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秀 | 散文:人生是一场灿烂的花事

 

人生是一场灿烂的花事李建秀

女,诸城人,诸城作协会员。她从大明湖畔的绿杨荫里袅袅地走来,东风吹尽,繁花开...






人生是一场灿烂的花事
李建秀   女,诸城人,诸城作协会员。
她从大明湖畔的绿杨荫里袅袅地走来,东风吹尽,繁花开遍。

她于这满地春光中,携一缕清风,掬一捧阳光,采无数颤动着晨光的露珠,素手纤纤,挥毫泼墨,于是,在大江东去的铁板铜琶中,盛开了无数绚烂的花朵,平添了无数美丽和哀愁,清新和温柔,以及一段瑰丽的人生韶华。

岁月悠悠,如江水东逝,曾经的盛世繁华和战乱流离早已经湮没成尘,只有文字珠玑,一颗颗光芒璀璨,让世人铭记于心,铭记一个女子的诗意人生,花一般绚烂。

李清照生于宋神宗元丰七年,正是北宋王朝最为煊赫繁华的时期。期间杰出人物灿若群星,司马光就是在这一年呈出了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此时的词坛,几乎集北宋名家之大成,苏轼、秦观、周邦彦、晏几道、贺铸等,各具风流。她的父亲李格非不但地位显赫,而且颇有文名,其《洛阳名园记》名闻天下,是“苏门后四学士”之一。母亲王氏出身贵族名门,善属文,通文采。当这样一个出身书香门第的才女幸遇这文风阜盛的太平盛世,她理所当然地迸发出了让人惊叹赞许的馥郁才华。

少女时代,她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出嫁之后她是丈夫的倾心挚爱。她美丽娇艳,聪颖无双,才华横溢,她几乎拥有女人所能拥有的一切美好,仿佛上天的宠儿。她用欣喜和幸福蘸墨,词间流露出平和、清新、甜美的馨香,和她的骄傲与清高。美好的时光,宛若梅花粲然而笑,仿佛月下秋桂芬芳,而一切的美好,宛如逝去的昙花,让人感慨怀念。靖康二年,金兵攻破汴京,掳徽宗、钦宗北还,北宋灭亡。于是,幸福被无情粉碎。山河飘摇,丈夫骤逝,她在颠沛流离中饱尝凄凉孤独,苦楚难掩。曾经的花朵依旧妖娆盛开,只是在她的眼中,早已是别样况味。而此时的词作,洗尽铅华,不再飞扬华美,却更动人心肠。人生几何花烂漫,她的人生,就是一场绚烂的花事。

《如梦令》是她少女时代的一个清丽婉约的背影: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寥寥数语间,勾勒出了一幅清新淡雅的画卷。画卷的背景是亭亭如盖的接天莲叶,正迎风招展。粉妆素颜的满塘荷花,吐露清香。落日的余辉洒在湖边的芦苇丛中,轻轻摇曳几点温柔的光芒。溪亭中的少女醉饮而归,独自摇着小舟在粼粼湖面上穿行,留下一道长长的水痕。因为兴尽,因为开怀,因为芳香的酒,因为美丽的景,她竟已不知归路,误入藕花深处。一时间她童心兴起,奋力争渡,不想,却惊起一滩鸥鹭。一群白色的羽毛划破了湛蓝的夏日晴空。

一幅灵动秀气的水彩画,平实的文字因为跳跃着喜悦而分外纯美。画中人娇憨可爱,率真活泼,一双晴朗明丽的眼眸定如那盛开的荷花一样,散发着圣洁清新的明媚。那时候的她,是个天真烂漫而又清高自许的女孩子,眉宇间有着淡淡的张扬,而她也是完全有资格张扬的。一个衣食无忧的大家闺秀,被父母珍宝一样宠爱着,任她读书、作画、弹琴、下棋,任她打扮成翩翩佳公子的模样在外游玩,饮酒,见识人情世态。少年不识愁滋味,占尽天下风流,如一枝亭亭出水的荷花,香远益清。

