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樵故事》之:民国时大岗墟的兴衰

 

民国时大岗墟的兴衰

文/潘保彬大岗墟坐落在沙岗脚的位置,由村头步行25分钟可达,该墟比较古老,有些店铺...







民国时大岗墟的兴衰

    文/潘保彬

大岗墟坐落在沙岗脚的位置,由村头步行25分钟可达,该墟比较古老,有些店铺还是泥墙建筑,不知建于何年代,历史应比较久远。过去村人对大岗墟有很深刻的印象,有的天天都去趁墟(逛市集),它与村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过去的大岗墟有三条主街,几条横街,类似棋盘,最旺的是中街。墟里吃、穿、用的基本齐备,且布匹、丝绸、五金、百货、首饰等一应俱全,甚至建房用料、以及婚丧用品基本齐全,邻近的几十条乡村的村民都来此墟,常常逛一趟大岗墟就能买齐所需的东西,这说明当时的大岗墟地位举足轻重。该墟也是农副产品的集散地,每逢一、四、七墟期真是川流不息,虽是一个乡村小墟,早就有教堂、善堂、学校、西医接生等的存在,既有老式的“燕南茶楼”,亦有较现代的“醉乡酒家”。早就有女招待为侍应,婚宴寿筵以及包办酒席,无一不备。墟中比较突出有福安、福源、贞泰这三大档楼,楼高四层约16米,当时是很了不起的高度,远处可望见这三大档楼的雄姿,是大岗墟的标志。这个墟陆路四通八达,几百米外有一倔头涌(粤语,到此为止,不再通往下游的涌)可通往民乐,小量货物可用小艇运输,当时墟市的繁荣不亚于官山,胜过民乐墟。



西樵沦陷不久,大岗墟随即受到遭殃,不知何故一夜变成火海。那个晚上大岗墟火光冲天,令附近村民十分震惊。那时缺乏现代消防设备,那些水笔、水柜根本无济于事,只能任其燃尽自灭,一夜之间整个大岗墟夷为平地,商人扶老携幼、夹带细软匆匆逃出火海。当时不知死伤多少,也没有人去统计损失,名义上大岗墟是村头村与沙衡(音)村共管,但也未见有权威人士出来处理善后,当此非常时期也难怪无人出面处理。事后传闻是一些“大天二”(恶霸)为争利益而趁乱纵火,那个年代即使如此也无可奈何,受损失的还是善良的墟民。火灾后附近的村民纷纷涌去抢拾烧剩的物资,更有甚者未烧的房屋也被拆去杉板木料,几天之内一个繁荣的墟集变为颓垣败瓦的废墟,村人无不为之叹息。    大岗墟变为废墟以后,某些主事人谋划在绮罗岗边另建村头的新市集,百东村也在村内大街另建市场。议论选址的村头新市集背岗面水,表面看风水还是比较理想,决定之后很快平整场地,一些人去大岗废墟搬取砖石,很快就建成墟廊和十多间商铺,近涌处还建起一间茶楼。当时的店铺是: 酒米、杂货、理发、中药、长生等类别,纯粹是生活必需品。另还计划在墨砚塘中装一米机,并可小量发电。大概经历了两年时间仍是惨淡经营,集市旺不起来,人气冷冷清清,成为一个死墟。有人认为主要是风水不好,提议重修人和古寺,以带动人气。于是在已倒塌多年的人和古寺的原地上,又重建了一间不足10平方的小寺。虽然寺已建成开光,这个新市集仍是冷冷清清。实际是当时错估了形势,在经济陷于崩溃的大气候,要想新建市集繁荣起来只能是妄想。此时民乐地处交通要道,乘势崛起,商业正取代官山镇,人气纷纷转向民乐墟市。另外附近竹墟也趁机发展,沙基也开始转旺,这些都注定了村头新市的失败。



曾试过为了聚集人气,日间在墟廊请人讲故事,讲那些乾隆下江南、七侠五义、粉妆楼等等的故事,只能是吸引一大群小孩。后来又试着请来下乡的女伶唱班唱粤剧,一时小明星(民国时粤剧“星腔”创始人 “小明星”邓曼薇)、徐柳仙(粤剧明星“平喉”唱法名家 南海西樵人)的曲目响彻墟内。但最终还是旺不起来,新墟市最终成为现今的住家小村落。    60年代重建大岗墟的举动,就在废墟上建一条街,始终还是不见兴旺,及后广州至丹灶的公路建成通车,贯穿大岗墟的中心,使之成为过路的中途站,商业还是无多大起色。80年代西樵布业兴起,大岗墟似有所好转,要想恢复当年的繁荣还需假以时日。

注:本文作者为百西村头后人,已于年前去世。因此文意义重大,特录进《西樵故事》,以示敬重。

感谢为《西樵故事》的采编和出版提供帮助的单位及个人


    关注 西樵文学协会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