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要给乘风破浪差评!

 

我不打一星,打两星...

关于《乘风破浪》,映前场外被批「直男癌」,这样的批评和讨论不是没有价值,但涉及到作品时,还是应该作品归作品。
小编认同@韩松落的观点:

“憎恨一切极端主义,包括凭借一点鸡毛蒜皮的理由给电影打一星。”
“可怕的不是审查制度,可怕的是审查制度给所有人培育起了「文艺作品要管管」的审查意识。区别只在于,是用政治来审查,还是用政治正确来审查。最可怜的是,他们深知自己是没有资格用政治作为审查标准的,于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选用了道德和三观作为标准。”
回到电影,韩寒的最大问题不是直男癌,而是活儿不行。

第一把跨界玩票,看到惊喜处,滤掉惊,只看喜,算是对处女秀的体贴。到第二部,韩寒也就不好以「因为纯真所以生疏」蒙混过关了,他得接受严格质检。



《乘风破浪》讲成长,讲情感,讲怀旧,姿势玩穿越,不新鲜却也是费心费力的招儿。抡的家伙是黑帮和喜剧,帮派弄冲突,喜剧弄笑声,也算图谋有轨。

可是——凡事就害怕这个可是,片子的基调是生活流,套路却是类型片,整片搞得生活不生活,类型不类型,鸡汤与情感,熬得又杂又乱。

生活没有反派,但韩寒硬靠黑帮立反派,片子想拍得自自然然,可就是别别扭扭的。太自信,是韩寒的敌人。
自信和自负一纸之隔,过于自信就会导致敷衍。太自信的人,不会认为自己自负,就像直男癌患者,从不认为自己有直男癌病症。

韩寒的品味,是小镇青年的典范。彭于晏演的徐正太,有情有义,有范儿,包括傻逼范,是小镇男青年的理想模子。赵丽颖演的小花,长发飘飘,善解直男心意,是标准的小镇女神。董子健演的小马,是典型的小镇书呆子,与小镇格格不入。
然并卵。

这些「好看」元素、理想范式,这种90年江南小镇景观,就是全片要说的?韩寒你还没老,别这么着急忙慌地怀旧吧。怀旧可以,那就老老实实怀旧,可韩寒不老实。

“男人至死是少年,赤心不改真英雄”——口号好听,把这口号经营好,把口号落到实处,也行。但韩寒是介于嘴炮党与行动派之间,经营三天玩儿两天。

穿越之前的冲突是代际隔阂,徐太浪得了冠军,向父亲证明了自己,证明他可以干他喜欢干的事。他的穿越之旅,是了解父辈的过程,也是和父辈和解的过程。所以,主要是父子关系咯?却又不是。
98年是经济巨变的前夕,小镇青年却相信世界不会变,他们看录像带看港片,囤BB机,最终他们挂的挂了,坐牢的坐牢,出走者与下一代与新世界亲密相拥。韩寒享受着变化之后的福利,却又如此留恋他青春期所处的时代。这很分裂——暂且别谴责,倒可用来做冲突,但他也没将重点集中于此。

现实中,韩寒年少成名,他很早就证明了自己。片中徐太浪与徐正太的父子冲突,与他个人经历不符。当然,电影是虚构,没必要硬和现实对应。而他在家乡亭林镇取景,又加了太多的自我情怀。

拢一块儿来看,韩寒从自身吸取养料和虚构创作左右乱搏,能力又不济,便造就了模糊杂乱的局面。

怎么收拾乱局?韩寒在这点倒很聪明,就是以他不错的审美,不赖的情怀,不坏的情感,来掩盖一切问题。



根子是恋旧,让情感冲在前面,中途塞些游离于主旨的笑点和感慨,拉拉杂杂凑到100来分钟,来个紧急刹车。

这里面,没有对生活、情感、时代的独到洞察,韩寒轻飘飘碰了一堆东西,都是蹭蹭而已,没一个深入进去。在他自身与自身之外的广阔现实,他都在飘着。他是假装深情的混混导演,或者,他是确然深情但庸俗肤浅的投机分子。

在片尾,他感谢《时光倒流七十年》、《终结者》、《新难兄难弟》、《回到未来》一堆穿越片。这姿态固然磊落,值得发扬,可也只是姿态好看而已,他并没有真正敬重类型。如果敬重类型,他该选两三类型元素,认真经营,片子就不会这么散。
《时光倒流七十年》


邓超泡赵丽颖,发现她的真正身份,房间柜子又出来两人,“母子”与“出柜”,这段让我尴尬到作呕。不是道德观作祟,而是错位冲突如此敷衍,韩寒搞喜剧的偷懒劲让我无法接受。他爱港片,大搞致敬,大玩黑帮,玩得敷衍,其实是对港片不敬,就像对生活轻浮一样。

什么是敬重类型、专心经营?

远的有韩寒提到的那些片儿,近的有翻拍自韩片《奇怪的她》的《重返20岁》。



两个版本,均以亲情为主,兼顾爱情,也触碰了一些社会问题,如老年人的养老、子女的教育。但它们都没有不当的野心,没在情感线上添加不堪重负的社会支线与元素。在《重返20岁》中,导演和编剧抓住亲情,没有贪多嚼不烂,谨慎、知足、聪明,用情煽情,没有在煽情与批判或怀旧之间摇摆。专注、纯粹,用心经营一条线,自会炖出耐人寻味的情感。不沉迷于展现扭曲的中式婆媳关系,不大张旗鼓地靠怀旧招徕观众,只老老实实地逗乐和煽情,他们所建的情感乌托邦,也因而没有坍塌。

如果要文艺,请文艺到底。

也是讲小镇,讲浪漫,讲情感,毕赣的《路边野餐》就艺术得很彻底。
费尔南多·佩索阿说:“有些人把他们不能实现的生活,变成了一个伟大的梦。另一些人完全没有梦,连梦一下也做不到。”毕赣是前一种人,他把一群人、一个小镇、一座小城所能拥有的最大浪漫,最浓诗意,最冷又最暖的人情,变成了一个看得见的梦。接着,通过拷贝,这梦不再只属于黔东南,也属于北方、黄土高坡、巴黎纽约鹿特丹。

不管有没有艺术到底的能力,韩寒不敢这么玩儿,他想要大量观众,想要票房。

《乘风破浪》的叙事,自然比《后会无期》更像一回事。但,这不意味着韩寒就进步了。
《后会无期》是散文式的,它的散,是在情理之内,可以说得过去;《乘风破浪》是穿越喜剧,走类型片套路,搞得太散,类型功效就打了折扣,也让表达变得含混模糊。

片无定法,类型有法,杂糅或反类型,不是靠假主线、小聪明和金句就可完成。作为导演的韩寒,第二部作品并无进步。

小编也厌恶极端。对《乘风破浪》,我不打一星,打两星。
-END-


    关注 电影调查局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