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我这样看何立峰主任的三个“非常不容易”

 

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就业增长超出预期、脱贫攻坚克难而进。...

发展观察家 在这里读懂宏观经济
微信|guanchajia010
官网|中国发展网
月坛南街38号直通车」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

3月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在两会“部长通道”上,一口气连说了三个“非常不容易”——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就业增长超出预期、脱贫攻坚克难而进。

世界关注中国,中国亮出答卷。13亿多人口的全球最大发展中经济体,2016年里取得以上述三个方面为代表的突出实绩,诚哉斯难,殊为不易。

略加梳理不难发现,“三个不容易”之间存在着密切而扎实的逻辑关联:

一则,经济运行缓中趋稳、稳中向好,为就业创业、脱贫攻坚“垒基立柱架梁”,提供了最坚实支撑,这也充分体现着“稳增长的重要目的是为了保就业、惠民生”。

二则,2016年城镇新增就业1314万人、连续第四年超过1300万人,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240万、易地扶贫搬迁人口超过240万。这组数据深刻印证着“把发展硬道理更多体现在增进人民福祉上”。

三则,增长、就业和脱贫之间的彼此取益、互促共进,对内持续释放出“组合效应”,对外则有力彰显出越来越宝贵的“China样本意义”。

一方面,中国虽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在世界经济总量中的占比也仅为15%左右。可就是这“15%”,去年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却超过30%,这是“能力、责任和担当的高水平统一”。

另一方面,中国把发展的目的思考得透彻而清晰,并持续有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因此,世人看到了一个城镇新增就业多年保持高位的中国,一个勇于主动调高年度城镇新增就业目标的中国,一个敢于给脱贫攻坚、易地扶贫搬迁划定“硬杠杠”的中国,以及一个今年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增长30%以上、同时决不允许增加“三公”经费的中国……去年我国实现了现行标准下120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脱贫,“放眼全球可能只有我们能做到”,这话说着硬气,听着给力。

观清渠,问活源。经济实现平稳增长、就业超出预期目标、脱贫攻坚砥砺奋进,都离不开扎扎实实的持续努力。这其中,既有注重发挥政策组合效应,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也有适度扩大总需求并提高有效性,多措并举扩消费,综合施策促投资;更有防患未然严控风险、加强引导稳定预期、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结构优化升级……特别是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主动勇往直前,敢于化蛹成蝶,并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收获。

成绩载入史册,发展未有穷期。回望过去,我们度过的每一天,都显至不为易;瞩目现在,我们经历的每一刻,都须迎难而上;展望未来,我们拥迎的每一页,都要事不避难。

昨天,“经济能够稳住很不容易,出现诸多向好变化更为难得”;今天和明天,“中国人民有勇气、有智慧、有能力战胜任何艰难险阻,中国经济有潜力、有韧性、有优势,中国的发展前景一定会更好”。
信心来自哪里?概括地讲,有“三看”,即看基础、看条件、看预期。

看基础,物质基础雄厚、市场需求巨大、城乡区域发展空间广阔、生产要素质效提升、宏观调控经验愈加丰富;看条件,全球经济预期回暖、国内前期政策效应逐步释放、改革红利加速显现;看预期,世界主流观点不约而同看好中国已是大势所趋,部分重要指标和先行指标企稳向好的态势走势正在深化巩固。

发展改革征途上,天上不会掉馅饼,所谓易,从来都源自于长期艰苦的克难而进;同样,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也就没什么解决不了的困难,更没有什么过不去的火焰山。

惊蛰过,待春分,春风过柳如丝绿,难易相生开新局。丁酉仲春里的“不容易”,正在书写全新注解。
本文由发展观察家整理发布

投稿、内容合作、版权等事宜

请加QQ:320151600

|把脉发展 聚焦改革|
中国宏观经济报道、资讯第一权威发布微平台
本公众号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发展网出品
(http://www.chinadevelopment.com.cn/)
与中国发展网合作请回复“0”,
即获联系方式


    关注 发展观察家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