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飞虎》其实是意识形态的成功渗透

 

这部电影很有意思。不仅仅因为它是喜剧片,不仅仅因为是成龙领衔。...

1
刚开始看,感觉没什么意思,笑点也很无聊。

土豆哪里去挖?

实在太老套了。

看到中途时,有点生气,感觉这是利用成龙在圈钱,想退场。但是有点心疼钱。侧脸看夫君,戴着3D眼镜的脸毫无表情,不知道是不是睡着了。

不好打扰他,只好勉力看。

这时候,徐帆穿着红棉袄出现了,说,你们一定要回来,我还给你们做煎饼吃。

忽然感觉泪要涌出来。

在这里,徐帆没有动用多少演技,她永远是那张看起来有话要说,却显得紧张和好奇的脸。

是她的红棉袄打动了我。在之前,她一直穿着一件蓝棉袄。

突然换一件红棉袄,意味很深长。她的爱情说不出来,她在用一件类似嫁衣的东西激励马原,她其实想说的是,我等你回来娶我。

整个电影被这件红棉袄点亮了。

马原周围聚集的那几个愣头青还太年轻,所有的人生都还没有开始,也不懂得留恋生命,他们一心只想做一件大事来证明自己不怂,但是马原和煎饼嫂却不是,他们各自经历了人生的悲苦,遇见彼此却无法兑现爱情,他们对生命的留恋要比年轻人浓重的多。

电影的对白很烂,可是这小小的一件道具,却凸出了细节,使电影变得有趣起来。
2
但是,爱情显然不是这部电影的主题。

它的主题似乎是抗日。

这是一个被说烂演烂的主题,主旋律的一塌糊涂。丁晟却从中翻出了新意。

他压根不想表现抗日。他的重点是英雄主义,而且是个人英雄主义。

那个逃到煎饼嫂家的八路军战士大国,本来是去炸桥的,结果失败了,他于是努力想要重新回到部队,连路都不能走的情况下,他还想要去炸桥。他讥讽马原,你们这些人是干不成什么大事的。临终前,他让马原去找部队,告诉他们三天内必须把桥炸掉,可是在明显时间很充裕的情况下,他不告诉马原部队的地址在哪里,看起来像是想让马原把信送给加西亚的派头。组织开始考验了。

我对这个大国很厌恶,他哪像个八路军啊,一副高高在上我比你强的高冷范,人家冒着生命危险救了你,又冒着生命危险把你送到火车上,你却冷嘲热讽,临死前还交给人家一个看起来根本完不成的任务。

但是反过来想,这是香港人对题材挖掘的独特角度。

他们并不想表现军民鱼水情,也不想表现八路军的亲民,而表现八路军骨子里的底层意识,大国在嘲笑马原的同时,暴露出自己想要干大事的愿望。这种愿望看起来与抗日主题似乎不符,但是却与时代主题非常符合,所有的屌丝都希望一战成名。

马原的名字一不小心说溜嘴就会变成马云,好大的巧合啊。如果主角的名字直接换成马云,我们根本不会把本片看作抗战史,而是屌丝奋斗史。鬼子们守护的炸药库就是屌丝奋力争夺的资源,要炸的大桥就是屌丝成名的绝佳机会。

实际上,这里面的日本兵很像是体制的隐喻,而马原们则是拼命与体制做斗争的屌丝,刚开始他们小打小闹没有主题,后来才发现炸桥这件事大有可为。剧中透露,马原的媳妇儿是被日本人杀死的,也可以理解为是被体制逼死在岗位上。

电影里,马原带着一帮愣头青,没办法送信到部队,只好自己担负起炸桥的重任。最后愣头青们都死了,马原的爱人和女儿却活了下来,享受马原的荣誉。这和现实也非常一致,一个带头大哥拿出一个想法,率领一帮哥们兄弟拼命去实现,最后兄弟们可能都死在半路上,光荣属于大哥。也就是说,team玩命实现的其实是一个人的光荣。

嗯,所以这第一个主题,其实意在表现现代屌丝奋斗的血泪史。
3
炸桥路上你死我活,两个日本人总是死不掉,丁晟从两个死不掉的人身上不断挖掘笑点,种种不要命的拼杀,看起来像是玩手游一样过瘾,女鬼子的爆炸头恐怖地抵在火车玻璃外,男鬼子的屁股中了子弹,简直是小鬼打架。

在敌我殊死挣扎中,抗日的严肃性已经不见了,只剩下有趣二字。当然,这是喜剧片。我们全程哈哈大笑,觉得鬼子也满可爱。这种表现手法,实在挑战了我们一贯仇日的主流做派。

用喜剧表现抗日的手法也屡见不鲜,比如我们一直津津乐道的地道战,通过表现人民群众的机智勇敢,反衬鬼子的愚蠢。但是我们从来没有从平等的角度表现过鬼子,我们的电影里似乎从来没有想过他们和我们一样聪明,一样勇敢善战。而且,电影里马原和煎饼嫂是一对苦情鸳鸯,男女鬼子也是一对战时鸳鸯。男鬼子听见女鬼子还在火车上时,奋不顾身地舍命去救,和我们一般无二。

抗日是严肃题材,用喜剧手法表现,却把敌方表现地如同我方一样有人性,这是此片的重大突破。

在喜剧元素里,制作方似乎还悄悄放了点讽喻进去,那个只是习惯笑的日本站长,发现自己一笑就挨打,一笑就挨打,这个东东曾经在新闻里好眼熟啊。
4
在电影的结尾,马原们眼看要被男鬼子杀掉了,八路军大部队突然发起了总攻。当时,影院一片欢乐的笑声。

这种表现手法,显然承袭了好莱坞的做派,英雄总要被政府解救。但是这部片最大的看点是,马原们没有一个获救。

如果说,好莱坞大片在凸显个人英雄主义的同时,给政府留点面子,给他们一个抬担架或者戴手铐的机会,这部电影却一点情面都没有留。那些冲杀来的大部队,最后不知道去哪里了,马原还是得自己舍命炸桥。

按理说,这样明目张胆宣传官府无能的思想,是完全不符合我国审片机制的,但是《铁道飞虎》却轻易的混进来,还一直在赚票房,为什么呢?



《淮南子》里有一个故事。说齐威王的王后死掉了,齐威王不知道立哪个后妃为新的王后。这时候一个大臣献给齐威王10块上好的玉珥,并且着重告诉他最好的那一块。齐威王把玉珥赏赐给后妃,大臣打听到某某妃得到了那块最好的,于是就去推荐立那个妃子为王后。齐威王非常高兴,觉得这个大臣很懂自己。

《铁道飞虎》的制作方一定读过这个故事。所以他们用了一个真实的历史题材,用了我国最安全的抗日故事,用了最讨喜的喜剧表现,用了最热门的成龙、王凯、王大陆等等去讲述自己的思想,轻易得到了审片方的青睐。

这是很机智的做法,制作方果然得到了自己想要得到的上映机会,并且还抓住了观众的心。然后他们一边得意洋洋地看着蒸蒸日上的票房,一边嘲笑我们的审片方傻的可以。

这部电影真的很有意思。正面有意思,背面更有意思。

微信号:Shuli_life
思想成就世界




    关注 果果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