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思录│我们到底该选择什么样的教育? (之五)

 

下面,以培养孩子文化素养为例(重点是语文水平、作文能力),着重剖析想学好语文、写好作文、增加文化素养,所必须经过的积累功夫。...

伴读行至第120日
学习很美,我们一起向前!
忧思录│我们到底该选择什么样的教育?
之五
文/踏雪寻梅

◎文章及图片由伴读圈原创,转载需注明出处



下面,以培养孩子文化素养为例(重点是语文水平、作文能力),着重剖析想学好语文、写好作文、增加文化素养,所必须经过的积累功夫。


首先,作文的水平其实是综合文化素养的体现,单纯的依靠技法或辞藻堆砌出来的文章是没有灵魂的,也就是说没“神”儿,作文贵真,那么只能从生活中来,从自己的个人见解,阅读视野中来,当然有了这个前提,必要的技法训练、名师点拨还是很重要的,要明白什么是本,什么是末,孩子该往哪一方面努力自然就很清楚了。这世上断不会有不喜欢阅读的孩子可以写一手好文章,养在温室的花儿反而长得更茁壮这样的事情!
            
所以,学好语文、写好作文,增加文化素养,只能通过大量的阅读和体验,加上名师一定的技法指导,方可彻底解决语文的学习和积累问题。同时,因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兼容并包,在学习积累文史哲地政等知识的过程,也是对自身修养的很好淬炼,理解领悟能力会得到充分的锻炼,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文化素养培养方法基本路线图
 


其次,要想理念得到落实和实践,除应具备一定的资源外,还必须有方法,实施手段和工具。在广泛的体验活动中,大河报小记者活动不失是一种很好的工具载体,故选择了与其紧密合作。



第三,理念的落实和推行更需要拥有自己独创的工具,正如工业生产中必须有核心工艺一样,依据系统论的观点,总结提炼出“专题拓展阅读法”,从学生必读的课本入手,将课文发散拓展成为一个个专题,变孤立的课文为活色生香的专题故事,让受者多维理解、深度思考,形成立体记忆。



第四,组织活动、创新体验。丰富孩子的文化知识积累,锻炼孩子的综合生存能力,挑战自己。如旨在培养孩子毅力的活动——行读之“毅行郑州”。在绕郑州四环路行进过程中,设置诸多科目,将郑州文化、郑州特色、郑州历史巧妙融入其中,使孩子在活动中既可以学习知识、锻炼自己,又能激发其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人文情怀。



再如,组织旨在锻炼孩子组织领导、市场谋划、计划实施、赚钱理财能力的“行读之生存大挑战——1元过1天”,任务:从老黄河桥到绕城高速西南站,自由组队,时间限12小时,每人1元启动资金,可以开动脑筋借助任何交通方式,任何组织形式,全队顺利抵达目的地,以用时最短者的为正向评价标准。

- The End -


    关注 伴读圈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