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孩子的社交文化

 

孩子成长的环境、孩子耳濡目染的成人、孩子一直接受的价值观,是他形成自己价值体系与审美情趣的重要因素。...





无论是教育还是在交友上,我依然相信:家长的榜样与价值输出的影响力

1

孩子比我们更有爱心

曾经在一个妈妈在家长群里问:

孩子每天晚上放学,都要先送一个同学回家,这样就浪费了孩子大约15分钟的时间,导致在家做的晚点会凉掉。和孩子说过多次,孩子非要送。

请问各位家长,您有什么好的办法,让孩子不再继续送同学回家吗?

看到这个妈妈问题,心里只觉得惭愧--

她哪里是因为晚点会凉掉呢?明明是心疼孩子多用的这15分钟,认为用来学习比送同学更有价值而已。

而且从妈妈的问话里,我们能看出来,她自己也知道,为了节约孩子的15分钟学习时间,而阻止他去送同学回家,并不是正确的事情,所以她借用晚点会凉掉,假装站在孩子的立场来考虑这件事情,以掩饰自己心里 ‘学习至上   ’、 ‘这同学浪费了我孩子时间 ’的狭隘想法。

其实我心里在为那个孩子点赞。

他有自己的价值观、他重视友谊、他也享受与同学一起回家的这段路程,同时也能坚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很多时候,我们很多父母的心里都是这样想的。

孩子的友谊不重要,对于孩子的交友带着功利心。

比如说要和成绩好的孩子交朋友,这样可以带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比如说要和开朗活泼的孩子交朋友,这样可以让孩子的个性更大方一些;

比如说......

总之交个朋友,总要有好处才行。

似乎从来没有想过,对于孩子来说,他的朋友可能会一起读书、一起聊足球、一起聊明星、一起恶作剧,等等。

他们交朋友有时候只是单纯的有共同语言、聊得到一起去;

有时候是自发的个人英雄主义和保护欲,愿意去保护比自己弱小的同学;

有时候是喜欢与自己完全不同个性的朋友,觉得和他们在一起有意思,可以看到另一种完全不同的世界......

无论如何,他们交朋友只是纯粹的交朋友,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多想法。

所以我真心希望,我们作父母的在孩子成长的这件事情上,少一些功利、多一些欣赏,用最大的努力去保护他们对友谊的认真与真诚。

有时候看到身边的少年们那样阳光和纯真,总是由衷的喜欢:喜欢这样单纯而没有功利的岁月。


2

相信孩子:

只要你了他正确的价值观与审美观,他们并不是那么轻易受人影响的

对于孩子的交友,除了上述妈妈过于功利的想法外。我们做父母的,自然还有另外的担心。

交了有不良习惯的朋友怎么办?

被同学影响,变坏变差怎么办?

他们是人叫不动、鬼叫飞跑,不管怎么行呢!

没错,我们真的会有这样的担心。

引导孩子正确的交友,这原本没错,但大多数家长却搞错了方向。

我们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气质和磁场,他们大多只能接受与自己气质相近、磁场相合的人做朋友。

所以若你担心孩子会被社会不良少年所影响,那么请你回顾你从小给孩子的审美观、价值观以及交友观是什么?你自己的朋友与社交圈是什么样的?

无论是教育,还是在交友上,我依然相信:家长的榜样与价值输出的影响力。

如果你看韩剧追星,你所欣赏的美就是小鲜肉和整容脸型的,大约孩子也会认为这就是美;

如果你与孩子聊到最多的朋友,他们的休闲是打麻将逛街,或许你孩子也容易交上以打游戏等娱乐为休闲方式的朋友;

如果你生活的社区环境里,大多数孩子奇装异服、染发等,我相信你的孩子会认为这太正常了。

这就是环境与榜样的影响力,反之亦然。

曾经给我们家少年买衣服,小学只穿学生款、初中只穿运动款,太过贴身的不穿、街头时尚款不穿。

曾看到有熟人的孩子,将头发剃成阴阳头那种。

我们家少年问我:妈妈,剃成这样很美吗?为什么我不觉得呢?但是他自己好象认为很美。是我的审美出了问题吗?

