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大学生活还少点什么

 

你的大学生活还少点什么...



文|金曼泽、韩红艳

恋爱、挂科、旅行、兼职、考证、奖学金、学生干部……都经历过了,大学生活就完整了吗?当然不。你还差一个不同国籍的朋友、不同文化碰撞时的精彩、对异域风俗人情的了解、传播本国文化的体验,还有外语学习中日常交际的口语训练……

虽说人生精彩之处就在于它不完美,但既然生命长度这么有限,不如在有限的时间内多经历一些故事,为生命拓宽广度增加厚度,也不失为一种乐趣。



小编和她的小伙伴都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了上述问题。也出于自身的文化需求,小编和小伙伴们在周围的同学朋友们中了解到,大家想和外国留学生做朋友,交流不同的文化,顺便练练外语口语。可是由于各方面的局限,缺少这样的机会。

在国际交流协会做部长的小伙伴在和留学生的交流过程中,也了解到了一些信息:留学生们的课堂教学似乎也不足以应对日常生活方面的文化需求,也想和中国学生交朋友,了解更多的中国文化,但同样,也缺少认识中国学生的渠道。



这位小伙伴思量再三,和包括小编在内的另几位小伙伴一拍即合,要不我们研究建立这样一个平台吧!于是,“辣个歪果仁”小分队就这样出炉啦!

由于小编和她的小伙伴们都是文科生,无论是APP还是微信服务号,建立平台这样得技术活都需要神奇的程序猿们来实现。“辣个歪果仁”小分队成员们能做的,是前期的查阅资料及研究方向的确立;中期的问卷调查、校园采访及信息统计整合;还有后期的平台构想及细分。



接下来小编将为读者呈现出前期的查阅资料、整合信息及研究方向的确立过程。(如果觉得资料数据太枯燥乏味,也可跳过直接看文末福利~)



【查阅相关资料,确定研究方向】

一、查阅相关资料。

首先我们团队先了解了外国学生对汉语的需求,查阅网上相关资料了解孔子学院在各个国家(地区)的分布情况,根据“国家汉办官网”(即“孔子学院总部”)发布的情况如下:

截至2015年12月1日,全球134个国家(地区)建立500所孔子学院和1000个孔子课堂。

孔子学院设在125国(地区)共500所

亚洲32国(地区)

非洲32国

欧洲40国

美洲18国

大洋洲3国

110所

46所

169所

157所

18所

孔子课堂设在72国共1000个

(科摩罗、缅甸、马里、突尼斯、瓦努阿图、格林纳达、莱索托、库克群岛、欧盟只有课堂,没有学院)

亚洲18国

非洲14国

欧洲28国

美洲8国

大洋洲4国

90个

23个

257个

544个

86个

根据以上数据显示,中国的孔子学院与孔子课堂分布在世界各地,且数量众多,也从侧面反映了: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快速增长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明显,汉语热也在日益兴起,不仅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渴望学习外语,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也开始重视汉语的学习,学习汉语的渠道也在不断增多,除了在孔子学院和孔子学堂学习外,更多的留学生为了学习地地道道的汉语,选择来华学习,将自身置于汉语这个大环境中,受中国文化的熏陶,更利于自身汉语水平的提高,所以也是在这种大趋势下,来华学习的留学生也在与日俱增,然而留学生来到中国,那么他们的汉语水平真的会如其所想,能得等到快速提高吗?

我们团队在大连工业大学范围内经过一番了解,前期走访留学生以及他们的汉语老师,总结留学生来华学习汉语出现的问题,有如下内容:

① 来华的留学生接触最多的是其实是他们在中国认识的本国朋友,周末可能会和认识的中国朋友一起吃饭、交流。

② 认识的中国朋友或者是通过社团活动、国际交流与合作处举办一些列活动认识的朋友,与之交流的中国 朋友甚至有严重的口音,这些都是不利于留学生学习纯正汉语的。

③ 同时当留学生在汉语学习中遇到语音、语法、词汇等问题时,那些中国学生没有受到过专业培训,更是无法解答,这就需要具有相关专业的学生为他们解答,而留学生更是缺乏渠道去认识相关专业的学生,种种原因导致留学生对汉语学习更是一头雾水。

走访完留学生后,我们又去走访大连工业大学的中国学生,尤其外国语学院的学生,还有部分其他学院的中国学生。总结中国学生在认识留学生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如下内容:

① 被走访的学生几乎都不认识留学生,与留学生进行交流的人极少,有的甚至根本就不知道大连工业大学有留学生,得到的信息少,且缺少与留学生认识的平台。

② 有曾经和留学生交流的中国学生,给我们的反馈是,因语言的差异,有时是无话可说,且因文化差异,有事有话不敢说,这两种情况,中国学生在跨文化交际方面缺失。

③ 被采访的学生中有对韩语感兴趣的,还有的在校外报班,自学韩语,在从我们团队的介绍中了解到有韩国留学生后,想像韩国留学生学习的兴趣很大,但是没有认识的平台。

中外学生之间语言学习、文化学习等等,还有很多问题,但是归根到底,就是缺乏平台,学校缺少留学生的信息,在大连工业大学范围内中国学生有“大学印象”,“来此go”,而单单留学生没有;除在大连工业大学范围内,例如:大连理工大学,只有一个微信公众号“i 大工”,而这个公众号仅仅是中国学生交各种费用的平台,与留学生交流的平台更是没有,大连海事大学有自己的App“海大在线”,这个仅仅是针对中国学生的教学活动而设置的,留学生自己的活动大部分用国际教育学院自己的平台,这和大连工业大学比较相似,工业大学的留学生活动就是“DPU国际交流与合作处”这一微信公众号,留学生与中国学生不能切实的联系起来,同时现在新媒体与中国“互联网+”发展战略正在日趋成熟,由此可见,建立一个中外学生进行交流的平台是非常急需的,也是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

二、确定研究方向。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团队确定了研究方向,即在大连工业大学范围内,开发一个以大连工业大学中外语言学生为主体的互助学习网络平台,该平台能注重学习者的感受和学习体验,语言学习者不仅可以通过交友平台结识年龄相仿并且志同道合的大学生,也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语言老师。该平台使学习者不仅仅是学习者,更有机会成为自己母语的教学者,这是一个双赢的语言学习平台。

文末【福利】在这里!有趣的校园采访,以及最值得期待的平台功能构想,将于下一期和下下期与大家见面啦。



【指导老师】

王超,国际教育学院讲师,教授来华留学生汉语课程,曾获第十二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优秀指导教师、2014“汉语桥”全球外国人汉语大会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

【项目成员】

周玉薇,外国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142班。

韩红艳,外国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142班。

金曼泽,外国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142班。

崔婧,外国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142班。

(编辑|王露薇)

大连工业大学创新创业成果


    关注 思享汇SOFL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