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河南乡下走亲戚的风俗(上)-时间篇

 

“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大江南北、城里乡下,差距巨大。趁春节假期梳理一番我们豫东乡下走亲戚的习俗,聊以增添些许年味。...



请点击上方“松哥之声”,关注本订阅号!



“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大江南北、城里乡下,差距巨大。趁春节假期梳理一番我们豫东乡下走亲戚的习俗,聊以增添些许年味。

(一)时间篇

时间有定例,一年有多次





麦稍黄了,除了种玉米种花生,姑娘们也该去娘家走亲戚了

在大城市里,走亲戚一般会在节假日,多是年轻人去长辈家里走亲戚,事情较为简单。想什么时候走亲戚,要看双方时间安排。但在我们乡下,许是沿袭了农业社会的传统,一年下来有这么几次必须走亲戚的约定时间:春节、二月二、麦收前和麦收后(分别叫做瞧麦稍黄和瞧麦罢)、八月十五(中秋),其中,春节和八月十五最受重视。到了走亲戚的日子,大家不约而同都会去。如果不去,则会引起对方的担心和牵挂;有时即便人不到,礼物也要到(这种情况叫做捎篮子)。

不过,这种走亲戚的定例只针对姑娘与娘家这种“纵向”的关系,对于横向的姊妹之间、表亲之间却没有约定。已经成家的姊妹之间要不要相互走亲戚,看个人感情。即便姊妹之间走动,也会安排在“纵向”的亲戚走完之后。这种“横向”的亲戚走动成为惯例,一般是在老人年纪大了,比如60岁以上,子女成家了,这时候姨外甥往往要在节日前去看望老姨。
 






再大的雪、再烂的路,也阻挡不了我们走亲戚

日子有讲究,千万别走错

不仅一年走几次有定例,走亲戚的日子也有讲究。农村人喜欢双日子,认为双日子是好日子,所以走亲戚一般选择初二、初四、初六、初八,但初十除外,初九也被认为是好日子;而初一、十五这样的日子是断然不能去别人家走亲戚的,否则主人家会觉得“霉气”,即便在路上偶遇了,也就是站着说几句话,不会邀请到家里去。如果遇到紧急的情况,非要在初一十五的日子去找亲戚面议,农村人又有变通:晚上去。说到了晚上,就不算那个日子了。

对于走亲戚日子的约定俗成,除了图吉利之外,在笔者看来还有另外的原因:以前农村通讯不便、买酒备菜也不方便,所以约定好日子对双方都有好处。比如,农历八月初那几天,预计几个闺女要来娘家走亲戚,娘家就要提前备好菜,家中留人,或者下地干活时中午要比平时早点回家,客人如期而至,皆大欢喜;如果不按日子来,客人来了家中无人,就要吃个闭门羹;如果主人没备好菜,客人也会觉得受到了慢待。反之,如果大年初二备好了菜客人却没到,不仅预备下的菜浪费了,而且娘家人就不免担心:闺女家是遇到了啥紧急情况?家里有人生病了还是两口子吵架了?

所以,一般情况下,大家不仅按规矩来,而且希望同辈的亲戚一起来,一则大家可以趁机聚在一起,热闹热闹,交流一番;再则主人家张罗一次酒菜即可,分开来则主人家需麻烦多次。

事情有“一般”就有例外:并非所有的亲戚都要在双日子走。比如:家里老人去世未满三年的人家,春节所有亲戚到他家都必须在初三、初五这样的单日子的。比如,姥姥去世未满三年,去舅舅家必须在初三或初五,而且会一帮人一起为老人上坟,在坟前放炮、烧纸、上供,述说对过世老人的思念。这样的人家,春节也不能贴红色的春联,而是贴蓝底白字的春联,门画则改为写有“追远长存,一片孝心”之类文字的蓝色纸张。这种做法要持续三年。但依照风俗,也有转变的机会:如果三年期间这户人家有了喜事,如儿孙娶了亲,这叫“冲喜”,则走亲戚和贴对联的做法又要改为与普通人家相同。

有一种亲戚叫作“干亲戚”如前所述,初一十五一般不能走亲戚。但有一种亲戚必须在大年初一走,这就是“干亲戚”,即干儿子干闺女去干爹干妈家拜年。走干亲戚也有约定的日子,并且与其它日子错开,如八月十五当天、祭灶(腊月二十三)当天、大年初一当天、孩子生日和干爹干娘生日当天,路程近的晚上来,路程远的中午来。

乡下认干亲一般是在小孩12岁之前,12岁生日那天干儿子要脖子里挂一把锁去干爹家走亲戚,干爹给开锁,之后,就是一年只有过年走一次亲戚了,来拜年的日子也灵活许多。这走干亲戚的风俗,还有两点与众不同:其一,它是一种单向的来往,没有“回拜”的说法,当然也就是干爹干娘总是收礼物的一方;其二,干儿子来走亲戚,人到了之后,要放鞭炮。所以,听到谁家放鞭炮,也就知道谁有干儿子干闺女了。

