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大的忌諱是什么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不能改过的危害

《群書治要·鬻子》講:“大忌知身之惡而不改也,以賊其身,乃喪其軀,有行如此,之謂大忌也。”人生最大的忌諱,是明明知道身上有過惡,卻不能夠改正,這會賊害自己的身心,乃至喪失生命。一個人有這樣的行為,確實是人生的大忌。

說到改過,我們會想起《了凡四訓》中袁了凡先生改過的經歷。年輕的袁了凡先生在考取功名時遇到障礙,他去見雲谷禪師。禪師教導他改過自新的方法,讓他反省自己到底有什麼樣的過失導致的不順利。了凡先生很難得,他一聽到這樣的勸告,馬上就認認真真地反省自己。

他說:“我福分很淺薄,又不能多做好事,積功累德,為我享受大的福報奠定基礎;我做人沒有耐心,又不能夠包容別人;說話想到什麼就說什麼,直心直行,也不想想這句話會對別人產生怎樣的影響和傷害;還輕易地談論別人的過失、施政的得失等等。”



我們學習《了凡四訓》時發現,這些問題一般人身上都有。了凡先生能夠改正,我們和他同樣是人,為什麼就改正不了?《了凡四訓》說:“思古之聖賢,與我同為丈夫,彼何以百世可師,我何以一身瓦裂。耽染塵情,私行不義,謂人不知,傲然無愧,將日淪於禽獸而不自知矣。”

當我們看到這一段話的時候,是不是冷汗直流:我們不就是這樣的人嗎?

知恥近乎勇

孟子說:“恥之於人大矣。”“恥”這個字對人來說太重要了。為什麼?一個人知恥,他知道自己有過失,會慚愧,他就能夠改正自己的過失。“知恥近乎勇。”勇於改過,他就能夠成為賢人,成為聖人。如果不知恥,做了錯事沒有不好意思的感受,反以為榮,他就會一天一天地淪落為禽獸還不知不覺。



聖賢人和普通人的差別在哪裡?聖賢人並非從來不犯錯誤。中國古人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你犯了過失,如果你能夠改正自己的過失,就沒有什麼比這更大的善了。《了凡四訓》說:“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後種種譬如今日生。”以前的過失,既然已經犯下了,就不要再糾纏它了,我們如果從現在開始改正自己的過失,仍然能夠成聖成賢。

我們學了傳統文化,就應該去力行。“聞過喜”,聽到別人指正你的過失,就應該很歡喜。有一個學生,他學了這句話,真正地去力行了。有一次,他的老師看到他沒有把筷子放好,碗也沒有洗乾淨,給他指正出來。老師的話音剛落,他馬上給老師鞠了一個躬,說道:“謝謝老師指正我的過失!”我們看了這樣的孩子,確實從心底裡佩服。因為他不僅僅學了《弟子規》,而且把《弟子規》力行在自己的生活中了。

《歐洲商報》英國版(第145期)

2016/04/08

歡迎轉發,功德無量!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关注 蔡氏侾僔私塾教育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