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新事】唠唠东北过年那些事儿

 

中华大地幅员辽阔、历史优久,东南西北56个民族各具特色,过年的习俗也不尽相同。作为土生土长的东北人,小编无疑对于东北如何过年最为熟悉,所以今天就来和您聊一聊东北过年的那些事儿!...





过年了!过年了!!过年,是中国华民族几千年来沿袭下来的习俗,过年意味着合家团圆,过年意味着迎春纳福,过年意味着辞旧迎新,过年意味着......

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过年并不仅仅是一个节日,过年实际上承载了太多的期许、希望、感情、寄托。虽然我们每年都在过年,很多人也在说年味越来越淡,但是每到年终岁末,依然盼望着过年。

中华大地幅员辽阔、历史优久,东南西北56个民族各具特色,过年的习俗也不尽相同。作为土生土长的东北人,小编无疑对于东北如何过年最为熟悉,所以今天就来和您聊一聊东北过年的那些事儿!

30年前,东北人那样过年
一直以来,在东北都有着“穷过年,富过年,过了腊八就是年”的说法。小编清楚地记得,30年前的时候,东北的物质还是比较匮乏的,曾经有一位邻居在过年时为妻子许下的愿望是:“等我有钱了,一定要让我媳妇每周吃一顿鸡,每周吃一顿鱼。”怎么样,现在的你是不是想不到,那时候一个普通东北人在过年时许下的愿望竟然是如此简单、朴素。所以小编和同龄的孩子们在小时候尤其盼望着过年,因为过年就能穿上新衣服,吃到平时吃不到的好吃的。

好了,言归正传,现在还是和您唠一唠30年前的东北人是咋过年的吧。“腊七、腊八,冻掉下巴。”在东北,腊七、腊八是一年当中最冷的日子,但是对东北人而言,也正是由此进入置办年货的节奏。

记得30年前,从腊八开始,小编的爷爷和奶奶就会到集市上去置办年货:对联、福字、鸡、鱼、猪肉、冻梨、冻柿子、鞭炮烟火......,各种过年所需物品一应俱全,足够用到正月十五。在过年的前几天,奶奶还要蒸上几锅馒头、包上几盖帘的饺子,然后利用户外的天然冰箱冻好,以备在过年时随时可以取用。

腊月二十三小年的时候,全家总动员一起进行大扫除,能擦的都要擦、能洗的都要洗,家里的每个角落都不能漏下,只为迎接即将到来的新年。



对于东北人而言,经过了之前20多天的准备之后,从腊月二十九开始一直到正月初七,才是正式过年的时间。在这几天当中,每天的主题也都不一样。例如,腊月二十九,不论穷富、不论闲忙,每家都要贴对联、福字和年画。大年三十,一定要进行守岁;正月初一,则是要在早起之后放鞭炮、吃饺子;正月初二,妻子要和丈夫一起回娘家;正月初三送门神、正月初四迎财神;正月初五吃饺子,也称“破五”,寓意将不吉利的事都破坏;正月初六送穷鬼,正月初七吃面条。

大年三十这一天,平时在外奔波忙碌的人们都要陆续回到家中,家长也开始从里到外地给孩子换上新衣服、穿上新袜子,更是不忘叮嘱孩子,在过年时一定要多说吉利话,一定不要打破东西......从大年三十开始,男孩子的口袋当中,一定会装满花生瓜子,拆散了的鞭炮;女孩子的口袋里装着花生瓜子之外,还会有各种各样的糖纸。

大年三十这一天,东北的家家户户都在为了准备一年当中最为丰盛的一顿饭---年夜饭而忙碌着。通常,东北人所说的最为丰盛的年夜饭是在下午三点开饭,这其实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年夜饭,因为真正的年夜饭其实是在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交会的时间段吃饺子。在那时候的春节晚会的地位非常高,大年三十那天,家家户户都要坐在电视机前,等着赵忠祥、倪萍、赵本山等一干名人的出现。

在东北,虽然过年期间的户外气温很低,但是小孩子们宁愿冻得直流鼻涕,也要在户外放鞭炮、抽冰猴,聚在一起开心的玩耍。不论到了谁的家里,大人们都会给每个孩子的口袋里装满花生瓜子和糖果。在初一早上,孩子们在向长辈们拜年之后,长辈还会给孩子们压岁钱。虽然数额通常只有几元钱,但是也足够孩子们乐上几天。到了初二那一天,爸爸妈妈带着孩子或是骑着自行车、或是坐公交前往姥姥家拜年。



