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莆田这些地方人山人海!因为这个传承600年的习俗!

 

今天莆田这些地方人山人海!因为这个传承600年的习俗!...





来源

莆仙网综合

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梅园东路的兴化府城隍庙就人来人往,不断有信众前来捐米或捐钱。而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七,城隍庙把这些米和钱发放给困难群众。这一“赈济施舍”的陈瓒信仰习俗已经沿袭600年,如今还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行保护。

早上莆田城隍庙门口早已排出一条长长的卖天竹阵势,来往人员人山人海,实实豆热。





乞讨人似乎也不忘这个好日子,庙前庙里都布满了他们的身影,过往人也时不时的往里面投钱收货省事丰盛。










走进庙中,市民排成一条长长的队伍,并有序的进行着祭香。




最里间里,虔诚的市民正举着香对着神明陆续的进行参拜。




供银则会对着神明拜三拜而后会投入燃烧炉中。


再绕回前堂,长队的终点市民正对着众多香炉,一个个的祭拜过去。


今天涵江的城隍庙也是人山人海,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涵江城隍庙就人来人往,不断有信众前来捐米或捐钱。而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七,城隍庙把这些米和钱发放给困难,下午涵江城隍庙门口早已排出一条长长的队伍,实实豆热!



接下来是分人民币,残疾人或可怜人每人可以领几十,现场排队领钱已经人山人海,为了别人混进去,暂时被关广场里面




城隍庙赈济的习俗由来要追溯到南宋末年,当时朝廷黑暗,蒙古军队长驱直入,大举南侵。兴化府腹背受敌,阔口里人陈文龙时任兴化府知军的状元,他奋起抗敌,誓死坚守兴化府,最后不幸被俘,但他绝食反抗,为国殉节,被誉为“福建的岳飞”,与文天祥隆名并峙。陈文龙的叔叔陈瓒也倾尽家产,组织义军,指挥家丁,巷战杀敌,惨遭元兵车裂,以身殉国。

明朝时,太祖皇帝为弘扬陈氏叔侄护国庇民的赤胆忠心,诏令褒封陈文龙为福州府城隍爷,陈瓒为兴化府城隍爷。洪武三年,兴化府知府盖天麟在现在的梅园东路建立兴化府城隍庙。

时隔600年,兴化府城隍庙已成福建省目前保持最完整的古城隍庙之一,并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陈瓒信仰习俗也成为莆田的一种特定习俗。这种信仰,彰显爱国精神主题,以赈济救助慈善活动为内容,凝成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寓教于俗”的鲜活生动的文化形式和广阔的文化艺术空间,承载于节日庙会中。



莆仙热点◇点击阅读


  • 令人发指!涵江某饰品店内,男子紧贴红衣女子还干出这种事
  • 莆田人怎么过年,莆仙第一赞句告诉你!
  • 30年前莆田水关头的一幕,现在都成了奢望!
  • 实拍:莆田高手玩“三公”,看完你还敢玩吗?









    关注 莆仙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