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之声 用耳朵去听听,那些被文字雕琢过的城市

 

城市的美丽并不囿于我们所看到的.........

« 属于你的城市之声 »
小蔬菜们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风情,每个人都有自己梦系的一座城。每座城市不一定都有描饰的文字,但有自己文字的城市确有丝丝可感的独特韵味。今天让我带大家走进小蔬菜们喜爱的那座城,听听他们为自己/喜爱的城市献声。
@墨荷  北京
《北平的四季》·  郁达夫
北平的冬宵,更是一个特别适合于看书,写信,追思过去,与作闲谈说废话的绝妙时间。记得当时我们兄弟三人,都住在北京,每到了冬天的晚上,总不远千里地走拢来聚在一道,会谈少年时候在故乡所遇所见的事事物物。小孩们上床去了,佣人们也都去睡觉了,我们弟兄三个,还会得再加一次煤再加一次煤地长谈下去。有几宵因为屋外面风紧天寒之故,到了后半夜的一二点钟的时候,便不约而同地会说出索性坐坐到天亮的话来。象这一种可宝贵的记忆,象这一种最深沉的情调,本来也就是一生中不能够多享受几次的昙花佳境,可是若不是在北平的冬天的夜里,那趣味也一定不会得象如此的悠长。
@直树桑  深圳
《天堂向左,深圳往右》·  慕容雪村


在所有人的叙述中,我都能清楚地看到你的影子,你站在他们中间,有时悲伤,有时流泪,你站在深圳繁华的夜色里,神情迷茫,左右张望,像个无家可归的孩子;你漂浮在每一个角落,他们看不见你,他们踩着你,碰撞着你,一伸手就能摸到你,你怕极了,像人群中那个哭泣的小孩,你缩成一团,到处躲闪,但始终不肯走开。
@大西瓜  济南
《济南的冬天》·  老舍
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欣欣  赣州
《何处堪避暑》·  白居易
 何处堪避暑,林间背日楼。
 何处好追凉,池上随风舟。
 日高饥始食,食竟饱还游。
 游罢睡一觉,觉来茶一瓯。
 眼明见青山,耳醒闻碧流。
 脱袜闲濯足,解巾快搔头。
 如此来几时,已过六七秋。
 从心至百骸,无一不自由。
 拙退是其分,荣耀非所求。
 虽被世间笑,终无身外忧。
 此语君莫怪,静思吾亦愁。
 如何三伏月,杨尹谪虔州。

@勿若  运城
《咏河东》·  汪国真
河东自古多高贤,回首桑与盐。
永乐通鉴眩人目,普救铁牛动心田。
子安文章百世,云长肝胆千年。
五老经此也流连,望鹳雀奇观。
黄河九曲皆历史,尧舜一脉是云烟。
舞剑南风伴酒,抚琴秋风入弦。
@Yoyoda  温州
《绿》·  朱自清
我们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但我觉得像杨花,格外确切些。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

@初音  北海道
《北海道的人》·  莫言


然后是大苍山滑雪场的那个芳名小浅星子的女大学生,身穿着红色的滑雪服,涂了睫毛油的长睫毛上结着白色的霜花,红彤彤的脸,宛如雪中的红梅,洋溢着健康向上的精神。我与她谈话,摄影机在后边拍摄,记者们绕着圈拍照。她有些羞涩,真是个好姑娘。她说自己是北海道大学二年级的学生,专业是物理,来这里滑雪,不为功名,是因为兴趣,是希望冒险,是为了锻炼自己的勇气。我们在山下和山上都看到了她凌空飞下的矫健身影。我问她,在凌空飞越的瞬间,有没有像鹰一样展翅翱翔的感觉,她笑而不语,笑容纯真而稚拙。
@露露  京都
《门外汉的京都》·  舒国治


不知为了什么,多年来我每兴起出游之念,最先想到的,常是京都。到了京都,我总是反复地在那十几二十处地方游绕,并且我总是在门外张望,我总是在墙外伫足,我几乎要称自己是京都的门外汉了。

很想问自己:为什么总去京都?但我怀疑我回答得出来。

难道说,我是要去寻觅一处其实从来不存在的“儿时门巷”吗?因为若非如此,怎么我会一趟又一趟地去,去在那些门外、墙头、水畔、桥上流连?

