才更应该做好它的准备工作。扎扎实实地将理论课上好,将基础打牢,把理论知识系统化,这样才能为研二以及后面的研究提供保障。
对于具体的理论学习,周生喜认为看书看论文是有先后区分的,只有先认真读书,把相关知识弄清楚,弄明白,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才会更好地理解论文当中所提到的相关内容,才能更加具有批判性的思维。知道论文省略的部分并了解自己的研究领域的可提升空间,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周生喜还喜欢参加各种国际会议,他说:“参加国际会议可以和其他学者交流沟通,了解科研领域相关动态,不至于信息封闭”。
3


摆好心态最重要

在学术之路上,周生喜摆正了自己的心态并给自己做了一个合理的定位。他告诉自己学术诚信非常重要,其次就是不能急功近利。他说:“现今社会,发表论文不能仅看数量,更要注重质量。发表的论文一定要有前瞻性,并且能够解决工程界和学术界存在的问题,才具备一篇论文的真正价值。假若一味追求数量,物质奖励,那么科研便失去了意义,也很难产生优良的科学研究成果”。
或许大部分人认为,硕果累累的学术达人,每天都应该泡在实验室,夜以继日地搞研究。但是周生喜给出的答案出乎我们的意料,他说:“良好的心态有利于更好的科研,因为健康的身体状态和愉悦的心情会为搞好科研创造最基本的条件。科研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能说生活是科研的一部分,劳逸结合才会有更高的效率”。同时他举了自己在国外留学期间见到的例子,很多美国本土白人研究生都是高效率地利用周内时间,到了周末的时候放松自己,缓解疲劳。周生喜说:“我们也要有这种劳逸结合的意识,自己在平时就会通过跑步或者和朋友一起聚会来缓解科研压力”。
这就是传说中的心态决定一切吗?小编终于理解了师兄成功的原因了,各位研一的小鲜肉们赶快拿出笔记本把这个记上吧。
4


我与导师那些事

在最后,周生喜特别强调了对导师曹军义副教授和国外导师Daniel. J Inman教授的感激之情。他说:“自己与导师相处融洽,亦师亦友。因为导师能够给自己提供相对宽松的科研环境,并支持自己的研究方向,尊重自己的选择,同时在自己困惑时可以给出指导性建议,并鼓励自己不断努力。正是由于在这样自由发展的环境下,自己得以在研究方向取得了一系列的新进展”。
除了导师,周生喜还表达了对学校以及其他老师的感激之情。他说“做出好的研究离不开交大这块好土壤。正是学校多年的栽培,特别是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智能仪器与监测诊断研究所等单位的老师们多年来的培养,使自己在学术之路上稳步前行。在学习和科研中,特别感谢多年来对自己进行指导和帮助的林京教授、吴九汇教授、张西宁教授、沈玉娣副教授、孙利平老师以及机械学院的各位老师。身怀感恩之心,祝交大越来越好!”

“踏实搞学术,认真做研究,科研是个过程,基础打牢,过程走好,结果一般会是好的”,周生喜如是说。
看完之后,小编真的是五味杂陈。看来科研并不只是一个人的事,不但需要自己的刻苦努力,更需要团队的良好协作。
文案/学术交流部 孙晓峰 李可人

编辑/学术交流部 廖小强


    关注 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会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