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福音派教会VS凯乐长老制教会VS狄马可浸信会教会

 

三个典型教会。...



点右上角归正圣爱关注。

一、堂会制与分聚会点制模式探讨
文/约书亚   陆百佳
一、聚会点制与堂会制



图一 家庭聚会点模式与堂会制模式组织结构示意图

二、北京城市复兴教会葡萄园分堂成长历程

1.早期学生聚会点模式

作小型聚会点的时期,单纯质朴,没什么建制化治理,也没什么明确的分工。

小聚会点模式的确有利于信徒之间关系的建造,也方便牧者关心到每个信徒的生命,但这种模式并不保证信徒间一定彼此相爱,也不能保证每一个人都受到较好的照顾和牧养。

现在回想起来,其实当时来到教会的一些人被我们无意间边缘化了。后来有些弟兄姐妹与我单独分享,说当时的葡萄园似乎是以我们几个人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气场,吸引笼罩了大多数的人;但仍有些人在远处艳羡地望着,却始终融不进来。而那些在圈里的人,有些太依赖这个美好的气场,依赖友爱的感觉,却缺乏与神真实的关系建造。

当时同工和带领人没有照顾群羊的意识和经验,进进出出逾千人,着实可惜。感谢神后来逼我们进了会堂,打碎了四围无形的墙,为更多的人开了得救的门。

2.现阶段堂会模式刚由聚会点进入堂会的时候,葡萄园大多数人都不适应:觉得人和人关系生疏了,牧者的声音经过麦克风变得不亲切了,写字楼里聚会环境冰冷冷的,像公司了,教会太大,关注不了个人了……直到神亲自将大量的新朋友领到我们当中——涌向教会的人数远比过去小聚会点的时候多,有时一周就来近二十位。

于是我们手忙脚乱地建立了周日小组和周间团契,使得每一个新朋友都在新朋友组中系统地听到福音,决志后又有委身的小组可以照顾他;也使得绝大多数信徒都有一个自己委身的小组;二十多位同工成为小组长和小团契带领人,兴起了一大批学会担当的同工。

于是我们欣喜地经历了在敬拜上的更新和复兴。有些新朋友第一次来教会,敬拜一开始他们就从头哭到尾,聚会一结束他们就信主,因为在敬拜中被圣灵抓住了。

我们规定带领敬拜的人一定要庄重,弟兄穿正装,姐妹穿长裙,对所有的委身会众也设了衣着规定,不合规定的会众马上出去换衣服。我们觉得这样对八零后、九零后的会众来说是好的,有助于他们从悖逆、戏谑的后现代文化潮流中分别出来,养成尊敬神、尊敬教会秩序的习惯,对新朋友也是好见证。

变成堂会制后,让我们最感恩、欣慰的就是三十位同工的成长。他们在我家每周敬拜、爱宴、查经近三年,在此期间他们陆续结婚了,并且现在全都开放了家庭,在家里每周敬拜、爱宴、查经,主动去找葡萄园中的小羊去照顾,去牧养。配合弟兄之家和姐妹之家的周间小组,再加上几个同工自发组织的要道查经小组,目前葡萄园有十余个周间查经小组,每个小组十余人,基本覆盖了大多数的会众。

由此,一周中重要的牧养、祷告、交通、肢体关系建造,是在这些家庭中的周间小组完成的,正好与堂会制的主日相配搭,也弥补了堂会制主日崇拜的一些缺欠。这些同工不只是一同做工,更是一同经历生命的成长。同工团队推行了一些事工,如每天早晨六点在教会的晨祷,高校循环祷告会,婚姻家庭团契,还有即将开始的“弟兄圣洁会”等等。

