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家长 许村谁认识!老师群都炸锅了,说得真痛快!

 

当下教育的问题,出在教育人事制度上。...



来源:腾讯视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个国家如果这三种人变坏了,就全完了!

美国有个著名学者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什么人都可以坏,但有三种人千万不能坏——

他们是:
01. 教师
02. 医生
03. 法官
其他人怎么坏,都可以治他,包括总统,弄不好会被弹劾……
教师坏了——误人子弟,
医生坏了——草菅人命,
法官坏了——失去公平公正。
这三种人坏了,社会基本就乱了!

当下教育的问题,出在教育人事制度上

文/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

国人对于我国当下的教育,难言满意。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一言以蔽之,在日益僵化的教育人事体制下,人的教育思想自由被钳制了,人的教育创造力被抑制了。

破解这一难题,惟一的出路,就是要适应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阶段、新特征、新矛盾、新挑战,着力加快教育人事制度改革。
保障教师队伍专业化的制度,仍存在很多缺陷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质量的根本举措,就是要围绕教师专业化,建立科学的教师培养、教师资格准入、教师持续专业发展机制。

近年来,我国围绕提高教师队伍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做了大量创造性工作,但就其保障教师专业化的顶层制度建设而言,仍然存在许多制度缺陷:

一是教师教育重理论、轻实践

现行教师教育理论教育课程太多,实践性教育课程太弱,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见习、实习教育载体和经费保障缺位,可以说,保障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体制机制尚未真正建立起来。

二是教师任职资格制度设计存在严重缺陷

无论师范专业还是非师范专业毕业生,都必须参加教师资格认证考试制度设计的初衷是好的,但由于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参加教师资格认证考试缺乏相应的专业学习和见习、实习制度设计,导致获得教师资格证的非师范专业毕业生,缺乏教师专业素养的专门训练,只是掌握了一些应知应会的教育知识。

这种低门槛的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严重削弱了现行师范院校举办正规师范教育专业的积极性,从根本上动摇了师范院校加强教育见习、实习教育的积极性。

三是缺乏实习教师资格认证环节

 

教师入职后学校普遍要进行较长时间的培训,才能真正独立上岗执教。教师资格认证应该分为两个阶段,即对有志于从事教育职业的高校毕业生进行见习教师资格认证,然后对具有见习教师资格的“准教师”实施为期一年的教育见习和实习,并进行正式教师资格的认证。

四是在岗教师的专业发展激励机制不健全

一些教师评上高级教师后普遍出现工作积极性降低、发展动力不足的现象。
取消校长行政级别,并非推进校长专业化的关键
教育家办学的呼声已经喊了十多年了。但从整体上看,保障教育家办学最基本的制度建设——中小学校长专业化制度还没有真正起步。

2010年,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中小学校长要去行政化,实施校长任职资格制度,推行校长职级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明确要求中小学校长去行政化。

近年来,教育部围绕推进中小学校长专业化做了大量工作,比如,制订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等等。

但直到今天为止,国家层面对如何实施校长任职资格制度,如何推进中小学校长去行政化改革,仍然没有具体的顶层制度设计。

这不是教育行政部门不努力,关键是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组织、编制、人事部门对如何推进中小学校长专业化仍然没有形成共识。

对于中小学校长的管理,能否找到一条既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又充分尊重中小学校长队伍专业属性的管理模式?对中小学校长队伍实行分权管理模式,不失为一种理想的选择。

从本质意义上讲,实行校长职级制,取消校长行政级别,并不是推行校长专业化的关键,关键是实行校长任职资格制度,即校长必须具备教育专业素养。

理清了这个关键点,就可以建立一种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小学校长队伍合作分权管理模式,即在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下,编制部门管编制,组织部门管任用,教育部门管资格。
教育局长必须是政治家,也必须是教育家
东北某省一位畜牧兽医局长被任命为教育局长,在全国引起轩然大波,至少说明国人对什么人才有资格担任教育局长是有自己的专业标准的。固然,教育局长必须是政治家,但教育局长也必须是教育家,这是毋容置疑的。

把改革开放之初的教育局长,与今天的教育局长队伍加以比较就不难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教育局长的专业素养要求,从整体上讲不是提高了,而是降低了。

