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一流大学的差距,差的不只是学历

 

作者:红小猪(富书签约作者),来源:富书(ID:zhongchoudushu)你和一流大学差的,不是所谓的学...





作者:红小猪(富书签约作者),来源:富书(ID:zhongchoudushu)

你和一流大学差的,不是所谓的学历,而是这种学历所代表的本事。你要让这个世界认识你、赏识你,你要做的不是博得一纸文凭,而是要有和文凭相当的能力。

01


马上就要大四了,寝室里的气氛都显得人心惶惶。

有的人忙着考研,有的人准备毕业,还有一些仓皇无措、举棋不定……

但归根究底,所有人纠结的还是那一纸拿不出手的二流大学文凭。

前几天跟小澜聊天,她说她想考研。

我问她考哪里,她回答的很干脆:

只要是一流大学就行。我妈说,名校才能找到好工作。像咱们这样的二流大学,毕了业肯定没人要,倒不如缓几年,说不定未来还有点希望。



听了小澜的话,我有些语塞。

为什么一流大学的学生就代表了好工作,而二流大学“毕了业肯定没人要”?

在她以及她母亲的眼里,文凭就是人生最大的砝码,仿佛那张纸就是人生通行票,捧得了一流大学这辈子就可以飞黄腾达。

不过有这样想法的不止她一人。

过年放假那几天,就常见几个长辈聚在一起,为自家孩子的未来出谋划策。其中有一位父亲,女儿上的二流大学,他态度极其坚决,要求自己的女儿一定要考研,而且要一流大学的研。

一战不行就二战,二战不行就三战,直到考上为止,哪怕成了当代范进也在所不惜。

我当时半开玩笑地问他:“您女儿要是毕了业能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您还让她考吗?”

那父亲搓着半生辛劳换来的布满老茧的手说:“找个工作……不是名牌大学工资能高吗?”

想来有些无奈,在大多数人眼里,好大学等于好工作,而好工作工作等于好未来,所以才有那么多人对名校趋之若鹜,以期提高自己的“身价”,某一个光明的前途。

其实,很多人纠结二流大学和一流大学的差距,寻求这两者之间的差值,实际他们真正寻求的,是毕业后的工作和未来的工资。

尼采有句话:“理解力迟钝的人以为迟钝是知识的本质。”

同理,那些认为在一流大学毕业就能获得好工作的人,也在不知不觉中忽略了,什么才是未来选拨人才的标准,而简单粗暴的把一流大学这个标签当成了本质。
02


有些人只是看见了一流大学的一流条件,却不知道一流大学为何一流。

相比于二流大学,一流院校之所以担当的起“名校”这个招牌,是因为他们有足够的自信跟这个社会较量,他们的知识、思维、眼界,乃至平日的生活习惯都促使他们有能力秒杀二流学校。

社会青睐名校,青睐的不仅仅是他们身上的金字招牌,更多的是在这个招牌下,他们所锻炼出的本事和态度。

认识一位同学,本科就读于一所全国排名前五的211+985名校。

她告诉我,上大学明白的第一件事,就是什么叫“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那位同学在高中时也是荣誉满身,到了这所名校才发现,自己曾经那点小成绩根本不算什么,比她优秀的比她还努力,比她家境好的比她还拼搏,那些传说中美貌与智慧并存的人,在这里已是司空见惯。

这些学生,在上大学前就已经培养了高于二流大学学生的能力和习惯,登入名校只是他们验证自己的一次契机。

当然,不是说不上名校就代表你没能力。

不过,在名校,学校的学风和学生自身的态度,促使他们得以进一步提高。

而反观二流学校的学生,每天过着优哉游哉的生活,没有目标、不知进取,即使当初你是一失足成千古恨,有一身一流的能力却不幸进入二流的学校,这样庸庸碌碌的过四年,你的水平也会退到临界值以下。

如此,你又怎能要求毕业后让这个社会对你刮目相看,你又如何能抱怨二流大学难与一流大学平起平坐?

