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京郊惊现一男两女的奢华陵墓……

 





?

明定陵出土玉器精粹
丁哲


定陵位于北京市北郊,昌平区境内的天寿山麓,这里是明代十三个皇帝的陵区,总称“明十三陵”,南距北京城区48公里。定陵是明神宗万历皇帝同孝端王皇后、孝靖王皇后合葬的陵寝。1956年5月至1958年7月,北京市文化教育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成工作队,联合对定陵进行发掘和清理,前后历时两年有余,发掘出土了各类文物2648件(套),其中出土玉器及嵌宝玉石器400余件(套)。











定陵地宫出土玉器种类丰富,大体可分为生活用品、礼器和装饰品三类。生活用品类主要包括玉爵杯、玉执壶、玉盆、玉盂、玉碗、玉杯等;礼器类主要为玉圭和玉璧;装饰品类有玉带、带钩、佩饰、带饰、首饰等。各类嵌宝玉石器为一大特色,如嵌宝器皿(杯、壶等)、嵌宝带饰(带板、带钩等)、嵌宝首饰(簪、钗等)等,此类器物种类丰富,色彩艳丽,极具美感。

定陵地宫出土玉器质地较复杂,其中以软玉类、宝石类为主,另有蛇纹石玉、石英岩玉及煤晶石等,软玉类主要包括白玉、碧玉、青玉等,大部分玉器为白玉琢制而成,其中有相当部分为和田白玉籽料,软玉玉料产地经鉴定大部分为新疆和田;宝石类种类繁多,主要包括猫眼石、祖母绿、蓝宝石、金宝石等,数量较多,这些宝石可能产自国外;蛇纹石玉数量较少,经鉴定为岫岩玉,玉料产地为辽宁省岫岩县;石英岩玉的数量亦较少,可能为产自新疆的东陵石。











定陵玉器在做工上与同一时期的其它玉器有着明显的差别。明中晚期玉器风格普遍简单、粗率,多使用宽厚砣具制作阴刻线,镂雕作品大多明显留下了桯钻和管钻的痕迹,故有“粗大明”之说法。而定陵出土的玉器纹饰圆转流畅,做工工整极致、一丝不苟。宫廷用玉之风浓郁,作品深厚,纹饰图案圆润,表面打磨精细,与同时期的坊间玉器形成了不同的制作风格。

定陵玉器碾琢的工艺特征可分为以下几点:1.晶莹润泽的玉料质感,多以白玉制作,碧玉、青玉次之,这些玉器质地有别、色泽各异,但表面都会闪出类似的光泽,仿佛罩上一层玻璃质,显得格外晶莹润泽。2.磨平图案边缘棱角的特点,定陵玉器中,有大量采取浮雕和凸雕式装饰的作品,这类作品图案边缘处出现的锋利棱角多被磨平,从而形成光洁明亮的窄条状轮廓线。3.镂空玉器图案层次的表现手法,定陵出土的镂空玉器玲珑剔透,图案层次丰富,制作时采取钻孔穿透拉搜法,因此上下层的线条错落复杂,表面抛光细腻,而里层显露出拉搜切割留下的磨砂痕迹。4.巧妙利用管钻后深陷的圆痕,通常情况下,管钻后形成的局部花纹,周边的钻孔圆痕都会被磨平,不保留痕迹,定陵玉器中,许多作品巧妙利用管钻圈痕,如玉圭上的乳钉纹颗粒、动物图案中的眼睛、牙齿等。











定陵出土的玉器,品种多样、做工精细、用料考究,代表了明代玉器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不难发现,定陵玉器有以下几大特点:一是用料讲究,大量使用新疆和田白玉,洁白莹润,相当部分是羊脂白玉,十分难得。二是宝玉石共用,并将色泽艳丽的宝石作为镶嵌材料装饰玉器。三是金玉并用,以金黄色泽衬托聚脂凝光的白玉。四是玉器造型丰富多彩,既有仿制上古时期青铜器的形态,也有前期礼玉形态的传承,更有设计新颖,形态别异的首饰。定陵出土的玉器为宫廷御用品,是集一国一朝的能工巧匠制造的,它们能准确地反映出当时的制玉水平和审美特点,应该可以代表明代晚期玉器制作的最高成就,是研究古代玉器的极有价值的实物。













报名丁哲老师微信古玉鉴定班

请联系:手机/微信号18610230490

QQ1054105106

了解丁哲老师微信古玉鉴定班详情,请点击左下角按钮阅读原文


?


    关注 古玉鉴定秘籍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