那时候的东北,不但没有手机和互联网,就是谁家能安装一部电话都会被人羡慕上几天。正因如此,那时候拜年的方式也更加简单、原始。初一吃过早饭之后,各单位的领导会到职工的家中各家的拜年;每家的大人也会穿上自认为最好的衣服,会带着孩子一起去邻居家中拜年,你来我往的非常热闹。

在过年的那几天里,东北家家户户都要杀鸡炖鱼,10几口人、20几口人聚在一起,豪爽的父辈们也会喝上几杯东北特产的小烧酒,孩子们饭碗中也一定不会缺少家长们认为的最好的菜肴---鸡腿。

那时候,除了物质匮乏之外,精神食粮也并不丰富。虽然电视已经开始普及,但是能够接收到的节目还是较为有限。在过年期间,最大的一项娱乐就是看东北大秧歌。从初一开始,附近农村的秧歌队开始陆续进城表演,孙悟空、猪八戒、女扮男装叼着大烟袋的老太太,往往都能逗得人们捧腹大笑。
30年后,东北这样过年
时间在飞逝,经济在发展,转眼间30多年就过去了,东北地区过年的习俗也在不知不觉间发生着变化。或许小编的那位邻居如何也想不到,30年后的今天,物质已经是如此之丰富,不要说每周吃一顿鸡或是鱼,就是天天吃也不再是什么奢望。

如今,东北很多城市的大街小巷都布满了大大小小的超市、水果店、蔬菜店,而且绝大多数店铺都是一年365天不打烊。所以东北人在置办年货时,再也不用像30年前过年时那样进行集中采购,而是可以根据自己每天的需要随时进行购买。

同30年前相比,东北人过年时采购的食材也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30年前,由于物质匮乏,人们肚子里普遍缺少油水,所以在过年的时候,每家每户的餐桌上都是会以大鱼大肉为主。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东北人的生活水平早已经发生了天翻地复的变化。现在过年时,东北人的餐桌上虽然也会有几样传统的大鱼、大肉,但更多的还是那些健康、营养的食品:有机蔬菜、山野菜、海鲜......等。

在人们的传统印象当中,东北人在过年聚会时肯定是要在酒杯中倒上满满的白酒,然后聚在一起不醉不归。但是实际上,现在越来越多的东北人更加重视养生,不论是在平常日子还是过年的时候,都是以喝红酒为主,并且都是小酌即止。

同30年前相比,东北城市中的高楼大厦可谓是越来越多,当年的平房已经十分罕见。住上楼房之后,生活质量是提高了,但邻里间的关系却开始变得陌生起来,30年前那种邻里之间你来我往相互拜年的热闹场景早已不在。从早期的用电话、短信拜年,发展到现在用微信拜年,总是让人感觉过年时少了些什么味道。

现在东北的绝大多数城市已经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了,所以即便是在吃年夜饭的时候、在初一早上吃饺子的时候,户外也就显得有些安静。以至于有些老年人感叹说:“过年时不放鞭炮、听不到鞭炮声,这还叫过年吗!!”



同小编小时候相比,现在的孩子对于过年似乎并不是十分期待,因为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这一代的孩子几乎每天都有好吃的,每天都有新衣服穿,等同于每天都在过年。如果一定要说有所期待的话,那也是因为过年时可以不用上幼儿园、不用去补习班、可以不再被家长逼着做作业了。

30年后的东北,在物质生活极度丰富的同时,精神生活也是当年所不能比拟的。现如今在过年期间,央视春节晚会对东北人的吸引力越来越小,很多人更乐于看辽宁卫视、北京卫视的春晚,或是根本不看春晚,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娱乐节目。

东北的很多城市都会推出各种各样的音乐会、花卉展,各种档次的室内游乐场、电影院、KTV、图书馆等,也会吸引大量的东北人利用过年时难得的休息时间走出家门却放松一番。30年前过年时,最受欢迎的秧歌队,则是已经在如今过年时的大街上不见了踪迹。另外,人们的出行工具已经从30年前的自行车、公共汽车变成了现如今的各种品牌的私家车、地铁、轻轨。

