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蚌埠市轨道交通规划出炉!看看4条地铁线路都经过哪些地方

 

蚌埠人,都会关注蚌埠门户!随着蚌埠城市体量的增大,几年前蚌埠地铁的规划就已经提上议程。蚌埠市轨道交通总体规划...





蚌埠人,都会关注蚌埠门户!
随着蚌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预计到2030年,我市中心城区人口将从110万增长到220万人,综合交通体系需要进一步的提升。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蚌埠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着手编制《蚌埠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在对全市6000户家庭入户交通调查,还有对各主要道路、桥梁、出入口、客货运站等节点大规模路面调查的基础上,确定了轨道交通客运走廊。



随着蚌埠城市体量的增大,几年前蚌埠地铁的规划就已经提上议程。蚌埠市轨道交通总体规划通过审批。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蚌埠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的《蚌埠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纲要成果,通过专家技术审查。规划4条线路,线路总长126.7公里,设78座车站,其中9座换乘站。
《规划》给出了城市便捷交通的蓝图,何时可以开工建设?
“根据规划轨道线网布局、资金条件和工程可实施条件等,未来将适时编制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报国家批准后方具备轨道交通建设条件。我们初步预计在规划中后期即2020~2025年左右,当各方面条件成熟时,建设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
蚌埠为什么要编制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刘锋分析,随着《蚌埠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的批准实施,对城市发展功能定位、发展规模、空间发展方向与布局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将面临较大转型,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也需提早谋划,以应对人口规模的增长、城市尺度的扩张和空间结构的调整。

目前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趋势明显,在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中,蚌埠对外承担着引领皖北地区发展,对内承担着联合“两翼”的怀远县城、凤阳县城及临近的卫星城镇,实现城镇一体化发展的任务。而皖北城镇群规划中,蚌淮城市组群是重要的构想,强调蚌埠淮南设施共享,打造区域性枢纽地区;在蚌埠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则明确了“一体两翼三点”的都市区空间结构,并提出远景与淮南一体化。

除了蚌埠在区域发展中的关键枢纽地位,蚌埠中心城区的空间扩张也在催促着轨道交通线网的编制工作:城市规模迅速扩张,由现状的110万人到规划期末2030年的220万人;城市交通组织尺度拉大,由现状集中在核心区三公里半径迅速扩大;瓶颈截面需求快速增长,淮河、龙子湖、铁路等截面已趋于饱和。

经过调研分析,蚌埠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总结出了蚌埠市交通运行现状特征,目前蚌埠城市尺度逐渐拉开,由单中心向多中心组团式发展过渡,出行距离和时耗增长,时间向早晚高峰集中,逐渐显现出了大城市特征。此外,蚌埠中心城区与怀远、凤阳已经呈现出了一体化连绵发展态势,其中与怀远之间开行的3条城际公交,日均单项客运量达到7500人次,通勤出行比例较高,而且与凤阳也开通了城际公交。

1号线

串联蚌埠高新技术创新中心、禹会区政府、淮河文化广场、蚌埠南站、凤阳县城。

线路起讫点:起于禹会区许庄村东,止于凤阳县城东。

线路走向:禹会路-涂山路-望湖路-学翰路-黄山大道-凤阳,全长33.2公里,共设车站23座。

换乘枢纽:4处,在淮河文化广场与2号线换乘,在涂山路-朝阳路交叉口、蚌埠南站与3号线换乘,在宏业村与4号线换乘。

2号线

串联城南客运站、奥体中心、淮河文化广场、蚌埠站、义乌商贸城、淮上区政府、怀远县城。

线路起讫点:线路起于城南客运站,止于怀远老河湾。

线路走向:延安路-兴业路-交通路-淮上大道-禹都大道,线路全长32.7公里,共设车站23座。

换乘枢纽:5处,在淮河文化广场与1号线换乘,在淮上大道-朝阳路交叉口、东海大道-延安路交叉口与3号线换乘,在义乌商贸城、奥体中心与4号线换乘。

3号线

串联淮上中心区、城市老商业区、光彩大市场、行政中心、大学城、蚌埠南站。

线路起讫点:线路起于淮上区朱海村,止于老山西。

线路走向:朝阳路-东海大道-学府路,线路全长21.6公里,共设车站15座。

换乘枢纽:5处,在朝阳路-涂山路交叉口、蚌埠南站与1号线换乘,在蚌埠国购广场、延安路-东海大道交叉口与2号线换乘,在市政府东与4号线换乘。

4号线

串联蚌埠北站、淮上商贸中心、老城中心、行政中心、滨湖新区、奥体中心、高新管委会、禹会中心。

线路起讫点:线路起于蚌埠北站,止于秦集镇。

线路走向:蚌埠北站-延安路-淮上大道-解放路-宏业路-燕山路-天河路,线路全长29.2公里,共设车站21座。

换乘枢纽:4处,在宏业村与1号线换乘,在义乌商贸城、奥体中心与2号线换乘,在市政府东与3号线换乘。

9处换乘枢纽分别在:淮河文化广场、朝阳路一小、蚌埠南站、宏业村、小蚌埠、百乐门、义乌商贸城、奥体中心和市政府。

看省会合肥地铁

合肥地铁是合肥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轨道交通远景线网总长322.5公里,其中市区线路7条,全长215.3公里;市域线5条(含1条机场专用线),全长107.2公里.远期中心城区城市轨道交通远期规划方案由6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组成,共设置了15个轨道交通枢纽,全长181.1公里。