说到底,这个社会看的不是你的毕业学校,而是学校背后所培养出的能力。

这学期,学校安排我们到一所学校实习,同来的还有一所211名校的实习生。

在这段时间里,我看到了一流大学学生与二流大学学生的明显差异。

初到实习学校时,很多学生身上还背负着上课、考试等一系列任务,这很容易与实习相冲突。

那所211名校实习生的做法是直接与校长交涉,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尽自己最大能力保证母校与实习学校的互利共赢;

而我所在的这所二流大学,很多学生只知道抱怨、郁闷、不知所措,没有人敢于站出来走到校长办公室,表达自己的诉求,更有人对实习学校听之任之,完全没有主张。

二流大学与一流大学差什么,或许差的真的不是一纸文凭那么简单。
03


文凭或许是你未来的敲门砖,却不是你的铁饭碗。

可以说,在当今这个变革的社会,已经不存在所谓的“铁饭碗”了。

一流大学之所以好,很重要一点是因为有好的学习资源。

它可以开阔你的眼界,提升你的思想,见识到更广阔的天地。

但在二流大学,没有一流院校的好资源,并不能成为你不如人的借口,资源是死的,人是活的,没有资源你可以创造资源。

任何一所大学,都有博学的老师、优秀的同学,你要为自己营造一个精英的圈子,多跟良师益友交流。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实际上你就是在二流院校这个大环境里营造了一个高质量的小环境。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与精英交流的过程中,你自己也会受到熏陶。

原腾讯副总裁吴军曾专门对伯克利这所大学进行过细致的研究。

他发现,这所大学入学时的学生水平相差很大,但一年之后就形成了自然分化,其中有20%的学生组成了精英圈子。

这个圈子里的人彼此竞争,也互相鼓励、互相学习。

最后,这些人和哈佛或者斯坦福这些名校的学生差距很小。

而由于伯克利大学每年入学人数大致是哈佛或者斯坦福的三到四倍,所以这些学生中的精英人数并不比哈佛和斯坦福少多少。

你要让这个世界认识你、赏识你,你要做的不是博得一纸文凭,而是要有和文凭相当的能力。

《硅谷来信》中讲过:

要明确自己未来的生活目标,主动根据这个目标去尽可能宽泛地学习,培养技能,而不是被动接受学校给你安排的规划。



我在高中的时候严重偏科,语文和文综从不需要费多大力气,但数学和英语却学得相当吃力,这使我的总体成绩并不高,只够上一个二流院校。

当时,我的母亲告诉我:

你的目标不是在大学,而是在未来。能上一个一流大学,靠的是你之前的基础;能有一个好未来,靠的却是你现在的积累。大学只有四年,未来却不计其数。



所以在大学期间,我不断给自己充电,明确未来的目标并不断朝这个方向努力。

从在报刊发表文章,到代表学校参加交流活动,再到后来成为杂志责编。

而今年,我成了“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的签约作者,并在年初的时候,和一家出版社签了合同,与一位老师的合著即将出版。

如今我将要毕业,我很感谢母亲跟我说的那句话:“你的目标不是在大学,而是在未来。

我不断告诉自己,或许我和一流大学差了一纸文凭,但我不会让自己差给能力。

你和一流大学差的,不是所谓的学历,而是这种学历所代表的本事。

一个空有高学历而无实干的书呆子,早晚会被社会所淘汰。

一流大学只是一个标签,但重点在于,你有没有能力和这个标签相匹敌。

如果有一天,你比不上一流大学的学生,那么你差的绝不是一纸文凭这么简单。

作者简介:红小猪,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签约作者,实名朱红,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签约作者。现于吉林省《黑土地》杂志担任责任编辑。一个出生于大草原,成长于渤海湾,求学于黑土地的95后小菇凉。目前尚在奋斗路上奔跑,愿你我一起加油。简书@红小猪,微博@红小猪99
- END -
文章系转载,学子悠悠诚意推荐,如有侵权请留言
●●●
天津最大最具影响力的校园新媒体平台
商务合作与投稿
请联系 QQ:3327344057
有什么想对小悠说的话 可以在文章下方留言
欢迎大家来一起讨论


    关注 学子悠悠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