涔槐河畔第一塔

 

在湖南省大Ⅰ型水库——王家厂水库西南岸,既涔槐河畔耸立着一座巍峨轩昂而又神奇的宝塔,堪称涔槐河第一塔。x0a宝塔,曾用巍峨与雄气点缀涔槐河的山水风光,又用风雨沧桑呼唤一代代远行的亲人……x0a宝塔远去了,她的倩影依然刻在时代的记忆里!...

涔槐河畔第一塔
●许关明


在湖南省大Ⅰ型水库——王家厂水库西南岸,既涔槐河畔耸立着一座巍峨轩昂而又神奇的宝塔,堪称涔槐河第一塔。水库西南面自然造化八座山,呈一字形由东向西排列,山山相连,因涔槐河从山脚下流过,便在此形成很深的回水潭,叫枣儿潭。传说八仙常到此摆脚,而宝塔就建在从西至东的第二座山上,枣儿潭南岸。是涔槐河畔仅有的一座古朴典雅的宝塔。

宝塔大约修建于明末清初,共八层,塔高约28米,全为青砖结构。宝塔成八方形,又称八方塔。每层均有2个下方上圆的便门,塔内砌有石级,沿石级可一直攀沿到塔顶,即可临窗近视涔槐河清波摇影,又可纵览涔槐河畔田畴阡陌,旷野山岗。

由于年久失修,加上红色年代的损坏,1974年初冬的一个夜晚终因抗拒不住大风暴的袭击而倒塌。从此,涔槐河畔失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宝塔已随暴风去,此地空余宝塔垣,留下王家厂古建筑文化的一个断章。

宝塔虽然倒了,但关于宝塔的传说依然代代相传。



洪武二年,王氏人从江西迁至王家厂(老王家厂,现王家厂水库库内)定居,从此在这里繁衍生息。由于王氏人聪明勤劳,不多年,便富裕起来了,人口不断增多,很快便成为王家厂的第一大望族,有的到外面做官,有的留在家乡耕种,做生意,跑水运,日子也过得红红火火。老王家厂古地名叫槐市,南临南涔河,北临北涔河,槐市就在南北涔河的汇合处,自古以来就是一条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所以经济、文化都很繁荣。

槐市南面的涔槐河正是枣儿潭,潭水很深而且形成回旋。因枣儿潭南面有八座仙山,形状像龙,又说潭内有两条蛟龙。过往船只若不是大好晴天,每每出事较多。迷信的王氏人大为苦恼,想来想去,想请风水先生来治一治,以保平安。一日请来风水先生,风水先生将枣儿潭和王氏人住址合形为船形地,因船是活动的,在风水学里属宝地,所以,王氏人发迹快,王氏人也很相信先生之说。



在槐市还住着另外一大望族,胡氏家族,但发迹没有王氏快。于是胡氏家族思考王氏发迹快的原因,也请来风水先生。真是无巧不成书,请来的是同一先生。因先生很贪,胡氏厚礼,先生就偏向胡氏。把王氏船型风水宝地的秘密透露给了胡氏,而且,由于风水先生因王氏礼薄而对王氏有嫉妒之意,建议胡氏想法遏制王氏的发展,就提出胡氏在枣儿潭南岸船形地的船尾修建宝塔。一来插住两条龙,镇守安宁,二来插住船,不让船活动。船不能活动了当然就不能发展了。于是胡氏人就开始谋划修建宝塔之事。由于胡氏经济实力较弱,单靠胡氏难以建起,就以修宝塔插住龙,不让龙残害船只为由,商量王氏联手。王氏人觉得于己也有利,一拍即合,就在明末清初建起了那座高耸入云的宝塔。



宝塔,是老王家厂文化的象征,耸立在绿水相依的青山之上,即装点了自然美,又丰富了王家厂的文化美韵。特别是在河水平静的时候,绿水映青山,青山托宝塔,塔影、山影倒映在水中,随涟漪摇动,荡开去,又回来,那是闪动的花屏。可谓,晨曦沐霞水映塔,一塔独撑艳晚霞。宝塔,彰显了王家厂人的智慧,记载了涔槐河的一段历史,传承了民族灿烂文化。

宝塔体现了王家厂人民高超的建筑艺术,虽然建塔之初,渗入了少数人不纯的建塔动机,有着落后愚昧的一面,但它客观地起到了家庭大融合,家族大融合的历史作用。正是靠着这一股团结协作的精神,今天的王家厂镇得以欣欣向荣,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宝塔已成为王家厂人团结奋斗的象征。



宝塔,曾用巍峨与雄气点缀涔槐河的山水风光,又用风雨沧桑呼唤一代代远行的亲人……

今天巡游塔迹,怀念宝塔几春秋,带恨哀叹离无影。

老王家厂镇因修建水库迁徙至现在的王家厂集镇,新王家厂集镇依然躺卧在青绿的宝塔山下,象一位俊秀的少年勃勃向上!

宝塔远去了,她的倩影依然刻在时代的记忆里!


    关注 文学港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