观察一个市、一个县的教育,之所以能够长期保持健康持续发展,就会发现这里的教育局长是真正懂教育的,而且已经形成了从具有丰富教育经历的干部中任命教育局长的传统。

2010年,山东省在制定《教育规划纲要》时,经过反复讨论,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严格地方教育局长的任职资格,为推进教育局长的专业化提供了制度前提。

但地方教育局长任职资格制度的实施,由于至今缺乏国家层面的制度设计,在一些地方实行起来困难重重,阻力很大。

这里的关键,仍然要对教育局长队伍的建设与管理实施分权管理模式,即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专业任职资格准入,组织部门负责教育局长的任命。
中小学教师的管理体制还未理顺
是否拥有一支好的教师队伍,能否管好一支教师队伍,能否充分发挥教师队伍的作用,决定着一个地方的教育质量和水平,决定着老百姓的子女能享受到良好的教育。

对于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从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到国家《教育规划纲要》,都有明确要求,最核心的,就是由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教师的招聘、职称评审、继续教育、日常管理,等等。

特别是2010年国家《教育规划纲要》、2012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实施“县管校用”中小学教师管理体制,但至今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队伍的统筹管理权却根本得不到落实,教育部还要想方设法通过所谓“县管校聘”改革试点去推进中学教师队伍管理体制改革,不知这有何道理?

在我看来,理顺中小学教师管理体制,仍然必须实施合作分权管理模式。即在中小学教师招聘和日常调配管理方面,编制部门管编制,人社部门管监督,教育部门负责招聘和调配,学校负责聘用管理。
教师工资制度应该参照公务员管理
中小学教师是什么身份?是公务员吗?不是,但按照教育法的要求,其工资《教育法》又要求不能低于当地公务员工资的平均水平。

是事业单位人员?不错,但教师作为事业单位人员,与科研单位及其他公共事业单位人员的工作性质一样吗?显然,是不一样的。

如此,人事部门有什么理由套用一般事业单位的管理办法来管理教师队伍、推行绩效工资制度?正因为对教师身份认同的混乱,导致教师工资制度改革方向错乱,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如实施绩效工资制度,分配差距大了,不符合教师工作教书育人的本质特点,会导致一切向钱看;分配差距小了,无激励意义,无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当前,对教师的管理许多校长感到无能为力。还有,对于教师从事有偿家教,只能从道义上进行劝说,严厉惩处的制度不明。解决这些问题,迫切要求从根本上明确教师的教育公务员身份。

教师工资制度应该参照公务员管理,实行职称与职级并行的工资晋升制度,让每位教师安心从教,而不是为晋升职称、提高工资待遇而奋斗。
教师职务职称制度改革阻力重重
现行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制度本身是不合理的。小学与中学岗位设置比例为什么差距那么大?就基础教育而言,对人的一生影响最大的,是小学、是初中,而不是高中。

小学教师、初中教师的中高级教师的岗位比例为什么要比高中低?还有,城里的学校为什么集中了那么多的中高级教师,而农村中小学中高级教师比例为什么那么低?这既不尊重小学、初中教师的劳动,又极其不利于推进城乡教师资源的公平配置,更不利于教育人才的正向流动。

教师职务职称制度改革的方向:

一是不管城乡、不管发达不发达,不管小学、初中与高中,应该制定统一的初级、中级、高级教师职称职务岗位比例。

二是教师职称职务应该实行岗位管理,取消上级人事、教育部门评审制度,由学校组织评聘委员会,按照岗位设置进行自主聘任。有岗在岗就有待遇,无岗下岗就无待遇。

《小别离》暴露的中国教育问题

文/周成刚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首席执行官
1. 家长应该追求让孩子健康地发展
最近大家都在看电视连续剧《小别离》,我劝家长不要因为期待太高,而把孩子压垮。这种出人头地,少数孩子可以达到,而大多数孩子是吃不消的。我们不要追求让孩子都当学霸都颜值高都做成功人士,我们要学会接受现实,放宽心胸,只要孩子能在高速发展的社会找到一席之地,持续健康地发展,将来自然可期。
我的起步就很一般,青春期也顶撞过父母,高考也成绩平平,30多岁才开窍,卖房留学,但经过持续地努力到了今天。社会如森林,有的孩子是高大的树,引人注目;有的是花开得特别美丽;也有的树不开花也长得慢,木材却很珍稀。
2. 要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
当年很多公司在喊要颠覆毁灭新东方,而投资人和股市也有各种增长的利润压力。新东方不淡定了,好像不像其他上市公司一样运作,自己分分钟就会被市场淘汰一样。新东方走过错路,但幸运地纠正了。虽然我们现在挣钱的速度慢了,但在投资人的期待与社会担当间找到了平衡点。而且结果并不坏,新东方年收入10年前是10亿元左右,今年已经超过了100亿元。

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有很多纠偏机会的,家长学生在追求“更好”的过程中,不能忽略这个教育规律、成长规律。
3. 中国的家长太着急了
《小别离》暴露了中国的一个社会问题——有钱没钱都不开心,大家都太着急了。焦虑是因为有了更多的选择导致。10年以前,出国还是稀缺资源,大多数人是砸锅卖铁送一个孩子出国。新东方号召大家从绝望的大山砍下希望的石头。而现在,很多人卖一套房产就可供孩子留学,你既可以去国际学校,可以去重点中学的国际部、国际班,而且目的地国很多,没有正确答案。所以新东方倡导的成长观也在变:不要动不动就说“速成”“最短路径”“最好效果”“最大成功”。

为了一个好学校,设定的人生巅峰体验太短太近,导致功利主义和短视行为充斥教育过程。我在美国金融界的朋友告诉我,他们当初觉得中国学生聪明能吃苦,就投入了大量的奖学金培养。后来发现,这些中国留学生到了华尔街有了好工作就不再进步了,不想再去改变这个行业,好像“20万美元年薪已经很好了”,他们的激情与内心的渴望已被耗尽。美国人便不愿再将大把的钱投在这方面了。

很多西方国家之所以值得我们学习,是把孩子的兴趣潜能与努力方向结合起来。我们着急是因为中国的家长都有一颗望子成龙的玻璃心。
4. 家长要适应教育方式的改变


我们的前辈们小时候没有电视,而我是电视陪伴成长的一代,现在的孩子是手机一代,将来是虚拟设备的一代。当时看电视也被长辈说危险,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些变化,是人类不能控制的。只能是让教育方式改变,而不是要如何改变他们。因为手机就是未来的一部分,如果一个孩子不会帮你摆弄手机、下载App,人家肯定觉得他很傻很不成功,这已经是现代社会的基本技能了。所以父母要调整好自己的“中国心”,而不要处处说NO。

我有一位在日内瓦的同学,高级知识分子,悉心培养儿子,从小会德、英、法语,中文也很流利,想让他做个大翻译家。可在高考前,孩子发现,自己的梦想是当个好木匠,就报了技工学校。这件事不仅让我同学的“中国心”碎了,也让周围朋友的“中国心”受到重创。最后父亲让步。
5. 孩子的成长需要时间和等待
我的儿子大学暑期回来,在胳膊上文了个巨大的怪兽。刺青是永远不能抹掉的。就是扫到一眼,那一瞬间,我的心几乎停滞。针扎在儿身上,其实是扎在我们夫妻俩的心上!那不是地痞流氓吗?我培养你那么大,就给我带回来这么个图!好几年了,我都没仔细看过上面的图案,心脏受不了。

经过反复的内心独白和咀嚼苦楚,我才跟儿子交流了刺青问题。孩子说,这样很酷,体现了他的个性。我也是强忍才没有爆发。直到今年奥运会,看到林丹背上也有那么大一块刺青,我的心结才略微解开了,原来上进青年也是可以文身的。而经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儿子也有点后悔了。

就是这么一个漫长的沟通和互相接纳的过程,煎熬极了。但孩子成长,就是需要那么多时间和等待。成功是阶段性的,只有成长是一辈子的。




我们力图找到文章的作者,但是由于交际有限,我们很难全部联系。精选的这些文章,如果原作者不同意,请与我们联系。

投稿合作QQ:2806722877 电话:15368062388

更多精彩,请点击“阅读原文”



    关注 我爱昆明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