惦念着的沂蒙山老区

 

无心则有心,有心本无心,不住一切处心即是佛心。心觉先生蒙山高沂水长我为亲人熬鸡汤续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添一瓢沂...

无心则有心,有心本无心,不住一切处心即是佛心。


蒙山高沂水长

我为亲人熬鸡汤

续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

添一瓢沂河水情深意长

愿亲人早日养好伤

为人民求解放重返前方

啊 重返前方

......

《沂蒙颂》这部中国现代芭蕾舞剧,也许随着国门的打开,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之下,已经渐渐地被人们所遗忘,并且淡出了我们的视野。这是一部四场的芭蕾舞剧,1973年5月16日,由中央芭蕾舞团(当时的剧院名称为中国舞剧团)首演于北京天桥剧场。后由八一电影制片厂于1975年摄制了同名舞台艺术片在国内公映。全剧以1947年沂蒙老区的拥军故事为题材,体现了老区人民的淳朴和善良,较好的再现了革命老区的军民鱼水之情。











应该是在七十年代末期,受《沂蒙颂》芭蕾舞剧的影响,“老区”这个名字就深深的镌刻在我的心里。一直以来就想把去老区走一走、看一看,作为自己的梦想,想去亲自感受一下老区人民的那种情怀,也就成为我走进沂蒙老区不二的理由。2014年2015年,我怀着一种崇敬之情,先后两次进入沂蒙山区,对老区做了探访。

沂蒙山主要是指以蒙山、沂山为地质坐标的泰沂山脉的两个支系,沂山,古称“海岳”,有“东泰山”之称,居中国五大镇山之首。素享“泰山为五岳之尊,沂山为五镇之首”的盛名。被誉为“鲁中仙山”。蒙山,自古以来就是历史名山,为山东省第二高峰,被誉为“岱宗之亚”,素称“亚岱”。而“岱崮地貌”则是在亿万年的地质演变中,所形成了“崮”的这种独特的地质形态,钟灵毓秀、造化天工,一个个神奇的方山形态,造就了无数奇绝美景,仿佛上天赐给人类的一个个光芒惊目的神奇明珠,也称的上是一个惊人的奇迹。“崮”主要分布在蒙阴、沂水、沂源等鲁中南山区,较为知名的有上百座,有“沂蒙72崮”之说,形成了美丽的沂蒙“崮”群,著名的孟良崮就是其中之一。沂蒙山区,不仅是革命老区,还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圈,历史上属于东夷文明。



    沂蒙老区行        

记得那是2014年的秋冬之际,我只身一人乘坐着南京开往临沂的班车,再由临沂转乘来到岱崮镇。我查阅了一些资料,岱崮因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所以便由岱崮开始,再逐步扩延,对沂蒙山区进行了解和感受。这是我第一次来到沂蒙山区,一切虽是那么的陌生,但又觉是那么的熟悉。在到达镇上之后,由于天色已黑,我便找了一家住处,顺便在离住处不远的一家小饭店,点了两份素菜,就着冷馒头,解决了晚餐的问题。街上人流稀少,灯火暗淡,在吃饭的过程中,我向饭店老板大概的了解了一下情况,没在街上转悠,吃罢晚饭后也就早早地回到了住处,寻思着明天的路程。



岱崮镇处于群山环绕之中,一条公路纵穿南北,小镇古朴纯实,静寂无华。早上,天还蒙蒙亮时,借着镇上微弱的灯光,我看见街上已有早点摊出来,老远就闻到了韭菜的香味,于是买了些热乎乎的韭菜饼,边吃边沿着南塔线向南前行。

行走在素有“世界奇观、中国崮乡”之称的岱崮镇,虽然已是秋冬,但见那远处神奇的方山形态,仿佛就象上天赐给人类的一个个光芒惊目的神奇明珠。由远至近崮崮相连、层峦叠嶂,千姿百态、变化万千。



秋冬季节,岱崮镇已然不见了结了果实的玉米,留下的枯叶经过霜打,在早晨的阳光下,虽然没有了秋天那番景象,却好似也留下了一份余香,期待明年的丰收......

沂蒙山区素有革命老区之称,由于其地形地貌的奇特,加上岱崮在中国革命成功历程中的地位与分量,已经逐步形成了具有岱崮特色的岱崮文化。



老区人民的幸福感很强,这是在山东沂蒙山区的探访中所遇见的乡亲,用他的话说,现在每年能有两千块钱收入,很感幸福,日子在一天天好起来。一路上,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所到之处,老区的乡亲都很好客热情,他们都会主动与你打招呼,用着地道的方言招呼着你“喝水”。每当与老乡们交谈时,他们总是希望你用镜头拍出他们家乡的美丽,宣传老区的变化。



岱崮人是那样的纯朴,就连这些婆姨们在镜头面前都很害羞,也许这就是老区人民的一种本质吧。



















    岱崮风光        








这一次的行程因受交通的影响,加上假期很短的缘故,所以没能很好的深入乡村进行更多的了解,短暂的探访便在对老区人民的感怀中结束。

    再访沂蒙老区        



2015年11月,因朋友之约,加上我对老区的宣传,所以又有了再度踏上沂蒙山区的机会,这一次,老区人民的纯朴善良与热情好客,也真真切切让我的朋友感受了一把。

大崮村,据传,清初张、赵、徐等姓分别从附近松山子(村)、大溧水(村)迁此立村。因坐落于崮山北沟中,且比邻村大,故名大崮。大崮村隶属于山东省胶南市张家楼镇,位于张家楼镇驻地西北9.2公里处,南与纪家店子村相接。



走进大崮村第一个招呼我们的就是这位老人,看见她时颇有当年迎接八路军新四军的那种感觉。老人看出我们的来意,得知来自南京,热情的将我们迎进家门,拿出儿子给她却一直没舍得吃的石榴。面对老人慈祥的面孔,我们一行围坐在老人身边,倾听她讲述大崮村的故事......



