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100年,诠释最极致的设计

 

他用了一个世纪的时间,倾其一生,向世人呈现了最美、最极致的设计。...



他作为中国建筑界的先驱者,以其东方的智慧、宽容乐观的人生态度、卓越的建筑设计功力、独具慧眼的现代建筑理念,横跨东西城市,历时半个世纪,创立了众多影响世界的建筑名作。 他的作品范围广,类型多,他是让建筑有生命身为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四十余年来始终秉持著现代建筑的传统,坚信建筑不是流行风尚。

他叫贝聿铭,美籍华人建筑师,出生于1917年,祖籍苏州。他认为:“建筑是—种社会艺术的形式。”在他的任何设计中都不会放松协调、纯化、升华这种关系的努力。在设计时他对空间和形式常常都做多种探求,赋予它们既能适应其内容又不相互雷同的建筑风貌。

贝老所设计的建筑特色鲜明,业界人士普遍认为有以下几个特点:
光线特点


光是建筑的色彩,“让光线来作设计”是贝氏的名言。在他的作品中光与空间的结合,使得空间变化万端,巴黎卢浮宫金字塔的入口把大量的光线引入死气沉沉的博物馆,让过去的历史晒晒今天的太阳。“光很重要。没有了光的变幻,形态便失去了生气,空间便显得无力。”光是贝聿铭在开始一项建筑时首先考虑的问题。
玻璃与钢材由于玻璃自身的特性——透明、反射,并且玻璃透明不至于遮挡减损原建筑物的立面,不仅符合贝氏对阳光的追求,更能够从视觉上以及空间原理上使得原有的建筑群不会被削弱,并且能使设计者的建筑思想得到充分表现,加上光线和人的运动,整个空间被赋予了活力。
混凝土


贝氏注重于混凝土的研究, 挖掘它的受力特征与视觉表现力, 在建筑设计中将结构与装饰融为一体, 忠实于材料的质感表现力, 从而将对混凝土的应用推到一个新的高度。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伊弗森美术馆内庭的螺旋梯,我们完全可以将之视为一座可以供人上下行走的雕塑。
几何


贝聿铭在发展现代主义建筑的几何构成上作出了不朽的贡献。贝以他丰富多彩的建筑作品, 向人们表明, 现代主义仍是有活力的, 它决不是一种机械主义, 而是同样可以呈现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

