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我们的大学到底缺些什么

 

我的图文...

导读
“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我们进行那么多改革,我们经常需要停下来看看,问问,我们为什么做这个改革,不要走着走着迷失了方向。我们要不忘初心,对大学而言这个初心就是人才培养。”
我2010年从中大校长的岗位上下来以后,大概走了300多个学校,这些学校,有985、211,也有高职院校,大概有七个层次,一个很重要的体会,大学要按自己的定位办出特色。

我一直认为我们对学生的感情是非常真诚的,但是听了这个话,我就明白,我们不管怎么做,以及我们想将来怎么做,其实我们对于学生对我们的期望,距离是非常非常的大的。
1
美国著名大学最厉害的,是把本科生培养好


在完成前面几本《大学的声音》《高职的前程》《大学的治理》和《大学的转型》以后,我最想出的就是《大学的根本》,我认为大学的根本就是学生。

在《大学的根本》中,我访问了国内十几位我认为非常好的大学校长,又有学院的院长,我特别关注那些在海外深造过,海外工作过,然后在国内工作过、国内学习过的那些人。还有访问了大学校长,像上海交大的张杰、南京大学的陈骏、复旦大学当时的校长杨玉良、浙江大学当时的校长林建华等等。
钱颖一有个说法,他说在对比中美大学以后有个结论,我们对美国著名大学的研究,在认识上有个误区,好像他们关注的是学术,但是忽略了他们的本科教育。他们最厉害的是把本科生培养好。

我们现在很多省都在推双一流,社会上的很多说法应该叫三一流: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本科,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因为一流大学一流学科首先必须是一流学科。

南京大学把提高本科教育质量作为创造世界一流大学的一个基础工程,陈骏校长认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过程,要安下心来重视本科教育,从校长到教师重教爱生,大学就不会浮躁,要回归大学之道。

现在中国大学发展到现在,不管怎么样,我总觉得,还是雷声大、雨点小,口号多,行动少。宏观讲的多,微观讲的少,还是没有真正的达到重视本科教学的问题。

今天谈人才培养,我想先从指标体系开始。最近我研究了世界几个大学排行榜,我特别关注了其中之一USNEWS(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在2015年的全球最佳大学排行榜中,波斯顿名列第37位,比北大还高出两位。波斯顿学院则榜上无名。
两个排行榜同一个机构做的,说明什么?为什么这么一个排行榜里面表现不一样呢?关键在于他的指标体系。

这是第一个,权重的多少,我们今天讲中文,国际的排行榜讲的是学术影响力,国内的讲的是教育。学术影响力特别讲究学术论文发表的数量。再看国内的,除了讲教育以外,更重要讲的是本科教学,所以这两个排行榜,其实充分说明关注什么,倡导什么,引导大家往哪里走。因为我们要关注这些,这是第一个问题。
2
大学的本质在于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
大学的本质在于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这是我的观点。2014年我们中大搞了90周年校庆,主题是“平等的对待每一位校友”,我认为这个口号提的非常好,这个是有关大学本质的。

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位校友,在学校里面就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所以有个老师说,一个一流大学25%的学生学好了,这个学校声誉就有了。但是从大学的本质来看,我们应该关注100%的学生。

我们在访问那么多学校的时候我经常问一个问题,我们在高校实行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等等,国外高校是否存在?对此我是怀疑的。

“你这个设计究竟是为学生的还是为谁的?”问了这么尖锐的一个问题,最后把这2200人的宿舍做一层出来做学习,二层做活动用,不是只是当宿舍用,这是他的生活环境,是他的学习环境。

我说为什么这样一个学校?因为他居然教育思想跟我们如此大的不同,他认为这是为学生考虑,最后把合同终止,重新建立,我们看不上的一个学校都这么在做,所以我说我们作为学校要有人才培养定位,我们有面向未来的,也有面向当下的。但是我们很重要的要尊重学生的选择。
3
我们都在关注指标,指标背后的意义是什么?我们应该深度的去思考。
我们要不要关注指标?大学校长都知道,说不关注是鬼话。但是究竟抱的什么态度?

我去访问陈十一,他当时是北大工学院的院长,他就讲评价大学时的指标体系不一样,我们有不同的结果。选美选什么,出来的美女也不一样。没有人能够潇洒到不关注指标,但是我们真正的大学管理指标看看,大学指标的背后是什么含义。

我们讲到国际化,是为了培养让我们的学生可以参与国际竞争,但是我们把留学生招来以后是圈养的,留学生是集中住宿,不跟其他学生在一起的,那么我们能够为国际化创造什么呢?

所以我说背后的事情,多点去想想。比如说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指标是什么呢?通行的指标,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比,所以每个学校都说我要扩大研究生招生,因为我要研究型教育。

还有的人认为研究型就是在科学研究上做成就,但是你看越不懂的人越愿意用数字来衡量,就是研究生的数量。

当时的武汉大学李晓红校长告诉我,本科生加入到科研团队,把以科研带动人才培养作为研究型大学的重要标识。我认为这个是研究型大学的本质。

然后陈骏校长也表示,南京大学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研究性教学,要突出科学研究对于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强调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人才的大学教教学,他也这么认为。所以我说我们很多问题不要被表面的数字所左右,我们就看看那个指标背后,说的是什么。
4
其实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并不矛盾,本身科学研究就是人才培养的一个过程。
澳门大学的赵伟我去访问他的时候他就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的使命是什么?不仅是支持科学研究,更重要的是通过一视同仁的对所有学校提供支持,从而帮助他们培养人才。

有个学校提出来要求,说你让我们写那么多论文成果,其实我找美国最好的20个学校,这些成果我们远远超过。自然科学基金会怎么回答?你以为我们要的是成果吗?我们要的是通过这个科学研究,把人才培养带起来。

你想,那么多人经过科学研究的训练,走到美国的各个岗位上,将是何等的力量?我说美国人都清楚,我们为什么不清楚?

最后专门讲一段中外合作办学,我最近对中外合作办学的项目进行了一些评审。

真正有毕业生的就那么三个学校,我想看看到底这些学校给我们什么借鉴,到底是为了高收费,还是可以有吸取的地方。后来我就访问了三所独立设置、已有毕业生的中外合作办学的学校,我认为有一些东西确实值得我们借鉴。

根据访谈的情况,我起草了一份教育咨询报告,因为这三个学校有一个共同特点,其实都是英国的高等教育体系。

诺丁汉大学告诉我,出试卷怎么改革,改考卷怎么改革,从开始进来怎么一轮一轮的出考卷,阅卷的过程三个环节,我觉得英国的高等教育一个重要的事情。席酉民校长说比较死板,但是我觉得好就好在这个死板,是严格的质量保障体系。这就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所以,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我们进行那么多改革,我们经常需要停下来看看,问问,我们为什么做这个改革,不要走着走着迷失了方向。我们要不忘初心,对大学而言这个初心就是人才培养。

本文根据原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教授今年在西交利物浦大学“2016高等教育创新年会”上的演讲整理。
文章来源于中国新青年报

图文编辑:张琪 孙海洋

后期审核:张禹 崔颖


    关注 HBUglxy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