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艺人丨一缕二胡声,倾吐江湖风浪

 

弓沉沉,弦沉沉,一琴一曲醉心田。...

更多原创内容,点击上方“澄海人物”一键关注
文 / Fatty
美编 / kiki
摄影 / R-S、航行


生命的能量,在这块自然生息的地方静默流淌。岁月有风有雨,也有山河日月的庇护。大地之魂,投递在传承原有的记忆空间,在人与物之间磨合拓展。

➤一双手,能够做出精致巧妙的胡琴,打磨出琴声幽幽的悲怆。一把胡琴,留有手艺人精工慢活的温度,和世代交替的洗练。沉闷、悲凉,不张扬、不娇柔,二胡似乎与生俱来一种对世事的洞察。

▲张文伟 二胡手艺人
➤寻常巷陌一处普通的住宅,是手艺人张文伟日夜制作胡琴的地方。不到二十平方米的区域,堆放着陈旧的物件。做好的琴杆、琴筒在一旁的角落,像聆听过村落几千年的风声雨声,刻满昔日沧桑与腐朽,透过虚掩着的门,等待韵律被拉响。









➤张氏第十四代继承人之一张文伟制作胡琴、二弦、高胡等乐器已经四十余年。谈及这门老手艺,朴素的话语间掩饰不住世代传承下来的手艺渗入血液的深情。一双长茧粗糙的手,深浅不一的刀痕依稀可见。右手持握刻刀,左手托起一个半圆形镂空的椰壳,坚实的双臂,细腻的心思拿捏着尺寸,在椰壳上雕刻自如。这门繁复、质朴的传统技艺,现今只能在匠人家中一隅瞥见。



➤童年时光,张文伟每日跟随父亲制作胡琴,从给调整音调的琴轴细细打磨开始。橄榄状的琴轴,经过削、钻、磨,再将剪出花状的「贝壳」装上,粘合。制作一把胡琴要四五天的时间,除去镶嵌在琴身的花纹,从琴杆、琴筒、琴托,到琴轴、音窗、蒙皮、琴弦……每一道工序都经由张文伟双手而成。



与时间对抗的是机械化冲击下匠人之手的魄力,古老的技艺,传承的文脉,随时光迁移被打磨。靠着长年累月的经验和眼力,从形状、色泽、到厚度,在他手中一切变得鲜活。



➤琴声幽幽,弦音沉沉。琴杆如龙头,蟒皮包裹胡琴腹身,马尾为弓弦。苦乐悲喜在丝丝弦音相扣中或沉或浮。琴筒由六块木板组成,晾干的蟒皮是胡琴发声的重要部件,蟒皮的厚薄、松紧程度影响着琴声的高亢低沉。



➤张文伟搬出两块木头,瘦小的身躯使劲将蟒皮与琴筒紧紧捆绑,木末和黏胶拌匀,用水沾湿蟒皮,像一个神圣的仪式,开启一把胡琴的嗓音。胡琴通过蟒皮震动发出声音,对蟒皮的选择,与琴筒的配对都需讲究。看似简单的弓弦亦需要通过精挑细选,磨合打造。一支简单的竹弓,经过削磨,上弦的马尾涂抹松香,来回反复擦拭,使胡琴拉出的音色没有太多的杂音。



➤用手丈量琴杆的长度,几十年坚毅的神情,在大时代急速高效的冰冷森林里怀抱初心。持有最平凡朴素的话语,漫漫时光标刻一丝不苟的信念,于喧闹市井中穿行。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和磨练自己的技艺,守艺人的着装与话语与我们无异,同样活在工业迅猛发展的时代,而他们的手艺却已经存活了几千年。



➤保留最完整最原始的方式制作,一个血脉相传的民间艺术,日渐凋零的堪忧现状。匠心不是依靠情怀支撑的字眼,每一个看似不必要的细节,在守艺人手中用最纯粹的意志和精粹完美契合。

「澄海人·物」品牌所有权
归崇尚策划设计有限公司所有


    关注 澄海人物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