他的代表建筑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玻璃金字塔
卢浮宫
这是“卢浮宫院内飞来了一颗巨大的宝石”,不仅是体现现代艺术风格的佳作,也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独特尝试。八十年代初,法国总统密特朗决定改建和扩建艺术宝库卢浮宫,当得知被选中的是贝聿铭的金字塔方案时,整个法国都快骂炸了,为什么,一个中国人,居然要在法国造一座金字塔?
卢浮宫可是代表着法国的过去与未来的。
同时贝聿铭的金字塔还成为了法国政治拉锯战的支点,因为反对者中有一位是密特朗的竞争对手---当时的巴黎市长希拉克,为了让自己的设计被采用,贝聿铭果断断跑去找希拉克,他向希拉克保证,要给卢浮宫动手术,使它和巴黎市重新统一成一体。
在经历了舆论和社会各方面的种种压力之后,力排万难,最后他成功了,说到底好的设计总是能得到认可的。组成这座金字塔的玻璃净重105吨,但作为支撑物的金属支架就仅有95吨。换言之,支架的负荷超过了它自身的重量,因此这座金字塔并不只是一座体现贝聿铭独特美学的典范,也是结合了现代科学精细计算的杰作。
美秀美术馆 
日本滋贺县甲贺市
1998年,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接到一个来自日本的项目:在深山之中建一座美术馆。贝聿铭脑海中浮现出这样的画面:一座山,一个谷还有躲在云雾中的建筑走过一个长长的、弯弯的小路到达一个山间的草堂,它隐在幽静中,只有瀑布声与之相伴,那就是桃花源记描述的情形。
贝聿铭决意在山中挖出一条隧道,和“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相契合。他还刻意把入口通道拉长,在隧道的尽头建造了一座清灵的桥梁,让美术馆在山中忽隐忽现。当访客进入隧道就有前方“若有光”之感走出隧道则“豁然开朗”,整个造访美术馆的过程,被设计成了寻访“桃花源”般的诗意。这是一个人类永恒的梦境:西方人叫“伊甸园”,东方人叫“桃花源”,哲学家说是“乌托邦”。
为此,贝聿铭甚至将建筑的80%都埋藏在了地下,他采取了先盖房子后填土的方法,最后种上与原始山林相适应的树木,整个美术馆成为了山体的一部分。美秀美术馆开幕至今。已经十多年了,山体、森林已经逐渐与建筑融为一体,仿佛是从土地里生长出来的房子。
整个美秀美术馆的参访过程,犹如中国山水画的意境一般,若隐若现、似有似无。仿佛置身在溪山行旅图中,那些隐没于云雾、树林间的长石阶步道,忽然在山岳的某个角落出现,继续向上延伸,进入高峰的云雾之中。当你在弯曲的隧道中漫步,只见隧道尽头隐约发出光芒,却不知道将通往何处时,你的寻访之旅已经充满意义。
我喜欢这样的一个故事:有一车台湾旅客在雨天来到美秀美术馆,当客人们准备下车撑伞挡雨,只见美术馆的人员前来阻止,要求大家将自己的伞留在车上,而送来一整排赭红色的雨伞,让大家使用。其用意居然是:不希望访客花花绿绿的雨伞,破坏了视觉上的统一美感。这种近乎法西斯的美感要求,苛刻到已经令很多人感到不悦的程度。
就连坐在美术馆中的咖啡厅喝下午茶,馆方也希望达到某种美学状态,要在每张桌子旁边放置一只编织藤篮,每位客人的随身提包不能随便摆放,必须放在藤编里,并且由一条白布覆盖,以维持咖啡厅整体美感。这也算是可爱的任性吧。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卡塔尔多哈
这又是一个贝老的呕心沥血之作,时年91岁高龄的贝老,为了表现伊斯兰建筑的本质,在中东考察了好几个月,到过埃及,去过突尼斯,研读穆罕默德。这座博物馆在2008年顺利开馆,贝聿铭称这个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将是他最后一个大型文化建筑。
贝老的目标是将较久远时代的价值观融入当今的文化之中,或如他所说的,捕捉住“伊斯兰建筑的精髓”。博物馆外墙用白色石灰石堆叠而成,折射在蔚蓝的海面上,形成一种慑人的宏伟力量。
而再看建筑的细部,典型的伊斯兰风格几何图案和阿拉伯传统拱形窗,又为这座庞然大物增添几分柔和,稍稍中和了它的英武之气。
博物馆中庭偌大的银色穹顶之下,150英尺高的玻璃幕墙装饰四壁,人们可以透过它望见碧海金沙。
苏州博物馆(新馆)
建筑的灵感来源于苏州传统的坡顶景观———飞檐翘角与细致入微的建筑细部。
光线的层次变化,让人入诗入画,妙不可言。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新馆与拙政园相互借景、相互辉映,成为一代名园拙政园的现代化延续。
苏州博物馆新馆其特色体现在:建筑造型与所处环境自然融合,空间处理独特,建筑材料考究,及最大限度地把自然光线引入到室内。在建筑的构造上,玻璃、钢铁结构让现代人可以在室内借到大片天光,开放式钢结构替代传统建筑的木构材料,屋面形态的设计突破了中国传统建筑“大屋顶”在采光方面的束缚。
首先,屋顶之上立体几何形体的玻璃天窗设计独特。借鉴了中国传统建筑中老虎天窗的做法并进行改良,天窗开在了屋顶的中间部位,这样屋顶的立体几何形天窗和其下的斜坡屋面形成一个折角,呈现出三维造型效果,不仅解决了传统建筑在采光方面的实用性难题,更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建筑的屋面造型样式。



屋面以及其下白色墙体周边石材的运用,使建筑的整体风格达成了统一。就屋面而言,如果用传统的小青瓦,易碎易漏,需要经常维修,其坚固性、工艺性以及平整度都难以达到新馆建筑的要求。为了使材料和形式协调,采用深灰色花岗石取代传统的灰瓦,这种被称为“中国黑”的花岗石黑中带灰,淋了雨是黑的,太阳一照颜色变浅成深灰色。
石片加工成菱形,依次平整地铺设于屋面之上,立体感很强。
贝老今年即将迎来他的100岁生日,他用了一个世纪的时间,倾其一生,向世人呈现了最美、最极致的设计。
本平台长期推广艺术家、原创手工产品  征稿要求:类别不限,材料不限  投稿请发至少五张作品图片+个人形象照+简历联系方式+相关评论或作品自述
欢迎各位优秀艺术家、手工业者踊跃投稿
让生活更加艺术
投稿邮箱:soulieren@163.com
合作及藏家服务请添加微信号:soulieren0204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


    关注 造客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