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与古人的差距到底在哪里?

 

我们与古人的差距到底在哪里?把碑帖临像了,就可以比肩古人了吗?古代书法大师们水平的高下,到底以什么标准来衡量?...

【雅合杂谈】
我们与古人的差距到底在哪里?


关于书法的几个问题

同样的笔、墨、纸,不同的人写同一个字,好坏的评判标准是什么?

古代书法大师们水平的高下,到底以什么标准来衡量?

每个书家擅长的书体有不同,又如何评判?比如李阳冰的篆书和虞世南的楷书,孰高孰下?

把碑帖临像了,就可以比肩古人了吗?

我们与古人的差距到底在哪里?
上图左边是欧阳询《九成宫》欧斋本拓本,右边是当代人的临摹。外形几乎一样,也是欧体的风格。

但,外形、结体、章法无限接近拓本,就达到欧阳询的水平了吗?就得到欧阳询书法的精髓了吗?没人敢这样讲。

在用毛笔写字的时代,写一手好字的人,每个朝代多如牛毛,数不胜数,他们的字比今天很多书法家写得好多了。为什么每个朝代被奉为书法家的也就寥寥几人、多则也就几十人?

这其实是关乎到什么是书法,什么是毛笔字的问题。

“学出笔力才叫书法!”形意拳大师李仲轩的这句话,一语中的。

有笔力,写出的字才叫书法!

没有笔力的字,就像满大街练习太极拳的人,一招一式,看起来也像模像样,可有真功夫的又有几个?只会摆摆花架子,被别人轻轻一推就倒了。

古代字画的作伪,外形轮廓上也可以无限接近原作,那么真赝之间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米芾的《淡墨秋山诗帖》被一直视为米芾的真迹,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对照下宋拓《英光堂米帖》,墨迹本反而“下拓本一等”。二者的最大区别,不是字形,而是笔力。

这种墨迹本怎么搞出来的呢?很简单,现在也能做。

先双钩出字形轮廓,然后在用笔写出,不到位的细节地方,点墨补补,外形就可以做到几乎一致。然后讲这件墨迹本,曾被刻入《英光堂米帖》,字形和章法上的一点点不同,是由于勾摹上石和刻的过程中造成的差异。

这样一切看起来都合符逻辑,天衣无缝。

一件国宝就这样诞生了!

我们不能把董其昌的笔力跟米芾的笔力混为一谈,不能把苏东坡与李邕的笔力画上等号,而要能看出他们之间的差距。

对古人书法的笔力及强弱没有感觉,仅凭外形和风格去鉴定真假,这是清末民国以来古代书画鉴定中存在的最大误区。

什么是笔力?

笔力——中国书法点画、线条蕴含的力量感。

笔力,发自人体,形成于锋端,达之于纸上,呈现于点画。

讲到笔力,我们今天形容某一个人的书法有力的时候,最爱用的词有两个:

1、力透纸背

颜真卿《张长史十二意笔法记》:“其用锋,常欲使其透过纸背,此成功之极也。”

2、入木三分

张怀瓘《书断·王羲之》:“ 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无关字体、风格、大小,笔力强越时人就可以争得书家之名。

中国书法笔力的标准

1


雄强而不萎弱



什么是强?什么是弱?谁比谁强几分、弱几分,不可测、不可量,无法借助仪器工具,全凭目测的感受。

“张芝、韦诞、钟会、索靖、二卫并得名前代,古今既异,无以辨其优劣,唯见笔力精绝耳。”——王僧虔

汉魏晋唐,书家辈出,各擅其名,而能得享雄逸、雄丽、雄秀、雄迈、雄浑之誉的,也就王羲之、王献之、虞世南、欧阳询、颜真卿等几人而已。

笔力以雄强为上!

