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仙村的传说

 

在增城县的南方,有一个水乡小圩,名叫仙村。这里依山傍水,交通便利,气候问候温和,物产丰富,是个美丽富饶的鱼米...



在增城县的南方,有一个水乡小圩,名叫仙村。这里依山傍水,交通便利,气候问候温和,物产丰富,是个美丽富饶的鱼米之乡。

为什么这里叫做“仙村“呢?

很久以前,云游各地的葛仙翁化作一位老人来到如今称为“仙村”的地方,当时叫先村,在圩亭里摆卖汤圆。附近村庄的一个小孩买了一碗汤圆,附近村庄的一个小孩买了一碗汤圆,吃后足足一年不思饮食,不用吃饭,肚子照样保持温饱。小孩的父母和村中父老都觉得十分奇怪。次年同一天,这个小孩带他的父亲到先村他去买汤圆吃的地方,看见那位老人又在那里卖汤圆。小孩指着老人对父亲说:“去年卖汤圆给我吃的就是他!”于是小孩的父亲上前问那老人:“老伯,你卖的是什么汤圆?我的孩子去年买来吃后至今一直不饿。”那老人望了孩子的父亲一眼,慢条斯理地说:“你要孩子饿吗?那容易!”说着,他在孩子的背上轻轻地一拍,小孩“哇”的一声,立即把去年吃的汤圆原原本本地吐了出来,并感到肚子非常饿。小孩的父亲见此情景,正要进一步向老人询问,那老人早已收起汤圆摊位,一转眼便无影无踪,不知消失在何方了。后来,小孩的父亲把这次奇遇讲给乡亲们听,大家都说卖汤圆的老人一定不是凡人,可能是“仙人”。“仙村有仙人来过啦!”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先村”也就渐渐出了名,变成了“仙村”了。后来还专门为此建了一个葛仙祠。至今,葛仙祠依然存在。祠的大门口有一副麻石凿字的对联:

蓬岛自罗浮指点江山登觉路

仙源归葛水往来舟楫作慈航



这里所说的葛水,是仙村附近一段连接东江的小河。据说当年葛仙翁周游到仙村时,曾经在这河里沐浴,给先村带来了“仙气”,使先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逐渐兴旺发达起来,人们过着安居乐业的日子。后人为了纪念这一仙迹,便把先村这段河流称为葛水,先村也就因为葛仙翁来过而为“仙村”了。

那么,题写“葛仙祠”门口长对联的林子觉是什么人呢?他与葛仙翁又有什么关系?这里,也有一段神话般的传说。

原来,林子觉是先村北郊林屋村人,他生长在明代成化年间。林子觉得从小聪明伶俐,勤奋好学,不满十六岁,就能诵经作赋,联对填词,被世人称之为神通。然而,林子觉视功名如粪土,常与友人吟咏抒怀,讽谏时弊。据说,陈白沙、湛甘泉等大儒在未登仕途之前,也曾经常与林子觉来往,成为文坛好友。他那清高的思想,不仅为世人所夸奖,也深深感动了葛仙翁。据传,葛仙翁曾多次登门拜访过林子觉,每次都谈的相当投机,彼此成了莫逆世交。葛仙翁曾先后三次想渡林子觉升仙,带他同去极乐世界。怎奈林子觉为凡胎俗子,未能如愿。据说最后一次,是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深夜,葛仙翁驾朵祥云,来到“先村”上空,对着林屋林子觉家大喊三声:“林子觉跟我来!”第一声喊完,仙翁已跨入蓝田村了(据说,“蓝田”村因而得名——当地俗语,“蓝”字念仄声,即跨过田野的意思),仙翁喊第三声,还不见林子觉出来,使他非常焦急。在忙乱中,竟把一只鞋子也甩掉下来,正好落在神山岗顶。如今,这山顶的大石头上,还留着葛仙翁那只鞋印。据说,现在位于巷头、竹元、仙联村之间的“神仙”也因有神仙的鞋印而得名!

流传时间:增城南部地区

收集时间:1985年5月

民间文学就是大家去寻找美好的梦,寻找值得珍藏的过去,寻找儿时回家的路,寻找寄托灵魂的家园。今天是过去的延续,未来必须站在今天坚实的基础上,然而,人们在享受现代化成果的时候,却渐渐淡忘了童年的记忆,我们时代相传的故事,已随着江河的流水,流走了很多很多。

鉴于此,人文增城浓重推出【民间故事】系列,带增城人一起出发……

 
往期精彩回顾

兰亭四友·增城挂绿荔枝,那一道贯穿古今的绿线


“养在深闺”的白水寨瀑布竟然是他最先发现……


秋天·增城



    关注 人文增城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