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为什么要成为我们?

 

异化的文学和空洞的说理——从上海市满分作文《他们》说起。...



先从上海市满分作文《他们》说起。

这是一位家住上海的中学生对农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的关注:

虽然,他们还在为不多的学费而苦恼;虽然,学校还是交不上水电费;虽然,还有好多体制还不够完善……虽然有好多个“虽然”,但是,只有一个“但是”就足够了,已经有好多视线转向他们,他们正在茁壮地成长。

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照亮了城市的尽头,照亮了他们的生活。

他们,终将会成为我们。

此文被称为三年内上海唯一一篇高考满分作文,拥有诸多赞誉,但我依然不能苟同,特别是在“他们,终将会成为我们”中看到了太多不平等甚至歧视。

成为“我们”,就是成为大城市的一员,成为享受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的一员,成为抛弃农村的一员。

我不知道有没有农民工子女会大声或低声的质疑,我们为何要成为他们,我们为何不能回归我们。

当我们看了太多看似正能量的呼告后,能不能看到这种简单粗糙的说理背后,其实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心理。

当北大才子陆布轩街头卖猪肉的消息传开后,为什么刺激了那么多人的神经,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已习惯于高高在上地俯瞰所谓的底层,我们认为应该是他们通过奋斗成为“我们”,而不是我们“堕落”成“他们”中的一员。

职业无高低贵贱,人人生而平等,我们一边呼吁着社会公平,一边被贫富贵贱的等级思维所左右。在我们悲天悯人的目光中,我们与我们所悲悯的对象越来越远。阶级的鸿沟越加深刻,当陈光标要求他的捐助对象拿着一百元钞票和他一起合照时,那一只只高举着百元大钞的刻满风霜的手的主人,有着怎样的屈辱感,和对这屈辱感的习以为常的麻木冷漠。

这里面到底有着多少的不平等,有着多少的不尊重,有着多少可悲的社会现实?

几年前,《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农家子弟经过18年的奋斗,才取得和大都会里的同龄人平起平坐的权利,这是一代人的真实写照。但之后, 李纯却以同样的笔触从相反的视角写了一篇《我奋斗了18年,不是为了和你一起喝咖啡》,文章告诉我们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固然存在,但并不令人遗憾,正是差距和为弥补差距所付出的努力,才加强了生命的张力,使其更有层次更加多元。

生活姿态的优雅与否,生命价值的高低贵贱,不取决于我们所坐的位置、所持的器皿、所付的茶资。它取决于我们品茗的态度,取决于我们为之所付出的努力。

人之所以选择奋斗,无论是为了生存,还是源于热爱和执着,最终都为了做一个能立足于天地的更纯粹的自己。

“他们”奋斗的意义,从来就不应该是为了成为“我们”。

陈老师说:

费孝通老先生在80寿辰聚会上,曾经意味深长地讲了一句16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我们先是发现自身之美,然后是发现、欣赏他人之美,再到相互欣赏、赞美,最后达到一致和融合。这种对于大同社会的期许,对生命平等的体悟,是不是比“他们,终将会成为我们”的断言要深刻得多?


    关注 陈慧琳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