历代书家水平较量的结果,首先在笔力上就分出高下,笔力雄强一份,自然胜出一筹,笔力羸弱一丝,便自降一格。

笔力就像武术高手的内力一样,内力修炼得深厚的人,可以反映到一个人的精气神上,有时不用过招,一搭手,高下即分。





李斯《泰山刻石》中线条点画的力度,王羲之到了晚年也没有超越,从《十七帖》来看,二人顶多平手。

章法、结体,对秦汉魏晋书家而言,都不成问题,只是每个人审美角度不同,风格取向不同,无论是写篆书、隶书还是楷书行草,不同书体之间的水平高下还是泾渭分明,而力度上的强弱才是关键。

今天的书家把楷书写得再好,跟李斯的篆书比起来,那还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李邕的笔力,是永远无法达到的。

魏晋唐书家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年纪越大,笔力越强,与现在的书家正好相反。

颜真卿(709-784)的《郭虚己墓志》书于天宝八年(公元 749年),41岁所书,是目前所见颜真卿最早书迹。



这个时候的颜真卿,书法还不成熟,大部分点画扁平乏力,估计还没有向张旭求教笔法。

而颜真卿在其后逐年修炼的过程中,点画愈加浑厚有力,晚年更是雄秀独出,独领风骚。



2


张力充盈而内敛



笔力从大的方面来分析,有两种表现形式——张力和裹束力。

这两种力,互为反作用力,互灭互生,没有张力也就没有裹束力。

正是这两种力,使书法的笔力遵循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含蓄而不外露的审美原则。

王羲之:“第一须存筋藏锋,灭迹隐端。”

张怀瓘:“若露筋骨,是乃病也,岂曰壮哉!书亦须用圆转,顺其天理,若辄成棱角,是乃病也,岂曰力哉!”

力要含蓄而不外露,在点画线条内部充盈,富有张力,而不外泄。



什么是张力?

荷叶上的露珠,能在滚动中不碎散,靠的就是内部的张力。

书法的张力,像人体内吐纳之气,在内部充盈、流动,富有生命力。

有了张力,点画才会有视觉上的立体感、空间感。没有张力,点画就会变得扁平。

包世臣在评价王羲之书法时,曾讲“盖其笔力惊绝,能使点画荡漾空际,回互成趣。“

张力越大,点画的立体感越强。

张力最大化是什么状态?

举个例子,好像炸药包,在无限临近爆炸前,爆破力在炸药包内聚集,达到最大。等你听到了响声,看到了火光,力就已经分散了。

像一根弹簧,被压到极限,在释放前弹力达到最大。

也像弓弦拉得满满的箭,在即将离弦而飞前,力是最大的。而射出后,力度就处于一个不断弥散的过程。

什么是裹束力?

裹束力是张力所产生的反作用力,讲的是点画的内敛之力,力量要聚集在线条里面,裹束力越强,精气神越足。

骨力内含,而不是抛筋露骨,就是这个道理。

而笔力外泄就像有孔的气球,总也打不满,软塌塌。

古代的书法大师,就是在这两种力之间达到最大化的平衡。

点画有了张力和裹束力,就使书法有了活力,有了生命力。

反之,就会有死力、蛮力、生硬之力。

一根钢筋的承受力也不小,但那是没有生命的僵硬之力,因为没有张力。

古人用“北海如象”来评价李邕书法的雄浑,但那是走动着的大象,充满活力的大象,不是躺下的大象,更不是死去的大象。

笔力,也可以理解为贯穿在书法点画、线条里的气,使得血脉畅通、气韵生动。

临摹古人的法帖,练不出笔力,就只是学到外形,徒留僵死的躯壳而已。

八大山人(1626-1705)的《圣母帖释文及题跋》,是八大为自己收藏的怀素圣母帖拓本而书,作于1698年,是其晚年代表之作,为海内外研究八大的权威及最重要收藏家王方宇旧藏,后捐赠美国华盛顿佛利尔美术馆。





八大山人存世的墨迹中,有多幅《临河序》》,风格、大小不一,真赝也一时难辨。

这件《临河序》也为王方宇旧藏,现藏佛利尔美术馆。从风格来看,与上一件近似,书写年代应该相隔不远。是真迹吗?