我说:不是你的审美出了问题,而是这些小朋友的爸爸妈妈,可能没有告诉他们:我们的形象与衣着,应该符合我们的身份。

如果他是去表演,有角色需求,这个头发就很合适啊;如果他是学生,显然学生的定义是简洁大方明快,这个发型就不那么合适了。

少年说:明白了,就象我们上学,要穿学生装、你们上班,要穿职业装、演员要穿比较吸引人眼睛的衣服。

我说:是的。

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

孩子成长的环境、孩子耳濡目染的成人、孩子一直接受的价值观,是他形成自己价值体系与审美情趣的重要因素。

当孩子已经拥有自己的价值体系与审美情趣后,周围偶尔的环境,并不是那么容易影响到他;而与他的价值体系与审美情趣不吻合的人,也并不是那么容易成为他的朋友的。

所以当孩子真切的受到某些不良行为和习惯的影响时,我们其实应该反思:我们给孩子的价值观是正确的吗?给他的榜样是好的吗?

为什么你的孩子没有将另一个孩子的坏习惯影响过来,反而被影响呢?

所以根源在父母自己:

你是否给了他正确价值观的传递与引导?你是否让他有欣赏真正艺术的途径?你是否拥有健康的价值观与审美观,并影响到他?

不要责怪孩子、更不要责怪孩子的朋友,我们首先反思自己。


3

00后孩子的人际交往,让我看到一种新的型人际模式

记得我们在说消费AA的时候,心里其实有那么一点儿难为情;在很多时候,我们依然为人情所困。

这种困,并非是我们所臆想出来的,而是当我们在人情世故上做得不那么完美时,确实会影响我们的人际交往。

比如说:婚嫁丧娶的例行凑分子,人可以不到,人情一定要到,否则你就会成为众人口中那个不懂事、或者抠门儿的人,办公室人际便会大受影响;朋友间的风评也会变差;

比如说:一起吃饭要AA,若是他人请客,便会觉得你瞧不起他;若是你请客,便会觉得你小气巴拉。

但00后的孩子们不一样。

小朋友们的同学活动,从来都是AA制:

无论是一起去踢球的场地费、还是活动后的聚餐。从活动组织时候的细心通知,会提醒大家今天的预算可能多少,请带足够的钱外。现场AA支付都是理所当然。

在有同学偶尔粗心钱未带够时,他们也会相互支援,并不吝啬。

当他们上学连续一周忘带饭卡时,可以大方的刷同学的卡吃一周的白食,下周再用现金补上。

这就是他们同学交往的日常。

大方、坦然、义气,却同样会算清彼此之间的金钱帐,而且理所当然,从来没有人会认为:这种亲兄弟明算帐的交往方式,会影响了彼此的友情。

我特别欣赏他们这样的交往方式,也羡慕孩子们之间纯粹的友谊。

今年中秋的时候,儿子的好友带了几个品牌店的月饼给他们几个好友分享。

回家后儿子一直说:这个品牌好贵的,不过味道很不错。

我说:那你要不要明天拿些蛋糕去学校,大家礼尚往来麻。

儿子当时便瞪了我一眼,一脸鄙视的看着我:我们之间不讲这个。这种事情随意就好,还来还去,俗死了。

对,这就是他们的交友观与人际交往模式。

接受的时候坦然自若,付出的时候理所当然,不为人情所累、也不想什么礼尚往来。

或许你会说,等他们走进社会了,便会被社会所同化,这种情商,不一定能适应社会。

我想说的是:社会是由谁组成的?人际交往的模式又是如何形成的?

我相信他们这一代人,有能力适应与他们的行为模式越来越接近的人际交往文化;也有能力去创造属于自己这个时代的交往文化。


END
--关联阅读--
与孩子的叛逆期和解

你与孩子的边界,是他人际边界的开始

如何面对孩子的情绪

陪伴对孩子的重要性


    关注 袁雨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