合肥地铁1号线开通,同时也标志着合肥成为安徽省首个开通地铁的城市。

未来五年, 我省将有9座城市开建或建成地铁。除了合肥轨道交通1至5号线建成通车外, 芜湖、 马鞍山、 安庆、 淮南、铜陵、 宿州、 蚌埠、 阜阳等城市也将开建或建成轨道交通主干线路。
蚌埠路面交通上班堵成正常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出门遭遇堵车对每个蚌埠市民来说都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以至于下班后的朋友聚会都会把时间自觉延后半个小时——因为堵车,而对一些没有时间观念的人来说,堵车也成了迟到的最好借口。蚌埠市区有多少堵点?这些堵点究竟有多堵?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城市拥堵?

目前,蚌埠市交通高峰期拥堵路段、路口主要集中在延安路胜利路路口、涂山路工农路路口、南山路(中山街至中荣街段)、朝阳路与东海大道交叉口、胜利路中山街路口、解放路凤阳路路口、解放路淮河大桥、胜利路跨线桥。
蚌埠堵的三大因
原因一:机动车数量增加迅速。截至2015年5月底,全市的机动车保有量为34.93万辆,其中汽车为20.42万辆(含小型载客汽车14.19万辆)、摩托车13.62万辆,特别是近三年来,蚌埠市机动车和驾驶人的增长成井喷态势,每年机动车增加5万余辆、驾驶人增加3万余人,年递增率均在20%以上,电动车也从五年前的不足2000辆,已发展到现在的近60余万辆。城区面积的扩大、道路的增加远不能适应车辆的发展,造成了市区道路拥堵。

原因二:城区路网结构不合理。目前贯穿城区的东西方向主干路有4条(淮河路、胜利路、涂山路、东海大道)、南北方向主干路有3条(解放路、延安路、朝阳路)。从道路通行状况来看,新城区内道路基本畅通,老城区内道路拥堵严重,其原因主要是老城区内道路狭窄,一般仅能设双车道,还有一部分仅能提供单幅车道通行,整体路况差。加之占道现象严重,“瓶颈路”(如延安路胜利路路口、涂山路工农路路口)、“断头路”较多,次干道、支路少,形成道路微循环功能差,极大地影响了车辆的正常通行。

原因三:交通管理及配套设施不完善。首先,城区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未建立。其次,重要道路交叉口渠化不够,大部分道路和部分重要路口没有实现交通隔离。如解放路、治淮路、淮河路(解放一路至解放路段)等,在交通高峰时段,机动车随意穿插、掉头以及非机动车与机动车混行现象普遍。再者,部分公交站台设置不合理,早年建设时未设置港湾式,且离交叉口较近,公交车停靠影响车辆通行。第四,停车场所建设不足,目前市区共有停车泊位约14261个,即使市内所有停车泊位利用率达到100%,仍然无法满足机动车的停放需求。
快速公交系统(BRT)遥遥无期


快速公交系统简称BRT ,是一种介于快速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之间的新型公共客运系统,是一种中运量交通方式,通常也被人称作“地面上的地铁”。快速公交系统可以解决走廊内公交车的拥挤和延误等问题,对城市而言,有极其重要的收益和好处


早在2010年,一个名为超轻轨的项目欲落户我市,那时市交通部门已经开始着手进行BRT的前期立项、规划和可研。2013,交通部门会同有关单位在前期研究阶段,初步提出5条线路方案:

方案一:高铁-小黄山枢纽,全长19公里,联系东、中、西三个组团,具体走向:高铁站-东海大道-延安路-涂山路-华光大道-燕山路-小黄山枢纽;

方案二:高铁站-小黄山枢纽,全长20公里,联系东、中、西三个组团,具体走向:高铁站-李楼路-东海大道-蚌医路-胜利路-朝阳路-涂山路-大庆路-燕山路-小黄山枢纽;

方案三:客运北站-新二中,全长17公里,联系北、中、南三个组团,具体走向:客运北站-解放北路-淮上大道-朝阳路-新二中枢纽;方案四:小蚌埠公交枢纽-高铁站,全长20公里,联系北、中、东三个组团,具体走向:小蚌埠枢纽-朝阳路-胜利路-延安路-东海大道-蚌医路-高铁站;方案五:客运北站-小黄山枢纽,全长17公里,联系北、中、西三个组团,具体走向:客运北站-解放路-东海大道-天河路-燕山路-小黄山枢纽。然而至今仍是遥遥无期

蚌埠城市人口及车辆越来越多,虽然在城市建设中已经在扩宽路面,但是老城区路面无法改变,根本无法跟上快速发展的要求,地铁能否成为治堵大招,就让我们试目以待吧!

--曝料及商务合作电话/微信:13955296369--
爆料信息一经采用,便有奖品



    关注 蚌埠门户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

蚌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