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二月末,来清凉山“清凉”一下

 

学校附近有座清凉山,山上有座庙,庙里好像没什么人。但常年有袅袅的檀香萦绕,味道甚是好闻。...



二月末,来清凉山“清凉”一下

阿莠|图/文
陌上


下午3点半左右的时候,太阳还好得很。如雪的阳光仿佛荡秋千的小姑娘,隔着窗户仍禁不住瞧着那蹁跹而过的身影。蜗居了一天的我,穿着睡衣,心想:唯时光不可辜负。轻装简从,抬脚出门。
1
学校附近有座清凉山,山上有座庙,庙里好像没什么人。但常年有袅袅的檀香萦绕,味道甚是好闻。我年幼时便很喜欢往寺庙里跑,村头有一座香火旺盛的寺庙,我是那里的常客。倒不是去烧香拜佛,而是去“蹭香”。庙里有很多花,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就连洗澡花都有红的、黄的、白的好几种颜色,后来都被我“蹭”回了家。我喜欢去庙里看花,看那精致的小睡莲,妖娆的大丽菊,还有小巧动人的葱兰和一碰就会缩成一束的含羞草。那时候,寺庙可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啊!可是我的母亲不喜欢我往寺庙跑,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外婆是个虔诚的佛教徒,几个女儿也都逢年过节地会到庙里走一走,唯独母亲是个大无畏的“唯物主义者”。我有时跟母亲聊着一些“怪力乱神”,她竟不以为然地嘲笑我,说我老封建。

想起这些,我便乘兴给母亲打了个电话。母亲正在看电视,看八路军打日本鬼子的电视。现在的乡村多是老弱之人,连可说话的妇孺都不大常见了,于是电视便成了她最大的消遣。父亲是不喜欢看电视的,除了新闻,他觉得电视剧都是假的,看电视剧还哭的人都是傻子。但他在家的时候夜夜看到很晚,有一阵子迷上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天还兴致勃勃地跟我说;大部分的时候父亲喜欢看书,他看了很多医药方面的书,什么病都能自己臆想着说出几句来。记得有一次跟他闲逛,三个多小时的时间,他在药店就待了一个多小时。如果母亲识字,家里的这些药书也够她消遣了。
2
我跟母亲说我在爬山,其实也算不上山,就是一个大土坡,坡上有好些树。我沿着大路走,也不知道自己走到哪了。突然有个年轻人过来问我出口在哪,我回头看了看,大概就是那个方向吧。我相信,后来这个年轻人是走出了,因为我再也没有见到他了。山上人不多,走到一条小道上时,一个人也没有。我突然想起,之前老师带我们来这边爬山时,路边有个路牌写着:山上有野猴子,小心行驶。大概是这个意思吧,我顿时就停住了。向前走走,又向后走走。来回了两三次,想着万一遇到野猴子,被咬死了,怕好几个小时都没人知道呢!还是罢了!

刚准备退回来时,恰巧迎面走来一个身形健朗的老者,看他大步流星的样子,估计这趟“徒步”是有希望了。于是我便跟着老者走过了“最危险”的一段小路。老者大概是常年爬山的老手,上坡下坡一点也不带喘气,速度还很快,我差点要小跑才能跟上,不出一会儿,鼻尖就沁出细细的汗珠。但比起被野猴子干倒,我宁愿再走快点。

好不容易走出一点点意思来,路就没了。老者也不知道从哪条岔路上消失了,只见一个偌大的蓝色铁栅栏圈出一大块地方。我好奇地趴在缝上往里瞅,全是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树枝啊、泥巴啊,中间有一个大坑,不知道干嘛用的。我突然想起以前同学跟我讲过的“传说故事”,脑子里一秒钟闪过了一百种镜头,只觉背后一阵凉,灰溜溜地逃走了。走到上面,倒是一片清净之处。有一间闭着门的摄影馆,主人叫刘宁,听说是个很厉害也很个性的摄影师。几幅摄影作品用支架摆在外面,都是人物摄影。一张脸,或是半张脸,都那样契合地展现在那里,好像能从画里看出人物的整个一生来,极具韵味。记忆最深刻的是“王劲松”的照片,但我最喜欢的却是书法家常志成的照片。看着他,就像看到了父亲年老的样子。于是我单单用手机拍下了这张作品,想留着做个对比。
3
下山的路上看见树上挂着几个鸟笼,笼子里的鸟我都一个都不认识,也不敢细看,生怕“瓜田李下”,被人捉了;还有一个大叔牵着一条硕大的哈士奇出来遛弯,我也连忙“退避三舍”,只敢远观,不敢“亵玩”焉。以前有个朋友特别喜欢狗,喜欢毛茸茸的动物,甚至成为一种癖好,她说大部分女孩子都有这个爱好。随园多猫多女子,女孩子看到猫就走不动路,于是成就了随园的公主猫;我却始终无感。

回想往事,我跟动物唯一一次亲近的时刻,就是养过一只小老鼠。后来它咬破了我的漂亮手帕,逃走了。想来,我大概是天生跟动物没太多缘分。

我在清凉山走了一个多小时就回来了,因为肚子饿了。








    关注 三颜两语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