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现抢夺玩具的行为怎么办?

 

孩子出现抢夺玩具的行为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作为家长不能给孩子贴上“小气”、“自私”的标签。心理暗示的作用是隐形的也是巨大的,长期消极的暗示会对他的心理产生不良的影响...

置顶
 
儿童心理课堂
,伴你探索解读儿童心理,阅读、看见
1
睡前聊天


每天晚上睡前我都会和壹壹聊天,聊聊他一天做了的事情和他的心情,他也很喜欢这种方式。

“壹壹,今天晚上和谁一起玩啦?”我主动打开了话题,因为刚刚在球场发生的事情让我意识到今晚的聊天很重要。

“天天弟弟。”

“还有吗?”

壹壹沉默了半天,“我不要聊天!”说着把他的脸转向了一边。

虽然声音很小,但是很坚定。此刻我能感受到他那种不愿再被人提起伤心事的心情。

他的回避在我意料之中,职业的敏感告诉我应该暂时结束这个话题,然而作为一个妈妈,我的直觉告诉我应该继续这个话题。当然,我很清楚:继续这个话题并不意味着今天就要解决这个问题。
2
球场一幕


每天晚上我们都会带壹壹到小区的球场玩,他闭口不提的另一个小朋友是一个小姐姐,因为放寒假小区的小孩不多,那天晚上球场只有他、天天弟弟和这个小姐姐。

天天是壹壹的好朋友,他俩每天都会骑着扭扭车在球场追来追去,说一些我们大人听不懂的话,高兴的时候两个人会突然抱在一起,逗着大人们哈哈大笑。而小姐姐对于壹壹来说就相对比较陌生,我们也不知道她的名字。

小区里有几辆扭扭车放在球场大家共享,壹壹和天天先到球场,骑着车玩。

壹壹骑着一辆,手里还牵着一辆,因为没有别的小朋友,我们也没有阻止他。这一点其实是我的一个疏忽,应该事先告诉孩子公共设施是为大家准备的,只可一人一辆,只是现在暂时没有别的小朋友来他可以玩一会,如果有别的小朋友来了,应该要让出来。

不一会儿,小姐姐来了,看着两个小弟弟骑着车玩得很开心,她也想玩。于是我们就让壹壹拿一个车给小姐姐玩,但是他怎么也不肯。

大概一只手牵着的原因,车没有牵住,小姐姐趁机坐上了这辆车,这时候把壹壹给急坏了,急忙去抢,可是好不容易才骑到车的小姐姐赶紧跑到了一边,这时空旷的球场响起了壹壹的哭声,这次哭了很久。

懂事的小姐姐立刻过来说:“弟弟,你别哭了,我把车车还给你。”壹壹一听更委屈了,哭得反而更伤心,吵着要回家。
3
孩子出现抢夺玩具的行为怎么办?


相信每一个家长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孩子在交往过程中常常出现抢夺玩具的行为,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怎么办?为什么别的孩子很会分享,而自己的孩子显得特别的“小气”、“自私”?

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

2岁的小孩处于自我意识的发展期和物权意识的敏感期。

他们喜欢把东西划为自己所有,不喜欢和别人分享,即使是爸爸妈妈也不行。作为家长我们应该了解孩子在各个敏感期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表现,只有掌握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才能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反应。

确立一个原则:谁的玩具谁做主。

既然玩具已经属于孩子的,那他就拥有对玩具的所有权和自主权。

如果孩子不愿意分享自己的玩具,家长应该尊重他的决定。而不能因碍于面子强行把玩具分享给别的小朋友,否则你的行为会让孩子产生“爸爸妈妈帮着小朋友抢他的玩具”的错觉,甚至意味着你告诉他,他也可以抢别人的玩具。

如果是公共的玩具,谁先拿到或者谁先开始玩,他就有权决定是否继续玩,其他小朋友必须等待。

通常小孩子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玩具就会哭闹,作为家长这时候应该及时的安抚他的情绪,转移他的注意力,待他心情平静之后告诉他需要等待的原因。如果下次再出现类似的情形,孩子才会有一定的心理准备,时间久了孩子也渐渐的学会遵守规则。
孩子终归是孩子。

2岁的孩子虽然语言能力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但是他们的表达能力都有限,常常直接以自己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因此,孩子出现抢夺玩具的行为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作为家长不能给孩子贴上“小气”、“自私”的标签。心理暗示的作用是隐形的也是巨大的,长期消极的暗示会对他的心理产生不良的影响。

同时,这个阶段孩子的思维主要是单向思维,因此有时候家长会发现一个简单的道理似乎要跟他们讲半天,有时甚至觉得完全没用。

家长可以尝试以直接告诉行为后果的方式来让他们理解你所想表达的意思,如“你把玩具分享给他玩,他会很开心,对吗?”或者和孩子做一些游戏、让孩子阅读一些有关分享主题的绘本,让他们体验分享的乐趣。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需要一个过程,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作为家长不能操之过急。用心灌溉,让我们一起静听花开的声音……
- END -
喜欢这篇文章,别忘记分享到朋友圈哦!


荐读文章:

亲爱的别急,孩子有自我成长的周期

欢迎投稿,邮箱:tg@yrbaby.cn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回复 1 至 5 任意数字,查看热门文章


    关注 合肥亲子家园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