在同工团队健壮、相爱的基础上,我们推行了堂会制的建制化改革:一位牧师正式委身于葡萄园,我们将属灵、牧养的权柄托付给他;选出三位带领人组成带领人团队,我们将带领、治理和部分牧养的权柄托付给他们;选出五位执事组成执事会,每位执事负责一个部门,我们将监督、管理、执行的权柄托付给他们;三十余位同工、十余位预备同工按照各自的恩赐在不同岗位服事,每月在同工会述职,我们嘱咐他们做群羊的榜样,在生命上进深,照顾身边的小羊。此外我们整个带领人团队制定了葡萄园的纪律、章程、同工守则,并在全会宣读、执行。这种团队化、制度化的治理模式有助于防止小聚会点模式中一人独大、人情化管理、缺乏监督等漏洞。

然而进入堂会制后,也面临着很多问题。首先是安全问题,都是“非法”聚集,自然越大越危险。虽然现在还没有轮到我们遭殃,但人家随时可以收网,届时对教会中软弱的和初信的弟兄姐妹将是很大的冲击。

再者是教会中迅速出现分门别类的状况。堂会制中不可能所有人认识所有人,每个人总有自己喜欢的圈子,每个圈子有自己的核心人物,有自己的特色,这种小群体形成后对整个教会产生的影响非常负面,容易引发争竞、论断、排斥异己,甚至绊倒人;而且姑息自己,只爱与自己老我相似的人,却不能操练在基督里“Agape”的爱,去关注那些缩在后排角落里的人。

还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口舌的罪。以前在小聚会点时这种罪很快会被暴露并受到警诫,但进入堂会后,我们很快体会到什么叫“舌头就是火……是个罪恶的世界,能污秽全身,也能把生命的轮子点起来,并且是从地狱里点着的。”



三、家庭教会堂会制和聚会点制利弊分析



图二 教会的内部和外部功能

教会与世上的组织之间具有相似之处。根据管理学原理,在组织发展的初期,建制化尚未完成的时候,比较适合采用人性化、家庭化的管理方式。但随着组织的发展,人员的增加,运作模式的成熟,建制化完成之后,比较适合制度化、规则型的管理方式。(见图一)

表一   从功能角度对家庭聚会点和堂会制模式的利弊分析



(节选自《教会》2012年3月总第34期(https://www.churchchina.org)

二、教会建造的凯乐模式与狄马可模式初步比较一、教会建造的三类视角

1)微观视角:基于个体基督徒的成长需要思考教会建造

2)中观视角:基于教会论和教会整体特征思考教会建造

3)宏观视角:基于教会与世界的互动关系思考教会建造

微观视角的思维方式是“个体→整体”,即通过思考每个体基督徒的信仰成长都需要些什么,来思考教会该做些什么,设立什么事工项目。需要学习祷告,那么我们就设立祷告会、晨祷的制度;信徒还需要好好读经,我们就制定读经计划,推动读经运动;信徒需要灵修,我们就寻找、开发好的灵修教材;信徒不能只是听道,还需要对圣经有整体的认识,能深度研经,自己从圣经中领受真理,我们就开设圣经学校;慕道友呢,他们需要的当然是听见福音,需要初信的造就,于是我们就办布道会、圣诞晚会、福音夏令营,等等。

这种视角中的思考往往受牧者个人信仰成长经历的影响,甚于从神学体系、从正统教会论那里所受到的影响。自己在信主的过程中,从祷告上很受益,个人祷告生活很热切的牧者,往往会特别看重推动祷告会和晨更祷告,而当初因着小组生活,因着小组长人格性的魅力和生活关怀、生命引领而信主的人,牧会时就恐怕会关注小组事工,看重信徒间关系的建造,等等。

一间教会只要是合乎圣经地建造起来的,基督徒委身在其中,就会成长。不是传道人做了什么特别的工作,采取了什么特别的手段使人成长,而是主的教会使人成长。所以,我们蒙召不是去寻找某种使人成长的方法,而是忠心建造合乎神心意的教会。这样,我们关注的问题点,就从“什么是基督徒的基本需要”,变为“什么是教会的基本组成要素”。

