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能险+举牌,游戏可以持续吗?

 

连日来,证监会、保监会、新华社矛头直指万能险+举牌,万能险被千夫所指,究竟为何?将有哪些影响?...

刘士余怒批野蛮收购,保监会出手治理万能险,新华社发文三问险资举牌...一时间,矛头都指"万能险+举牌"。万能险捅了什么篓子?有什么问题?竟然引起管理层如此重视?

今天我们聊聊“万能险+举牌”模式。
1、什么是万能险?


万能险1979年诞生于美国,随后风靡世界,万能险从香港传入中国,时间并不太长。据说,中国万能险占比30-40%保险业务,美国占比25-30%左右。

万能险的"万能"在于,客户在投保后,可以根据人生不同阶段的保障需求、财力状况,调整保额、保费、缴费期。而且,万能险有最低保障利率,也就是有最低收益率。在实际操作中,上述说法不是绝对的,很多时候不能实现"万能",而且收益也不确定。

目前对国内万能险的情况不太了解,查了一些资料,下面举一个美国万能险的案例,或许能有助于大家了解一二。

美国万能险案例(来自网络)

  • 某女,30岁,购买100万美元万能险;
  • 保费每年存入8400美元,共存10年;
  • 55岁退休,支取退休金,至89岁死亡;
  • 每年支取26137美元;合计830795美元;
  • 死亡金1289114美元;
  • 总投入85000美元,总收益2119909美元。
  • 注:退休金、死亡金免税。
我们并不知道美国的万能险模式能否持续,毕竟从1980年代到现在刚刚过去36年,大规模支取尚未发生,并且有大量新的资金注入。但是我们知道中国的养老金缺口不小,但是养老金有国家背书。
2、险资玩股票并非易事
通过上述案例可以看出,从8.5万到212万,需要增值24倍;这个难度并不小。虽然分摊到数十年,年化收益率也是不低的;最关键的是,个人保费投入完毕后15年就开始支取了。这是一道复杂的数学题,我没有能力解开,谁能解析一下每年收益率最低多少才能支撑该模式?

即便持续盈利可以做到,也需要几个前提:1、本币不能出现恶性贬值,否则投资化为乌有;2、国内不能发生恶性通胀,否则收益难抵投资;3、必须拥有绝佳的盈利模式,否则循环难以为继。这几个前提,在经济遇到增长瓶颈的中国来说,或许是有难度的。

假如上述第一和第二个前提没有问题,那么盈利模式则成为了关键。股票是高风险投资,谁都不敢保证持续盈利。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基金被清盘了,官方的养老金也就不会有那么大亏空了。如果资本市场有较大波动,且没有"股神"指导,那么股票投资有可能造成亏损。
3、野蛮收购或是逼上梁山


举牌甚至控制上市公司,或是逼上梁山,不是受别人逼迫,而是被吸纳的保费资金逼迫的。从逻辑上讲,如果保险公司控制了优质上市公司,就能在现金分红方面进行有效控制。什么是质地良好的上市公司?需要满足几个条件:1、盈利能力强;2、现金流量好;3、企业具有前景;4、产业具有前景。

当前好的上市公司,百年后依然会好吗?不一定。任何事物都有寿命,如果不能持续转型,破产是早晚的事,就像人早晚要死一样,这是自然规律。对保险公司而言,或许不用管太久,先掏空上市公司再说。某些保险公司越俎代庖直接掌管上市公司,这就不靠谱了,因为产业管理与资本管理是两回事。

公开消息称,到2016年8月,A股市场上大约有6000亿万能险资金,到了12月,有人猜测已达万亿。保险资金为何如此庞大?因为我们投放的货币量太大了,钱太多了没处去,保险是一个重要投向。
4、"万能险+举牌"的逻辑


万能险持续大幅增加,将会增加保险公司的负担,因为钱必须要生钱,才能实现良性循环。从理论上讲,资金是无限的,而股票是有限的,所以无限的资金可以不断推升股价。

假如万能险资金可以永续流入,假如有钱就可以推升股价,那就可以产生另一个逻辑:无尽的资金-无尽的举牌-无尽的推升股票价格(虚假繁荣),人为制造出营造出浮盈。

但是请注意,在"吸纳资金-举牌-推升股价-制造浮盈-再吸纳资金"这个循环链条中,如果某个环节出现断裂,那么循环逻辑就将被破坏。例如股市出现重大风险,股价下跌造成投资亏损,新资金将难以为继,虚假繁荣的逻辑就将遭到破坏。

有人说,这有点类似于"庞氏"逻辑。是不是这样,我们这里不做探讨。
4、管理层担心什么?


管理层怒批野蛮收购,或许也是担心万"能险+举牌"模式不能持续。

2016年12月3日,刘士余说:“用来路不明的钱从事杠杆收购,行为上从门口的陌生人变成野蛮人,最后变成行业的强盗,这是不可以的”,“这是在挑战国家金融法律法规的底线,也是挑战职业操守的底线,这是人性和商业道德的倒退和沦丧,根本不是金融创新”。

刘士余表示:要全面加强资产管理行业监管,坚决查处触碰底线的行为,及时清除害群之马,证监会将会同市场各方面、政府有关部门共同推动《私募投资基金管理暂行条例》尽快出台。

管理层究竟担心什么?猜测:1、担心险资这条鳄鱼破坏资本市场生态环境;2、担心“万能险+举牌”逻辑不能永续,造成老百姓的权益无法保障;3、国家要为养老金兜底,要为银行兜底,不能再为万能险兜底;4、归根到底,是担心出现金融风险。

不仅如此,管理层注意到,万能险为了吸引资金,(据说)保底收益率竞相抬高,而且大大高于银行利率。一方面,万能险能否维系高收益,具有不确定性;另一方面,这不利于遏制市场利率。

5、加强监管或刚刚开始
刘士余希望资产管理人“不当奢淫无度的土豪,不做兴风作浪的妖精,不做坑民害民的害人精”。注意上述三个比喻:土豪、妖精、害人精。这可不是好词汇,用词反映了管理层的看法和定调。

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指出:险资通过各种金融产品绕开监管的套利行为,严格意义上就是犯罪。保险行业,风控是资产管理的核心,指望通过资产管理水平提高盈利能力,有些不切实际。

保监会发文,要求对万能险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责令前海人寿“三个月内禁止申报新的产品”,对其他万能险经营中存在类似问题的公司,视情况采取进一步监管措施。

管理层出手治理万能险,从根本上讲是为了防范金融风险。防范金融风险,是国家重点工作之一,这是前提,必须严防死守。如果任由“万能险+举牌”模式野蛮生长,将会出现“大而不能倒”的逻辑,将会让保险公司“挟天子令诸侯”,谁是“天子”?老百姓是天子。
6、治理险资远未结束!


管理层此次出手治理万能险,究竟是结束还是开始?如果已经结束了,那么股市将会慢慢走好,如果仅仅是刚刚开始,那么股市恢复生气或许还需要时间。

保监会出手,叫停恒大人寿等6家公司的互联网渠道保险业务,首先是为了遏制万能险野蛮生长,为研究对策赢得时间。估计万能险《新规》不久将会出台。

万能险在中国,究竟要向何处去,我们拭目以待吧。


(长按二维码 关注珺沧海)


    关注 珺沧海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

万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