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行业要钱有钱要闲得闲,他们却偏要选一条难走的路  中欧合伙人

 

改变业态、创新体制,他们仨立志成为证券行业的一股新血,去搅动甚至引领整个行业向前行。...





写在前面
从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到地产界翘楚万科;从轻巧灵动的创业企业,到声名显赫的传统名企,“合伙人机制”成为了管理界的热点。【中欧合伙人】系列将通过中欧校友合伙创业、分工运作、共享利益、共担风险的真实故事,告诉你什么是落到实处的合伙人制,什么是具有中欧基因的创业合伙人。



电影《中国合伙人》里三个性格迥异的年轻人从学生年代相遇、相识,志同道合一起打拼,共同创办英语培训学校,到最后实现梦想,人物原型是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徐小平和王强。



成功的故事总是惊人的相似。沙常明((中)、张翔东(右)和邵珠海(左),一个果敢大胆,一个内敛低调,还有一个冷静严谨,性格大不相同的他们在相识后的多年,因为相通的理念和共同的理想走到了一起。他们的创业缘分始于2003-2005年在中欧就读MBA的“学生时代”。

从最初只能容纳8个工位的办公室到现在坐陆家嘴拥东方汇经8楼,从偏安一隅坐守牌照到投入大资产管理时代的残酷竞争,两年间的共同努力,联储证券——这家最初由山东、河南、湖南、西安和沈阳五大证券交易中心改组成立的经纪类证券公司,在十多年行业积累的基础上全新出发,向着成为覆盖全国,拥有全牌照的综合性券商的目标大步前进。

环境使然,中国的证券行业钱来得容易,虽是人才济济,但少有人愿意去深思、去折腾或去改革创新。沙常明可以算是这个行业的一个“异类”。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人这一辈子,总得做点与众不同的事。“首先成为行业的改变者,别人不变我自己先改变;进而成为行业的引领者,要为这个社会真正做点事,希望能够留下有价值的东西,这是我上中欧的第一节课得到的启示,这也是我们用来引燃梦想的火种。”沙常明这样说。

创办联储证券的念头,始于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与很多中欧校友一样,旅行帮助老沙找到了人生新的出口。



四十岁,出发,再创业



2014年,在步入人生的第四十个年头,沙常明在正润金控(联储证券的母公司)任执行总裁。作为人们眼中典型的成功人士,他的内心却陷入一种空虚和不安。难道人到中年就是这样等待衰老?如果不是,新的突破和目标又在哪里?

于是,他与几位老友去了澳洲旅行。不设时间,没有目的,在陌生的国度彻底放空。在从墨尔本回国的班机上,三个人一路站着聊天聊理想聊未来。11个小时候后,沙常明明确了自己接下来要为之奋斗的目标——为这个呆了20多年的证券行业带来一些变化,做一些与众不同的事,“联储证券”正是这个目标的载体。

说干就干。决定成立联储证券之后,向来擅长整合资源的沙常明将橄榄枝伸向了张翔东。

低调内敛的张翔东在证券业摸爬滚打多年,实战经验丰富的他拥有自己独到的商业判断,每次中欧同学聚会,大家也都会让他来讲讲股票谈谈资本市场。时任一家券商副总裁的他对公司从行业“小不点”到利润增长最快的大型综合券商功不可没。本是到了享受成果的安逸时节,但老沙的理想触动了张翔东的内心——改变业态、创新体制,成为证券行业的一股新血,去搅动甚至引领整个行业向前行,这样的抱负也同样属于张翔东。经过两人无数次的沟通和碰撞,那副远在未来的画卷渐渐清晰,慢慢靠近。

成功吸纳了张翔东,老沙又将目标对准了拥有丰富外资银行业务及风控经验的邵珠海。

中国证券行业的风控管理能力远远落后于外资银行,要想提升公司的组织效率,快速发展业务,实现弯道超车,风险管理是极为关键的环节。换言之,要想在传统的证券行业创新引入风控管理,做真正的业态改变者,邵珠海的加入必不可少。

汇丰、渣打、摩根大通…一个个闪耀着耀眼光芒的名字在邵珠海的履历上整齐划一的排列着,20多年来,他的职业规划清晰坚定、稳扎稳打,严谨冷静的做事风格从他笔挺的衬衫和牢牢系紧的第一颗纽扣上可见一斑。

“你想你的人生一辈子就这么稳定地不变地过下去了吗?人到中年,什么最重要?时间!是时候为了理想燃烧一次,因为再不燃烧,我们就都老了!”沙常明的这番话最终说服了邵珠海。古有刘备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今有沙常明一番肺腑感动邵珠海。在樱花路上的“天下一家”茶坊里,沙、张、邵三人持着相同的理念、抱着共同的理想,终于齐心走到了一起。联储证券利刃出鞘,剑指长空。

经过一系列的增资、整合和调整,2016年2月,联储证券正式成立。董事长沙常明、总裁张翔东和首席风险官邵珠海三人组成了公司管理层的核心。



所谓志趣相投,除了志向目标一致,旅游也是三人共同的兴趣爱好。



中欧合伙人



三位合伙人性格迥异,在工作中恰恰能形成很好的互补。三个人的同班同学黄反之(中欧深圳校友会秘书长、健康产业领域投资人)给三个人的角色分工打了个形象的比方:联储证券是一辆飞速行驶在中国财富管理领域这条宽阔道路上的改良吉普车,高瞻远瞩的沙常明把着方向盘、经验丰富的张翔东踩着油门、客观理性的邵珠海负责踩刹车,三人各司其职,配合得当,使得公司在稳步发展的同时还能做到“弯道超车”。