这会改变我们对很多问题的看法。比如,教会必须建立会员制吗?牧者应当从教会草创时就为此积极努力吗?微观的视角会认为,一个基督徒的生命成长首先需要的是读经、祷告、听道,而不是会员制,那是那些已经发展成熟,信徒人数很庞大,需要更高效的治理模式的大型教会才需要考虑的问题,我们还是小教会,还有很多基本的问题没解决,谈不上会员制。

而中观的视角则会问:会员制是教会的组成要素吗,是使一个教会成为教会的必要条件吗?这是一种教会论式的提问。对此问题,狄马可的回答是“yes!”没有会员制,教会就不真正是教会,信徒成长就会受影响,门徒训练就没有根基。

在此基础之上,还有一种更广阔的宏观视角,从教会和世界的关系去思考教会建造,即不是从某地方教会的角度,而是从普世教会的角度,或者说从神的“国度”的角度思考这个时代神给我们的教会建造使命是什么。凯乐模式——特别是其中的城市异象——就是这样的一个视角。



二、凯乐模式与狄马可模式之不同

大部分牧者的注意力还只在中观甚至微观的层面,还停留在学习规范的解经讲道、尝试开展体系化的门徒训练事工,以及初步建立教会治理架构的阶段,因此不太能跟上凯乐的理念。

粗略地说,凯乐模式和狄马可模式都有两个主要部分,分别论及教会的“内涵”和“外延”

在第一部分中,就是在福音如何在教会内、在信徒的生命中运作的问题上,两位的立场基本一致。但是在第二部分里,即被福音所塑造的信徒组成的教会如何向世界见证基督、传扬福音、彰显神的荣耀,也就是基督徒如何“作盐作光”的问题上,两位不同。两位对教会是什么,教会的使命是什么的看法并不完全一样。

《DNA手册》涉及“体制性教会”和“有机体教会”之区别的段落:

“凯波尔说:体制性教会是在世界上的基督教会,由圣职人员组织起来讲道、传福音、培训门徒;而有机教会是在世界上的一群基督徒,他们经过培训和装备把福音带到人生各个领域。”

体制性教会和有机体教会的区别,是理解城市异象极为关键的因素,恐怕也是理解文化使命口号的关键。

相比凯乐对有机体教会即参与在社会生活中的基督徒群体的强调,狄马可则强调地方教会,即凯波尔口中的体制性教会。这就是为什么在《九标志》中,会员制以及基于会员制的教会纪律成为教会的关键标志之一,基督徒向世界见证福音的关键并非社会行动,并非进入城市,洁净社区,而是保持教会的纯洁。

这可能是凯乐模式和狄马可模式中最关键和重要的不同之一。双方都高举神的话语,都强调唯独福音有能力更新、塑造基督徒的生命,但是凯乐模式看重的是这些在体制性教会里被福音更新的基督徒如何进入世界,在世界而不属世界地行动;狄马可模式则看重这样的基督徒如何可以在一个以会员制和会员公约向内规定归属、向外划出界限的体制性教会内彼此相爱。

当然,会有人认为,这两个模式并没有冲突,凯乐模式是宏观视角,狄马可模式是中观视角,他们又在微观视角即基督徒个体成长的问题上观点几乎完全一致。教会可以既在内部有彼此相爱的关系,又在外部有美好的社会影响力,基督徒可以既委身于一间教会,又在日常工作和社会参与中见证福音。

从实际教会建造的效果上看,这么讲没有问题,同时,文化事工(不是文化使命)也是教会特别是都市型教会所应当开展的。

但是,作为理论模型,这两个模式在教会论上的不同,会导致人们实际建造、牧养教会时的着重点的不同,期待不同、评价体系不同,最终恐怕会导致不同的产物。

因此,哪一个模式更合乎圣经的教导,还是两者的不同并非教义上的分野,全凭个人良心定夺,就成了每一位慎思明辨的牧者不得不查考和分辨的,因为“所求于管家的,是要他有忠心。”(林前4:2)

(此文节选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14d02501015cau.html)

(完)(欢迎推荐经典图书、文章、音视频,或者自己做的学习笔记、读书笔记。请联系小编微信:华明 13691458875)


    关注 归正圣爱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