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老地名——富春桥

 

几百年来,富春桥都在与周遭的环境共同生息,让人们能够时刻念及那个年代的历史,对传统的技术工艺、集市生活和朴实民风抱有景仰。倒春寒来了,就让它来吧,我们的心温暖如初,如同这桥给予我们的安定和踏实一样,足以抵御凉意。...



老地名


富 春 桥

富春桥

富春桥俗称高板桥,横跨在东塘街的河面上,具体位置在在半山桥和东津桥之间,古石桥的石板上布满了时光的印记和纹路,安安静静、稳稳当当地卧在那里,与周围的河道、社区、街市相得益彰、融为一体。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很多青年男女还选择在此约会,毕竟那时候昆山的地标还不太多,说到这条桥倒是众人皆知的。据说住在富春桥东边的一个小伙,偷偷地喜欢上了桥南的姑娘,于是他就有事没事上桥下桥,直到有一天,有人从他停在桥边的自行车后架上,取下了夹着的几封情书,消息不胫而走,后来这段单向的恋情才得以浮出水面,也顺利地从单向变为双向了。这个羞涩的男青年,现在可能已经做了阿爹了,不知道他如今牵着小孙子小孙女的手,录过福春桥的时候,是否会回想起当年的情景。他那些夹在自行车后座上的诗句,可能已经悄悄地印在两个人的脑海里了吧。
富春是个雅俗共赏的名字,雅一点的有富春山居图,俗一点的有富春包子,所以我们的富春桥显得名气没有它们那么大了。但富春桥的历史,也颇值得回味,富春桥初建于明洪武年间,因建桥时正值开春时节,所以人们给它取了富春的桥名,期盼着新的气象、新的希望。整个洪武年间,明朝社会相对和谐,经济持续发展,百姓安居乐业,历史称之为洪武之治,官商合力为百姓修桥铺路也就变得顺理成章了。在之后的明正统年间,进行第一次维修时,苏州知府况钟还亲笔为它题写了桥名。后来的数百年间,又经过了几次大修,但桥面、桥栏杆的花岗石及砖砌还都是明初留下来的的原物。1997年,富春桥被确立为昆山市文物保护单位,并进行了恢复原状的维修保护,这一次修正更多地考虑了外貌的延续和安全性,不动声色地让桥梁强身健体。
多年以后,一座历经沧桑的古桥用什么样的语汇来和我们诉说它的曾经呢,在造桥的技术和材料都发生了质的变化的今天,石头和手艺,可能逐渐让位于钢铁和机械,从曾经的质朴的人力,进化为高效的现代效率。喧哗打破了宁静,与其说这是我们在古桥中找到历史的变迁,,不如说这是我们在时间的流逝中解析自己的内心。
那么富春桥它为什么又被叫做高板桥呢?可能这儿原来有一座木板桥供行人通行,在明代,这一带沿古娄江至和塘的地段是县城的商业中心,人流如织,因为木板桥比较平缓,没有坡度,下面不能通过较大一点的船只,桥上也不便通行大型车马,于是在此建起了一座很高的拱形石桥,来改善提高交通环境,当地老百姓延续以往的习惯,在旧名之前加了个高字,就把它叫做高板桥了。桥附近的百姓都时常感到庆幸,身边的交通更为便捷了,也就添了很多可以拉拉家常的邻居,他们可以胸有成竹地彼此聊天到夜幕低垂,也不用担心天黑过不了河,他们在桥上留下的脚印,是哪个年代的真实记录。《昆山县地名录》上也有记载,说东塘街有板桥弄,因附近有板桥而得名。
看到这条桥的时候,我的思绪常常会跳回到三十多年前,那是我第一次到昆山,穿过小小的街道,在大树的荫蔽下,沿着小河岸,不经意间就踏上了这座桥。附近不远有学校,我记得叮铃铃的铃声,让我对上学很向往,就想着赶紧跨过桥去,一路小跑着上学堂。那是一个春日的中午,在一阵花朵的芬芳里,我闻到了红烧青占鱼的味道,喉咙滚动了一下。美好的三十多年过去了,和我一起走过这条桥的人都越发清晰起来,有故去了的老前辈,又有远走高飞的青年伙伴,还有一些则如我一般陷入在日常生活的忙乱里。
漫步富春桥,可以看见石头的缝隙里那些顽强的生命所迸发出的绿色和生机,拾级而上,每一步,都是对历史的一次回眸。几百年来,富春桥都在与周遭的环境共同生息,让人们能够时刻念及那个年代的历史,对传统的技术工艺、集市生活和朴实民风抱有景仰。倒春寒来了,就让它来吧,我们的心温暖如初,如同这桥给予我们的安定和踏实一样,足以抵御凉意。

九歌文化     文艺·生活·思考·想象 

快乐生活    温暖凡尘    发现你身边的美好

欢迎关注:微信号:jiugewenhua

长按下图也可关注


    关注 九歌文化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

富春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