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琳: 我为什么写《大河之城》

 

王建琳,女,1955年生。湖北省襄阳人,硕士研究生,湖北省文学院六、七、八届长篇小说签约作家。...

◆ ◆ ◆ ◆
阅读
点击上方订阅号   关注书香溢襄阳
◆ ◆ ◆ ◆
王建琳(右一)参加“书香溢襄阳”活动与读者交流
王建琳的新作《大河之城》,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两改两迁”是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工程。从2012年到2014年,樊城区全面推进的“两改两迁”,涉及全区25000户,近14万人。作家王建琳深入征迁一线,抓住了这个饱含时代脉动的大题材。

“拆迁”是一个敏感话题,应从何处下笔?王建琳决定从大局着手,在她写出的35万字报告文学《大河之城》里,描绘出一幅襄阳人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奋力拼搏的恢宏画卷。“这本书的创作是一个艰辛过程,更是一个历险的过程。”昨日,王建琳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链接:

  王建琳,女,1955年生。湖北省襄阳人,硕士研究生,湖北省文学院六、七、八届长篇小说签约作家。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文学创作。短篇小说《好一只出头鸟》曾获《芳草》杂志1983-1985年优秀短篇小说奖。长篇小说《风骚的唐白河》荣获湖北省第六届“五个一”工程奖等。
老旧棚户区渴盼新生
王建琳生在樊城、长在樊城,对老樊城中心地带的定中街、磁器街、皮坊街、炮铺街、劳动街等老街有着深厚的感情。“小时候,我不知道什么是会馆。父亲说,外地商人在樊城修建了会馆,又做生意又歇脚,又能听书又看戏。”王建琳回忆道。

学生时期,一位同学带王建琳去看他们家住的黄州会馆。王建琳有点吃惊:他们家咋会住在会馆里,兴许他爸爸是商人,他妈妈是唱戏的。当王建琳跟着这位同学从火巷口七绕八拐地钻进同学家住的会馆时,顿时傻了眼:会馆里住满了原襄阳县药材公司的职工,正值晌午,会馆里饮烟四起,家家起火,户户冒烟。“会馆里乱七八糟,房梁被烟熏火烤,灰尘在瓦当间起起落落。”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黄州会馆早已淹没在解放路一侧高大的楼房和商铺之后。“原来的24家房客,变成了30多家,快把一座老会馆撑爆了。”王建琳说。“樊城定中门以东,火巷口以西,是歪歪扭扭的砖头房;三江口一带,到处是煤场、货场……”王建琳说,樊城的“两改两迁”是对老城区棚户区的“攻城拔寨”,是向城市中“最落后、最贫困的一公里”开战,是在催生新商都这个“新生儿”的分娩。
深入现场记录历史
对“两改两迁”的认同,让王建琳有了强烈的创作冲动,她很快行动起来。在政府与项目、企业与个体、市场与市民各种利益冲突的关键节点,她都在现场。

她看到轰隆隆的推土机碾压着这座城市曾经的记忆,看到被征迁市民们对故居的千般不舍,看到建设者们滴下的汗水。

在“两改两迁”中,被征迁的千家万户在补偿与还建上,各种利益诉求相互交织,“只要你想听,一个家属院,就能听上一年半载。”王建琳说。

王建琳告诉记者,她采访了在“两改两迁”一线上的14个区域,采访了街道办、居委会上下联动组成的几十个征迁小组,走访了几十位在一线干出来的标兵。

在采访中,王建琳也经历过惊心动魄的一刻。在洪家沟的南大门前,还有最后一家居民的三层小楼挺立着,户主很难沟通。一天,中原街道办事处的宣传委员刘俊丽喊王建琳上门去做工作。没想到,这家养有一条藏獒、两条狼狗,看见有人来便狂吠乱跳。王建琳冲到二楼上,与这家主人谈了一个多小时,最终说动了他。

2014年,王建琳用3个多月的时间,走进街头巷尾,走访拆迁居民,感受着整个樊城跳动的脉搏,聆听着各方面的诉求……
每部作品都烙上襄阳印记
在整理收集了近80万字创作素材的基础上,王建琳又用了8个月,写出了35万字的报告文学《大河之城》。在她看来,报告文学的独特性是其史诗性和史志性。《大河之城》不光是一部老樊城过去的微缩景观,还要写出新世纪新市井的新气象。

她写了这座城市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三大创举,六十年代的四大发展,七十年代的火红工业,八十年代的思想解放,九十年代的城市变迁,新世纪的发展变化。“亲历了城市与人发生的精神裂变、阵痛伤感、挥泪告别、浴火重生的场面,使我对樊城的未来更加充满信心。”王建琳说。

王建琳的作品讲的都是襄阳故事。《锦绣襄阳·湖北粮仓》《再领风骚的唐白河》《冲出地平线的太阳》……2012年以来,她先后写了5部反映襄阳城乡巨变、散发着襄阳气息的报告文学。

“希望我的读者,能从我的作品中,看到社会发展的缩影和自己的身影,见到我就像失散多年的亲人一样惊喜。”如今,王建琳已年过六旬,仍笔耕不辍。

感谢阅读
文图:张亚婷

责编:秋纪


    关注 书香溢襄阳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