这样的美好时光在她十七岁嫁给了赵明诚之后,得到了更加美好的延伸。
“卖花担上,买的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减字木兰花》)

当时的她,定是和新婚燕尔的夫君一起携手游逛这缤纷的花市吧!卖花担上,姹紫嫣红,仿佛承载了整个春天。她轻轻挑拣出一枝含苞欲放的春花,花瓣上竟然还颤动着点点晶莹的朝露,宛若一滴清泪晕红了胭脂。她突然心生小儿女情思,生怕这娇艳的花朵夺去了自己的光彩,干脆起了好胜之心,将一枝春花簪在发髻上,决意要和这清丽的花儿一比芳容。还让旁边的夫君比比看,是她的容颜娇媚,还是初次绽放的花儿美艳。

这是个多么天真俏丽娇羞可爱的新娘啊!当时的赵明诚定会充满爱怜地凝望着自己的娇妻,心中荡漾着幸福的涟漪。他定会柔声说道:人比花娇,花衬人艳。任何春花在这个诗样女子的面前都会黯然失色,因为,爱情。爱情的浸润让她的眼角眉梢张扬着幸福和甜蜜,胜过最名贵的胭脂水粉,妆扮出最明艳动人的妆容。清丽中略带英气的眉宇,荡漾着微笑的唇角,明眸顾盼神飞,即使是把整个春天都采集起来,也不能诠释她十分之一的美丽啊!

沉浸在爱情和婚姻中的女子,怎么能不美呢?她和夫君相敬如宾,琴瑟和鸣,共同读书论词,下棋品茶,游园赏花,填词作画,收集鉴赏研讨金石、器物、字画,真真神仙眷侣。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浣溪沙·闺情》)

如同热恋中的女子一样,芙蓉如面柳如眉。梳洗完毕,只是浅浅一笑,便荡开了爱情的涟漪在脸上,在心间。欣喜和思念在心中同时绽放,眼波流转,却又惹起了谁无尽的遐思?当然是那个心怀甜蜜的闺中女子,思念她的如意郎君。把那些暗暗的期许和等待用蝇头小楷写满了丝兰笺纸,遥寄远方。只是啊只是,等到月移花影的时候,他会回来吗?

原来,即使才情满怀如李清照,即使矜持骄傲如李清照,面对爱情,也有小小的不安,暗暗的期许,微微的紧张。正如张爱玲所说: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了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当时赵明诚做太学生,每月回家两次,后来又外地出任,夫妻间常有别离。而在转身的那一刹那,便开始了思念。

思念催人老。

重阳佳节,茱萸飘香,这个本该团聚欢笑的节日,却浸满了她孤独的泪水。那些花下的影子,仿佛还残留着昨日的低语,而今,那张触手可及的脸却成了天涯相思。玉枕纱橱,如何能抵挡晚来秋凉?东篱把酒,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于是,她轻启朱唇,浅唱低吟: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风起处,那帘后的寂寞身影,不比秋风中初开的雏菊更加惹人怜惜吗?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一刻,她早已化作默然伫立在西风中的那一枝醉了酒的菊花。

只是,所有的美好都是刹那芳华。
崇宁初年,朝中时局动荡。新旧党派之争波诡云谲。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深陷于政治风波中,被革职罢官,而属于新党的公爹赵梃之却囿于党派之见不肯施以援手,害怕影响自己的大好仕途。救父心切的李清照想用“何况人间父子情”的诗句打动公爹冷酷的心,却最终无望。于是,心灰意懒中写下了“炙手可热心可寒”的句子表达心中的忧愤和失望。