有时我站在华灯初上的某处京都屋檐下,看着檐外的小雨,突然间,这种向晚不晚、最难将息的青灰色调,闻得到一种既亲切却又遥远的愁伤,这种愁伤,仿佛来自三十年前或五百年前曾在这里住过之人的心底深处。
@David  京都
《京都古书店风景》·  苏枕书
刚来京都时住在银阁寺道旁,那时交通便利,出门几步就是公交车站,去哪处景点都很方便。或往东步行一段,即是银阁寺、哲学之道。当时常逛的旧书店也在那一带。后来搬到北白川附近,离人文研究所很近,却远离景区,周围都是民居,极静谧。一百年前还都是村落,周边地名到现在仍有“村”字残留。叡山电车隆隆而过,走几步就能看到民居间散落的田地,杂植白菜、大葱、茄子等物。此地古来多花农,藤原定家有歌云:“若云春至,徐波清风,花满白川里。”过去这里的女孩儿到十五岁即要去城中卖花,着草鞋,纯白下裳,蓝色衣衫,头顶藤编花篮,沿途叫卖。有菊花、金盏花,亦有山中采撷的野花和自家炒制的粗茶,人称“白川女”,同负薪售卖的大原女、卖鱼的桂女一样,是昔日京都一景。如今只能在博物馆和时代祭中见到。
@holiday  瓦哈卡
《最好金龟换酒》·  傅真


瓦哈卡城以旅游业为主,街上有很多吸引游客的餐厅,咖啡店和酒吧,推销手工艺品的小贩也络绎不绝,奇怪的是整体的商业气氛却并不浓厚,大概是因为这里的商业场所对自己的传统文化仍然有一份坚持,并不轻易为迎合外国游客而把自己搞得不伦不类。虽然瓦哈卡州即便在墨西哥也算是非常穷困的地方,可是这里漆成明艳色彩的房屋外表简朴内里却别有洞天;这里的酒吧,餐厅和小店大多极有格调,品味不俗;这里有很多精致的小小美术馆,里面的雕塑和画作惊人的前卫和富有生命力......每次看到街上衣着朴素眼神明亮的当地人,我就会从心里生出对他们的爱和敬重。我爱他们淡雅的风度,也敬重他们在物资缺乏的情况下仍能保持对美的追求和丰富的灵魂。
@大大马  巴黎
《流动的盛宴》·  海明威
在我写作余暇或者思考什么问题时,我就会沿着塞纳河边的码头漫步。如果我散着步,有些事干或者看别人在干着一些他们熟悉的事,我思考起来就比较容易。在城中岛的西端,新桥南面,在亨利四世雕像的所在地,岛最终变得像一个尖尖的船头,那儿临水有个小公园,长着一片优美的栗树,树干高大而枝叶纷披。在塞纳河中形成的急流和回水流经之处有不少适宜垂钓的好地方。你走下一段台阶到那小公园,就能看见捕鱼的人们在那儿和在大桥下钓鱼。垂钓的好地点随着河水涨落而变化,捕鱼人用长长的连接起来的钓竿,但是用很细的接钩线和轻巧的鱼具和羽毛管浮子钓鱼,老练地在他们垂钓的那片水域里诱鱼上钩。他们总能钓到一些鱼,他们经常成绩可观,能钓到很多像鲦鱼那样的鱼,他们称之为鮈鱼。这种鱼整条放在油里煎了吃味道很鲜美,我能吃下一大盘。这种鱼长得很肥壮,肉质鲜美,味道甚至超过新鲜的沙丁鱼,而且一点也不油腻,我们吃的时候连骨头一起吃下去。
你也想加入我们吗?
去后台留言语音一首诗吧
或许你会收到一封来自时蔬君的
声优俱乐部邀请函 ✉
- END -
校稿、音频后期 / 直树桑
图 / Matte Stephens


    关注 拾书小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