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往事:寒雪梅中尽》

 

城市里的春联,设计精美、印刷精良,总是少了些手写的温度。...



前几天,看到书法家朋友薛镛发了一组春联作品,作为业余中的业余书法爱好者,也忍不住手痒,在济南雾霾很重的周末,去了文化市场,买了点现成的春联纸回来试手。

洒金的红纸,浓墨黑字,龙凤纹,格外醒目,立马就有了新年的喜气,屋外的雾霾也抛到了脑后。想起古人的九九消寒图,“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每字九笔,从冬至开始,每天一笔,迎接春天的到来,比写春联开始得更早。

几笔写下去,脑海里又浮现出一些关于春联的片段。

在胶东老家,春联叫对子。小时候没有专门印制的对联,要买了对联纸,自己裁好了再去找人写。

父亲买回了大红的对联纸后,会根据大门、正屋、厢房的大小,裁成不同长宽的空白对联。因为纸张比较长,父亲一般也不用刀子,他会找一根细细的长线,要我打下手,一人捏住一头,放到对折的纸中间,一头按住,另一头拽着,呲啦呲啦地就把纸裁好了。末了,还要裁出相应数量的正方形和小长条,那是写福字和横批用的。

纸裁好了,父亲就带着我请人家写对联。通常是请村小学的老师,或者村里写字好的人。人多的时候,也需要排号。大家聊着天,人家就一副一副地写好了。

写对联的人挥毫泼墨,手艺娴熟,但需要有人“把对子头”,用手捏住对联纸上端的两边,扯平,然后根据写字的速度慢慢向上移动,以确保写字顺利,同时还不能乱晃,那样墨容易花了。写完要顺势再放到地上晾干,这个事情往往是小朋友做的。闻着墨香,看着人家笔走龙蛇,也是一种享受。

虽说是请人家写,但大家都街坊邻居,彼此也不需要花钱或者送什么东西,基本都是义务劳动。

不过求人家总归是要欠下人情,父亲不愿意求人,上小学的时候,村里的吕永忠老师教过我一点书法基础,父亲干脆开始让我自己写对联。初生牛犊不怕虎,自此以后,每年家里的春联都是自己写,虽然字很幼稚,但父亲却总是很满意,有时候路过的邻居表扬几句,他还挺高兴的。

对联的内容都是找来的,比如“瑞雪兆丰年,风雨送春归”……印象很深的还有一些小竖条,比如家中衣柜上要贴“金玉满柜”,炕头门边要贴个“抬头见喜”,门口要写个“出门见喜”,粮仓上则是“五谷丰登”,牛圈里要贴“六畜兴旺”,牛车上贴的是“日行千里”,等等。

此外“天地之位”是必须要写的,会贴在一个木制的牌位上,或者贴到院子里的南墙上,而且除夕夜这里是要摆了案子上香供养、磕头的。

现在想来,天地生万物,民以食为天,对天地的敬重,通过这种朴素的方式来表达,亦蕴含着农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的美好愿望。

到了年根上,大年三十上午,家家户户就自己熬了浆糊,大人小孩齐上阵,家里有门的地方,就都贴上大红的春联,一派喜气洋洋、辞旧迎新的气象,年味就足足的了。

后来,春联都是印刷的了,农村大集上,花花绿绿什么样的都有,写春联就慢慢地成为了回忆。城市里的春联,很多都成了广告,甚至是设计精美、印刷精良的产品,看上去总是觉得少了乡村的朴素,也没有了手写的温度。

春联表达着美好的愿望,凝聚着过年的快乐回忆,也承载着人生的悲欢。

在农村,如果家里有老人去世,第一年不能贴春联,第二年可以贴白色或者紫色的,三年守孝期满,方可贴上大红的春联,这之前家人大年夜也不宜出门拜年的。谁家有白事,门口一看便知。

当年父子写春联的情景,历历还在眼前,如今再提笔时,已是此情可待成追忆,自己转眼也人到中年。

薛镛老师写的是李白的名句,“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四季轮转,寒暑交替,人事更迭,生生不息,此时读来别有一番意味。

木影说:师哥,别忘了给我写个“六畜兴旺”。

两个人都乐了。




这是普通人的平台,我们向所有人约稿,小心翼翼把您的每一个字收藏,视如摩尼宝珠。在这流浪生死的娑婆世界,一字之缘,我们生生相见


    关注 十点食堂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