在大崮村,我们遇到了这位独居老人,真可谓饱经风霜,本想与老人有些交流,可老人耳聋,所以也就没有更多地交流,经过老人的同意后,便匆匆与老人合了影。










如今的大崮村也和全国其它乡村一样,年轻的壮劳力都外出打工,村里留下的却是老人和妇女儿童。在老区,最大的感受就是一种纯朴和热情。在大崮村,每每遇到乡亲们,她们都会与你点头示意,外向一点的也都会说出“来了”的欢迎语,如果你与他们哪怕是说上一句话,他们都会主动问你是否喝水。我们在大崮村遇见了这样一群婆姨,在与她们的聊天中了解到,大崮村以种植果树为主,由于今年苹果收购价低,因而卖不出价,收入也就低于去年。尽管如此,但从她们的笑容中,还是能感觉到一种积极乐观的向上精神。

在大崮村,庄前霞母女还为我们准备了可口的农家饭,拿出了预备过年吃的花生、栗子水煮后给我们吃。我们围坐在暖炉旁,喝着山泉冲泡的茶水,感受着老区人民就像当年欢迎子弟兵一样的温情。



短暂的时间里,老人已然将我们视作为自己的孩子,问这问那,就连自己这几天自己的梦中所见也毫不避讳的告诉我们。老人很是乐观,虽然一个人住此,但儿子也算孝顺,经常过来看望。我们由于要赶往新的地点,便匆匆告别了老人。临走时,她还依依不舍,执意将我们送到门口,希望下次再来。



谷大哥是我们这次沂蒙山区行所遇到的一位热心村民,其为人热情淳朴。这次我们有幸在谷大哥家饱尝了一顿几天来未曾吃过的米饭,尤其是用柴禾烧就的香喷喷的大锅饭。在谷大哥家,因其谷大嫂走亲戚不在家,不会忙碌的谷大哥也就随了我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心愿,将家中仅存的一些大米奉献出来。用惯了天然气和煤气的城里人,对烧柴这时却有点显得生疏或是老外了,好在通过大家的忙碌,一桌香气扑鼻的农家饭还是呈现在眼前,让我们如愿以偿。

谷大哥老两口平时也是以种植果树为主,生活也算安逸,好在儿女也已成人,都在芜湖工作,应该也算是不错的工作,这就让谷大哥老两口省了不少心思。

在饭桌上,因我们之中无人饮酒,所以大家也就以茶代酒,向谷大哥表示敬意。我们虽然离开老区已有多日,但谷大哥家的饭菜香至今还让我们回味,尤其是从那沂水中打捞出来的鱼所烹制的香味,让我们难以忘怀。我们不会忘记,临别时,谷大哥还搬来了一箱水果,为我们留下了浓浓的乡情。



这是这次老区行遇到的一对老年夫妇,听老人自述,由于家里的房子腾出给子女结婚,他们便搬来此处生活。老人对我们的到来很是高兴,在我们提出为他们照相后,很是高兴,由于他们腿脚不便,所以在我们的建议下,坐着留下了也许是他们一生中最后的一张合影。因没有得到这儿的详细地址,故此照无法给老人寄去,就借此为老人祝福吧!

    沂蒙老区行随拍        



















老区之行一晃就过了两三年了,多少年来,东西南北,我也曾经历过许多小镇,然而像岱崮镇这样的小镇给我的感受至深,是其它小镇无法比拟的,于简约纯朴之中,我已感觉到了沂蒙的大气与真情。

我喜欢沂蒙,喜欢像“崮”这样的形体与轮廓;我喜欢沂蒙,就是因为在这沂蒙群山之中,有着能够染红春天的满山桃花,和那崮上曾发生过的动人心弦的故事;我喜欢沂蒙,就是因为还有着那些纯朴厚道的山里人。

……

炉中火放红光

我为亲人熬鸡汤

续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

添一瓢沂河水情深意长

愿亲人早日养好伤

为人民求解放重返前方

啊 重返前方

愿亲人早日养好伤

为人民求解放重返前方

啊 重返前方~~

歌声中,我仿佛又看到了大崮村乡亲们的笑脸,看见了谷大哥热情好客的神情。沂蒙山区之行虽然是短暂的,但老区乡亲的那份情怀让我至今难忘,今天是除夕,就借此迎新辞旧之际,祝大崮村的乡亲和谷大哥一家吉祥如意!安康快乐!



我不懂摄影,只是一个喜欢用镜头画出心中所想的人。

无门无派

无名无利无头衔

有的

就是对世界的热爱

对自然的尊重

对艺术的执著

喜欢

读画赏片论书法

与有缘人结缘

欢迎

一起喝茶旅行

一起谈艺论道


    关注 心觉先生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