两件作品对比一下,就看出问题了。





《圣母帖释文及题跋》点画沉实,笔笔到位,骨力内含。而《临河序》的点画则显得轻飘许多,尤其是“钩”笔,笔锋无法收拢,抛筋露骨,笔力外泄,没有一个是写成功的。

《临河序》显然没有达到笔力内敛而不外露的标准。晚年的八大山人,是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的。



这两件作品中均钤有“可得神仙”一印,猛一看,是同一方。

仔细对比下,差异蛮大,而这种差异并不是由于纸张、钤盖时用力不同而导致。第2方也就是《临河序》用印,仿刻无疑。

八大山人“可得神仙”这方印,目前发现的伪刻有三种左右。



潘天寿(1897-1971)的《鹰石山花图》,从整体构图上看,颇有气势。局部细节又如何呢?这位近现代大师的笔力又如何呢?



上图中的红叶和藤蔓,线条就显得僵硬许多,硬梆梆的,没有弹力、张力。图中右下方的几处苔点,章法蛮好,不凌乱,但每一个苔点都是扁平的,不是立体的,不是活的。



上图中的几笔竹子,很明显看出来是中锋提按用笔,力度吃不到纸里面去,尾部愈加显得不够沉实,轻飘,笔力外泄。

潘天寿喜欢但却又不擅长用硬笔,当他无法使笔锋绞转而行,而是用提按法去运笔时,线条的生硬、扁平就在所难免了。

他的线条,有时猛是猛,但缺乏张力和裹束力,往往霸悍有余,含蓄不足。

潘天寿是靠章法取胜,不是靠笔力、线条取胜。

如果再给他20年的生命,用笔方法上没有彻底的改变,潘天寿书画中的张力和弹力,我们还是看不到。





《鹰石山花》同八大山人的《临倪瓒山水》相比起来,就更加看出近现代大师与古代大师的差距了。

《临倪瓒山水》中的线条就充满了张力与弹性,充满活力,摇曳多姿,有起有收,有去有回。

画中的苔点,沉实而富有立体感。

3


均一而无差异



书法点画线条的笔力,要均匀而没有差异。

每个点画、每个字,由始至终,要使力度始终保持在一个稳定的均衡状态,不能忽弱忽强。

笔力不可中断,而要连绵不绝。

唐代中期及以前大多数书家,无论单个点画还是整字、整幅,力度都能保持均一,而不会出现某处有力、某处力弱的现象。

到了唐末及以后书家,笔法衰竭,笔力不再均一,笔力开始强弱互现,众多书家就是修炼了一辈子,也没有越过这个坎。

这是笔法不完备带来的结果。

黄庭坚(1045-1105)《范滂传》,书于1103年,为其晚年代表书作。



黄庭坚60岁左右已经悟出了笔法,但留给他更多体悟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某些点画力度强弱不同的问题还没彻底解决。

“亦自喜中年来书字稍进尔。星家言:‘六十二不死,当寿八十余。’审如此,真当以善书名四海。”——黄庭坚《跋旧书诗卷》。

可黄庭坚还是应验了算卦人的话,只活到61岁。

他晚年的笔力比起苏东坡而言,大概相差7%左右,如果能活到80多岁,超越苏东坡自然不再话下,一定声名大震,宋代书坛第一把交椅就是他的。



吴昌硕(1844-1927),近现代书画大家,篆书取法石鼓文,享誉海内外。他的篆书真的像今天的人评价得那样笔力雄强吗?



从吴昌硕临摹的石鼓文来看,最大的问题就是笔力不均一,相对来讲,某一段相对有力,某一段更加萎弱,线条扁平、生硬,点画的起笔与收尾处尤为明显。

吴昌硕的篆书跟古人比起来还是笔力上差了太多,外强中干而已。

李阳冰之后的篆书,也只是有篆形而没有篆法,不独吴昌硕一人。

现代、当代不少书家也做到了均一,但那是从头至尾的无力,毫无笔力可言。

怎样才能做到有笔力、有张力?请关注“雅合文化传播”微信平台,咱们接着聊。
  —— 2016年6月18日梓堂于深圳瞻淇室
前期文章
“写给你看”——内向侧锋绞转圆运动

“写给你看”——什么是中锋、偏锋、侧锋?


    关注 雅合文化传播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