称他们为“中欧合伙人”,不单单因为他们都是中欧MBA的学生,还因为三人之间有落到实处的合伙人机制。这是联储证券在组织层面的创新之举,也是除了严密的风控体系之外,联储证券最重要也最核心的创新举措。

沙常明说,联储证券合伙人制度师自华为,可概括为“体系共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12个字,这“三共”合伙制方案在他的脑子里转了至少半年,经过与监管层、股东方和业内专家的多次咨询和协调沟通,终于从想法变成了具体方案。具体包含9个方面:

① 覆盖高效能员工,不撒胡椒面。合伙人数量将不超过公司全体员工的20%;

② 分层级,拉开差距,突出核心驱动的地位和利益;

③ 合伙人动态调整,股权适度固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④ 合伙人治司,通过执委会和各专业委员会给予合伙人足够的管理权限;

⑤ 给予合伙人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待遇。不低于行业75分位的薪酬包,同时额外给予公司超额利润的30%进行二次分配;

⑥ 给予合伙人股权激励,公司业绩达标,公司每年以净资产为价向合伙人定向增发不超过公司注册资本5%的股票;

⑦ 通过股权投票权与收益权的分离,实现合伙制持续发展下的股东与合伙人不同诉求的平衡;

⑧ 风险共担是合伙制的核心必要条件,在自愿基础上,通过股权绑定的风险承诺,以及市场化的退出机制,达到合伙人的“人合”;

⑨ 合伙制度列为章程重要条款,实现合伙制的可预期机制。

合伙人制度的目的是要切切实实打造“帮派文化”,员工对公司越有信心越认同,与公司利益绑得越紧,就会离权力中心越近,反之就会越走越远。



在烧脑且热闹的证券行业驰骋,老沙爱上了唱歌,他说唱歌是与自己对话的时间。老沙还加入了中欧红枫合唱团,几乎每场活动必到,是核心成员之一。



中欧并非往事



将时钟回拨到2004年的12月,沙、张、邵三人身着红黑相交的硕士服、头顶硕士帽,与其他同期学员一起聚集在中欧上海校园红枫路的校门口,这是中欧2005届MBA学员拍毕业照的日子。同学情谊虽然难忘,但谁也没想到这段中欧一起上课、学习、聊天、游学的日子成为三人十年后合伙创业的缘分的起点。

回忆起中欧,三人的感慨和感恩是由衷的。

邵珠海说:“我最为深刻的体会是中欧的‘共享’。在中欧这个国际化平台上,知识和智慧可以共享,校友和资源可以共享,而毕业多年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和论坛对我们也是全开放的,这种关怀和持续滋养让我们受益终生。”



这就是那张珍贵的毕业合影,照片里的74张笑脸已然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

张翔东缓缓开口:“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共同语言的培养。同为中欧校友,我们的很多观念和理念都是相通的,这为我们的日常工作和沟通带来了默契。对我来说,中欧是一个对的圈子,在里面我也遇到了对的人。”

“这也是我大力向股东们推荐中欧的原因”,沙常明笑了起来,“一致的理论体系、同样的对话语言才能让股东更好地明白我们在做的事。”在沙常明极富感染力的鼓舞下,到中欧深造学习的股东不下8人。

“公司的CFO盛赟(EMBA2014)、HRD易曙光(FMBA2015)和行政管理副总经理汪承德(MBA2013)就是股东们在中欧就读期间为公司物色到的。”提起这个话题,老沙很是得意。“从某种意义上说,中欧是我们的人才储备池。我们爱从母校招人,就是因为有了中欧背书,这样的人我信、能沟通、可重用。”



联储证券的“中欧”团队

沙常明说,“其实中欧之于我的影响,从第一节课就开始了,毕业十年后,创业成立联储证券,它都是我始终的信条——做事要具备全局观,要从深度和广度两个维度去进行思考,明确公司的mission(使命)和vision(愿景)。其实,中欧的slogan把我们希望做到的很好地表述了出来……。”说到这儿,三人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念出“中国深度、全球广度”。

对母校的感恩很快转化成了行动。在今年3月的中欧滴水泉第一次理事会上,沙常明第一个表态,宣布捐款100万人民币以帮助更多优秀的年轻学生加入中欧。“在事业刚起步阶段进行捐赠是我们公司高层一致的决定。在中欧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也造就了联储证券新的发展契机。我希望能有更多优秀的人才跟我们一样,享受这样的机会。”沙常明说。


中欧作为亚洲最具影响力的商学院,拥有令人瞩目的排名,遍布全球的精英校友,和强有力的职业发展支持。在过去20年间,MBA课程成就了无数年轻人的职业梦想。

2016季中欧暑期训练营现已精彩启动,7月13日至17日,MBA课程精华浓缩于一周,给你一次近距离体验顶尖商学院的难得经历。

▼即刻阅读原文,报名加入


    关注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