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专栏 张抗抗

 

那花瓣落地时依然鲜艳夺目,如同一只奉上祭坛的大鸟脱落的羽毛,低吟着壮烈的悲歌离去。...

最初与张抗抗相识是从《作女》开始,我们说,走进张抗抗的文字,就是走进了一位女性的心底,走进了那个漫长又琐碎的时代。
@张抗抗

张抗抗,1950年7月3日生,杭州市人,1966年杭州市第一中学(现为杭州高级中学)初中毕业。1969年赴北大荒农场上山下乡,在农场劳动、工作8年。1977年考入黑龙江省艺术学校编剧专业,1979年调入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从事专业文学创作至今。现为一级作家、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第七、八届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字著作权保护协会副会长、国际笔会中国笔会中心副会长,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2009年被聘为国务院参事。

创作经历

1972年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灯》,1975年出版了长篇小说《分界线》。反映黑龙江农场知识青年的生活,以后又相继发表短篇小说《爱的权利》、《夏》、《白罂粟》;中篇小说《淡淡的晨雾》、《北极光》、《在丘陵和湖畔有一个人……》等。她还写了中篇童话《翔儿和他的氢球》和散文集《橄榄》,出版了长篇小说《隐形伴侣》。作品中《夏》获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淡淡的晨雾》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1979年发表短篇小说《爱的权利》,反映在新的历史时期,青年们对不同的婚姻爱情的认识与追求。从此以后,她一直将思考的重心放在当代青年事业与爱情的矛盾冲突上。1986年出版了长篇小说《隐形伴侣》,在更加广阔的社会背景上,展示了一代知青辗转矛盾的内心历程,运用细腻的精神分析手法,揭示了他们内心的创伤和追求。
青年张抗抗


女性叙事的写作特点

张抗抗小说女性叙事逐渐走出民族、国家和革命等宏大叙事的遮蔽,是在1990年中期开始的。从外部条件看,1990年的社会环境和文学环境都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从创作主体看,张抗抗的思想观念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因此,女性叙事的显影应该是一种必然。早在《夏》、《淡淡的晨雾》、《隐形伴侣》和《赤彤丹朱》等作品中,张抗抗就塑造了岑朗、梅玫、肖潇、朱小玲等女性形象,这些形象已初步具有了女性意识的萌芽,为读者提供了女性主体性重建的朦胧想象。到了1990年中期,张抗抗小说女性叙事进入了自觉状态,在中篇《银河》、《寄居人》、《钟点人》和长篇《情爱画廊》中,张抗抗开始关注女性地位,聚焦“妇女命运”。

《作女》的问世,证明张抗抗小说的女性叙事已经进入自由自在的敞开境界。

主要作品
《作女》讲述了女主人公“卓尔”和一群京城女性“作”的故事。具有鲜明的女性主义立场,浓缩了中国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以来,“作女”们对几千年来的男权社会戒律、规则的颠覆与反抗。“作女”们不是女强人,而是具有自我意识的一代女性,她们的追求与梦想、放弃与尝试是这个时代的思考与反映。《作女》是抗抗的代表作品。
《隐形伴侣》初版于1986年,讲述了两个青年男女,在北大荒恋爱、结婚又离婚的故事。尝试了有关潜意识、无意识、梦境、幻觉、隐喻、心理活动等多种写作方法,在我的创作之路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女主人公曾把自己关于真诚和正义的理想,寄予自己的恋人。但婚后的现实使她在极度的痛苦与迷惘中,对以往奉若神明的“真善美”和人性本质发出了诘问,终于认识到每一个人的体内都有另一个终身无法摆脱、令人恐惧和震颤的“隐形伴侣”。人只有承认自我意识中的所谓“恶”,才能驾驭并超越“恶”……

对于今人来说,也许这仍然是一种无法和解、难以缓释的心理冲突。
小说记述了一个革命知识分子家庭大起大落、大悲大喜的坎坷命运。从三十年代末期的珠江三角洲,江南水乡和光怪陆离的上海滩,一直到九十年代的杭州西子湖畔,一对青年时期先后参加革命的恋人,历经了半个世纪的生死磨难。但他们浪漫的激情依旧,挚爱如初。作者对半个世纪以来席卷中国的红色风暴,作出了深层的反思。

人生观点
好作品高于一切荣誉
当选本届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是作家同行、各级领导的支持和信任。同时也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和义务,但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的作品写好,一个写作者,只有创作好作品才是高于一切的荣誉和永远的追求,才能不负众望。我会一如既往的关注生活,关注人的精神世界,对于文化艺术的公益活动将尽力而为。
完美就是最大的不完美
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审美趋势表现为张扬、外露、蓬勃、独立;况且,人的本性喜新厌旧,都希望表现出“新异”来吸引公众的关注;再则,市场经济和商业时代,更需要不断制造新的热点。最重要的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社会,女性获得了较大的活动空间,有了审美选择的自由,女性首先要“扬弃”的就是以前的社会审美规范强加于女性的标准。而希望通过改变自己来影响周边环境,从而使自己得到更多的自由。

人物评价

作为一位作家,张抗抗具有良好的艺术感觉和艺术素质,一方面她以女性的温柔和细腻探索青年一代的追求与痛苦,以敏锐、潇洒的笔揭示人的心灵底蕴,作品中洋溢着青春的朝气和纯净的诗意;另一方面比之于其他女作家的作品,她的作品包含着更多的理性思考。她不被感觉和情绪所左右,而是以一个智者的清醒有意识地将作品当作某些思考的载体,使其很多作品以深邃而独到的思索见长。

《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她一直在寻找一种合理的生存方式,并将这种寻找付诸于理想人格的塑造之中,她关心普通人的命运,具有强烈的社会参与意识,始终把是否具有社会责任感作为构成她理想人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 END -
图 文/ 百度 豆瓣  简书
编辑 / 左柚


微信号:renwenqingzhu





我们总是期待着

能与我们一起跨越山与海的

是与文字有关的另一个你


    关注 青竹文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