无忧无虑、幸福甜蜜的生活列车开始了猝不及防的转弯。那个带着清愁薄怨的美丽女子开始品尝到了人生真正的愁苦。

建炎元年(1127)赵明诚南下奔母丧。恰在这时,战乱爆发,金人攻破洛阳,徽、钦二宗被掳,高宗即位,后又南下避难,建立了南宋小朝廷。因赵明诚在江宁任知府,李清照于是载书十五车过淮渡江奔往建康。不久,他们藏于家乡十余间屋中的书籍、金石、器物全被焚毁。两年后,赵明诚竟不幸病死。她还来不及擦干骤失亲人的泪水,就立刻投身到了国破、家亡、夫死的悲惨生活的旅程。她孤身一人南下,带着亡夫留下的金石器物,带着一份穷尽毕生心血依旧未完的《金石录》,还有一份无言的承诺和默默的守候。先是追随流亡朝廷到过温州、越州等地逃亡避难,最后又寓居于杭州。这期间,大病,被盗,遭劫,流言诽谤,遇人不淑,牢狱之灾,蜂拥而至。曾经天堂般的生活烟消云散,她从云端跌入了凄楚的深渊,早已经心力交瘁。

终于暂时安顿了下来。

江南的雪,终于还是纷纷扬扬地飘下来了。赏梅是她的最爱,梅花是她的知音。虽经颠沛流离,她还是信步来到了后庭院。

檀香梅最先开放,素黄粉妆,在皑皑白雪中显出别样的风致。而现在,连最后的白梅也已经开始凋零,只剩一抹郁郁的香。还是来晚了。

“玉瘦香浓,檀深雪散。今年恨,探梅又晚。江楼楚馆,云闲水远。清昼永,凭栏翠帘低卷。坐上客来,尊前酒满。歌声共,水流云断。南枝可插,更须频剪,莫直待西楼,数声羌管。”(《殢人娇·后庭梅花开有感》)

记忆如那冬日的梅花,一朵一朵在心间盛开。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捋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清平乐》)那时花好月圆,她是个多愁善感的小女子,会对着一树的姹紫嫣红泪满衣襟。记忆中斜簪鬓角的一枝胭红映衬着眉眼清澈,淡淡妆,天然样。而后,伉俪离别,她独自赏梅,喝酒,对着冰雪中傲然欢笑的梅喃喃自语,倾诉衷肠,醒来看见桌子上自己凌乱的笔迹:“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重破春睡,梦远不成归。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挼残蕊,更撚余香,更得些时。”(《诉衷情》)才知自己醉酒而眠,而骨瓷花瓶中的梅枝已是残蕊余香。

踏雪寻梅是多么久远的回忆了?一枝都未开遍,只有星星点点的红色,满树小小的花蕾,温润如玉,点缀枝头。那些蕴藉已久的暗香,也许会在某个宁静的夜间悄然四溢,为了等待那一刻的绽放,雪里红梅已等候许久许久了吧?

“红酥肯放琼苞碎,探着南枝开遍未?不知酝藉几多时,但见包藏无限意。道人憔悴春窗低,闷损阑干悉不倚。要来小看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玉楼春》)

“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写这首《渔家傲》的时候,她还是那般意气风发,生活惬意,像个纯净空灵的梦一样,散发着梅的清香,容颜如玉,举止潇洒,有着她独特的孤高自信:此花不与群花比。

原来,自己的生命中,一直一直存在着梅的影子。

只是,同样一树梅花,彼时和今夕,早已经心境不同。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先前鲜衣怒马的时候,喜爱梅的娇艳动人,暗香浮动。而今历尽沧桑,饱经风霜,她才发觉,最爱的,是一枝寒梅笑霜傲雪的那份清雅神韵和英挺的气质。

梅花依旧清雅静洁,娇柔美好,而握于手中的那缕梅香,终于轻轻散去了。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杨柳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且掬一捧馨香,与这不息流转的时光,品读那个诗情画意的女子,读的,不止是那些绝美的文辞和意象,更要读的,是她的心,和那一生如花的岁月……
图片素材来源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删除。



    关注 诸城市作家协会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