顺便说说干亲戚。如今,“干爹”一词在城里、在网络上已被污名化,成为贬义词,但在乡村却有着朴素的情感意义。比如,两个朋友玩得好,甚至是把兄弟,就会让儿女认对方为干爹,有巩固关系、亲上加亲的意味。又比如,成年人为了感激对方,也会认对方为干爹干娘。笔者见过一例:一女子在住院看病时把钱丢了,结果被同屋住院的我的表奶捡到了,并且还给了她——90年代,几百块看病的钱对农村人来说意义重大,丢了找回来的概率并不高。这女子为表示感激,同时也认为表奶一家人不错,便认我表奶为干娘,某年大年初六我去表奶家走亲戚,还遇到她带着女儿来看望表奶。

当然,认干亲、攀高枝的情况在农村同样存在。比如,村干部往往有干儿子,家里比较穷的人一般没有干儿子,城乡皆然,按下不表。

开上敞篷三轮车,方便又拉风
顺序有先后,喜新不忘旧

亲戚众多,先去哪家、后去哪家也有说法。乡间风俗是“喜新不忘旧”,即:新亲戚(指新婚或刚订婚的人家)走在前、老亲戚(父亲的姥姥家、爷爷的姥姥家等)排在后。以春节为例:正月初二、初四是一般人家走亲戚的高峰期,这是姑娘回娘家、带孩子走姥姥家的好日子。初二,还是那些已经订婚的“准女婿”去拜见未来岳母家的“法定日子”,岳母家会给至少200块的“压岁钱”(10年前的行情)——这是男娃成年之后首次收到“压岁钱”,也是最多的一次。而初四,则是“准媳妇”去见婆婆回拜的日子。这也是“准媳妇”挣“压岁钱”的日子,婆婆家会约定那些姑姑们、叔伯们这天一起来走亲戚,婆婆家至少给400块压岁钱,其他亲戚则看情况,可能是50-200块(也是10年前的行情)。

春节如此,其它节日也是如此安排,而且会随着家中人员的更替、以及亲戚之间的约定改变安排。比如:我小时候,理所当然初二去外婆家,但是待我定亲和成亲之后,初二就要去我的岳母家,外婆家只能排在初四。又如:姨妈的女儿也就是我的表妹刚刚新婚的话,姨妈就要初二在家待客,等着表妹回门,那么姨妈一家去外婆家就得初四。于是两家可以商议好,都到初四去外婆家。遇到实在错不开的,又要走亲戚、又要待客的,只好派代表去走亲戚啦,比如派几个孩子去,大人要留在家里做饭、待客。

如若亲戚众多,走亲戚岂不是要走半个多月?聪明的农村人自有变通的方法:其一,过了初五之后,就不再论单日子、双日子,所有亲戚都会在初十之前走完;其二,有一天走两家说法,即早上一家、中午一家。如果再多,可能饭也不吃,只是礼物送到,坐下说几句话就走。

日积月累,亲戚太多,有些亲情便淡了。所以,有些太“老”的亲戚,比如爷爷的舅舅家、奶奶的姨妈家,会逐渐走动稀少,俗称“一年一趟”,这一趟就是在春节走动。一般来说,三四代之后,家中维系关系的老人逐渐过世,这样的亲戚就不再走动,俗称”断亲“。

有一种走亲戚叫作“回拜节”
收罢麦、种上秋,就该“瞧麦罢”啦
走亲戚讲究有来有往。所以,有个风俗叫作“回拜节”,是指娘家人要去姑娘家回拜。这种回拜一般是一年两次,一次是春节,一次是麦收后。

在春节,姑娘初二走娘家,是看望娘家一家人年过得好不好;到了初四或初六,娘家人来回拜,意在看看姑娘家年过得好不好,也顺带看望一下姑娘的公公婆婆。夏天,姑娘在麦收前回娘家,叫作“瞧麦稍黄”,意即看看娘家麦子长势如何,预测收成好不好;娘家回拜则一般是在麦收完成后一个月左右,因为收了麦子之后还要晒粮、种秋、田间管理等,要忙一阵子,双方都没时间。此时,娘家回拜,叫作“瞧麦罢”,表示娘家人去姑娘家看看今年收成如何,粮食打得够不够吃。

今天看来,这可能是“虚礼”。但在以往,姑娘家作为新成立的家庭,往往经济困难,需要娘家给予一定的救济。我小学毕业之前,家里粮食不够吃,舅舅家就多次给予救济。

回拜作为一种走亲戚的风俗,似乎显得没有姑娘回娘家那么重要,一般一个人、带一个篮子就把亲戚走了。如果姑娘家有老人,老人比较在意这种来往,娘家便按时去回拜。如今,如果家中无老人或已分家另过,很多年轻人就嘱托娘家不要来回拜了,免得双方都麻烦。

(声明:本文配图均来自网络)

(下节预告:河南乡下走亲戚的风俗——礼物篇)


    关注 松哥之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