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烟火

 

人间烟火...







一个生动温馨的画面。

    
夏日的黄昏降临,喧嚣一天的城市变得安静起来,华灯初上,霓虹闪烁,或许有广场舞音乐自远处飘来。

街边拐角处,一块不大的空地上,挤满了多彩的美食。羊蹄的香味,西瓜的清凉,樱桃的晶莹剔透……纷呈着,跳荡着,一起撩拨着行人的味蕾。

竟有些感动。它让人触摸到了一个城市跳动的脉搏和生命的温度,这个城市的人间烟火味也在瞬间弥散开来。

城里不知季节之变换。汽车和高楼几乎阻隔了我们身体与外界的联系,我们与大自然的接触愈来愈少;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繁忙工作的重压力,更让我们忽略了城市空间里的诸多细节

其实,只要我们把步履放缓,把目光投远,就会发现在安静的小街里,在胡同口的灯柱边,在小区的大门旁,灯火的光晕里,午后的树荫下,仍有缤纷生动的呈现。

那里也许有着城市与乡村、都市生活与大自然最直接的联系:黄的杏、红的桃、绿的菜、娇艳的花朵、喷香的苹果、珍珠般的葡萄,刚刚从农家的果园菜地里一路奔波进城,在谦卑地等人问津。

下班途中顺便买一兜果儿,便将大自然的气息带回了家。只是,很多时候,城里人神色凝重脚步匆匆,少有人打量、欣赏过它们。

陆游表述自己的生活经验时说:“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他用素朴的语言白描出诗意的情景,竟让淡雅的田园气息缭绕不散,真切折射了农耕社会的悠闲和散淡,那种湿漉漉的叫卖声,早把人带到了杏花深处。

久居都市,已经多年不闻叫卖声,宁静午后自窗外飘过来的婉转悠长的声声叫卖,连同毛驴喷着响鼻儿踏着石板路的“叫得叫得”声,也藏在了记忆的湖底。或许只有在某个雨夜的梦中,悄然出现。

上世纪90年代初,市场经济方兴未艾,省会夜市遍地开花如火如荼。刚刚创刊的河南日报周末版将目光投向了这一新生事物。

记得周末版头版的责编董大姐向一位青年才俊约稿,让他写写省会的夜市。这哥们一头扎进人民路省博物馆旁边的夜市,观察、采访、体验,终成一稿。

两天后,河南日报周末版推出了一篇聚焦烧烤行当的夜市调查《香香的,辣辣的……》,反响如潮,叫好不绝。当时,烤羊肉串似乎还是个新行当,啤酒羊肉,味美价廉,颇受欢迎。

那时节的夜市,处处青烟袅袅,孜然飘香,烟雾笼罩下,举头望不见星月。但市民对此习以为常见怪不怪,没有谁指责污染了空气。

雾霾的来袭让人们如临大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汽车尾气、工业废气、工地烟尘等笼罩了城市,包围了我们,天空不再剔透,空气越发污浊。

人们突然发现,那被嗡嗡鼓动着的硕大电扇吹向天空的烧烤浓烟,原来也是城市污染源之一。对纯净蓝天和清新空气的渴望终于战胜了味蕾的诱惑。于是,室外烧烤摊寿终正寝。

前些日子去台湾,发现在全岛知名的城市都有夜市热闹非凡。现代化的街市和传统的地摊夜市比邻而居,相映成趣,构成一道道亮丽的城市风景线,当地居民如鱼得水,外地游客如痴如醉——在奔波劳作了一天之后,人们终于可以放松身心,在夜市地摊品尝一下地道的民间厨艺,重温一下儿时的味蕾记忆。这里是城市的深处,可以观察到它最真实最开放的一面,体味到它的历史和包容,感受到它的情商和温度。

无可否认,一个城市的现代化程度越高,它对街市整洁和有序的要求也越高。伴着高楼替代了矮房,大路兼并了胡同,超市也进入了社区,那种随地扎摊吆喝,牵着毛驴游街串巷叫卖的传统生意模式,也正退出城市历史的舞台。

现代城市功能的有序、精准要求,与延续千年的传统生活方式,似乎已经格格不入;精致优雅的生活品位与返璞归真的生活理念也似乎成为一个悖论。

面对这样的命题,解决这样的矛盾,既让我们居住的城市现代时尚,又让我们生活的空间有温情有温度,充满人间烟火味,这是城市管理者,也包括我们所有人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摄影|陈更生
文字|陈炜


编辑|谌洁 
点击下方“链接”查看更多:

跑酷小伙李兴楠 |

不让一片山体裸露 |


第一次,感觉爽极了 |


致父亲 |


此刻,正在高考 |


麦田里的留守娃 |

去掉颜色的春天丨

挖泥鳅的学童丨

夹着鼻子钉马掌丨

少林功夫+植树有没有搞头丨

春天夜色中的生命诉说

牛棚里过新年

河南新闻摄影五年精品展作品丨

斗鸡文化的民间延伸丨

陈更生2015年度图片丨

陈更生:那个梦想起航的乡村小学丨

陈更生:我拍摄6年的编辑部故事丨

陈更生:我在大河报那十年丨

陈更生:那些年,梦中的笑声会把娘亲惊醒丨

关于视觉河南:“视觉河南”是《河南日报》新闻摄影部官方微信公众号,致力于与大家分享、交流最精彩的原创新闻图片。邮箱hnrbsyb@163.com,欢迎各位摄影同仁给我们提供素材。


    关注 视觉河南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