虽然东北过年时变化显而易见,不过在现如今的东北,也有一些过年时的习俗被保留了下来。众所周知,这些年由于东北经济不断疲软的原因,很多人已经离开东北选择前往北上广深等城市、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区发展,这其中的一些人更是已经在其工作的城市安家落户。但是即便如此,到了过年的时候,他们当中的很多人还是要不远千里回到东北老家过年,这样的习俗一直在延续着,并没有因为社会和经济的进步而改变。




另外在过年时,东北人家家户户还是会挂起红灯笼、贴上对联、福字,营造出一派喜气洋洋的过年气氛。初一、初五早上都要吃饺子,初二上午妻子要和丈夫一起回娘家、初七吃饺子等习俗也同样被沿袭着。值得庆幸的是,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东北人意识到年文化正在逐渐失落,所以也在有意识地让年文化实现回归,重拾传统的东北过年习俗。
东北人过年已不局限在家
近些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腰包也是越来越鼓。以过年为例,现在很多东北人已经不满足、不局限于在东北过年了。出国旅游过年,到三亚等南方城市过年,已经成为很多东北人过年时的最佳选择。

1月26日,腊月二十九,家住长春的杨先生和妻子蒋女士在简单吃过午饭之后,再次查点了一下行李,然后就坐上了开往长春龙嘉机场的出租车。当天下午,他们要经过长达5个小时的飞行前往海南省三亚市。早在两个多月之前,杨先生的父母、岳父岳母,还有杨先生刚刚3岁的儿子小宝就已经先行前往三亚。而杨先生和蒋女士因为工作的关系,只能是选择在腊月二十九前往三亚,将有6天时间与家人聚在一起过年。

在东北,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在冬天到来的时候选择前往海南生活,直至第二年的4、5月份才返回东北,这部分老人也被形象地称为“候鸟族”。由于很多老人前往海南时都会带上心爱的孙子、孙女,所以老人们的儿女们在过年时就自然而然地会前往海南过年。

最近几年,每年过年的时候,在海南岛都会出现大量的东北人,以至于有人开玩笑说,现在的海南省应该叫吉林省(黑龙江省)海南市才对。

东北的老年人比较青睐海南省,但是东北的一些年轻人则更加倾向于利用过年时的几天休息时间进行出境游。2015年春节期间,吉林的袁先生和妻子选择去韩国进行自助游;2016年春节期间,袁先生夫妻俩去了宝岛台湾;今年春节,他们的目的地是欧洲的德国和奥地利。

东北一家旅行社的相关负责人向小编介绍说,最近几年的春节期间,一直都是出境游的旅游高峰。台湾、韩国、新马泰等,是东北人选择出境游比较多的地方,其次是欧洲的一些旅游线路。由于很多人选择在这个时间段集中出游,因此出游的费用自然也就会高一些。

看到这里,您一定会说,这是东北吗,不是说东北经济下滑的厉害吗,怎么人们的生活水平看上去还是这么富足呢,貌似并没有受到影响。的确,从2013年开始,东北地区经济呈现出加速下滑的趋势。2015年,内地31个省区的经济增速排名中,东北三省均排名靠后,辽宁更是垫底。以至于“区域性塌陷”、“断崖式下滑”等言论也在近年来不绝于耳。

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在这样的背景下,东北人的生活水平一定会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响。其实不然。东北的一位当地学者曾对小编表示,东北的问题其实并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悲观,现在面临的问题是政府财政下降,身处产能过剩行业的工业企业面临比较大的困难,而百姓并没有太多的感受,因为东北三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最近几年都是增长的。

小编查阅了一组数字或许也能说明一定的问题:吉林省2013年、2014年、2015年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2274元、23218元和24900元;黑龙江省2013年、2014年、2015年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0848元、22069元和24203元;辽宁省2013年、2014年、2015年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6882元、29082元和31126元。由此可见,虽然东北经济在下行,但是人均可支配收入却是在逐年提高,人们的收入并没有受到经济下行过多的影响。

前段时间,很多东北人在微信上都在转发着{直击东北经济}这片黑土地正悄悄改变......的文章。文章主要介绍了东北经济在经历了转型阵痛之后取得的成绩,在新一轮振兴东北政策已经下发的背景下,这样的文章显然会令东北人欢欣鼓舞。大家都期待着东北经济能够二次腾飞,自己的收入能够水涨船高,明年过年时腰包更鼓,生活更加美好!!!

东北民间流行的关于过年的一段话: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猪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贴对联;大年三十熬一宿。(见习编辑:彭勃)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参与活动


    关注 莲花财经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