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许昌人:老祖宗十万年前谈了场旷世奇恋,带回一些有趣的基因

 

出土十年之后,河南出土的“许昌人”终于登上了《科学》杂志。论文中称,十万年前的许昌人和欧洲尼安德特人之间或存基因交流。...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科学加客户端记者说。

随着灵井挖掘工作的进行,2014年7月,在同一个探方又找到了一些人类头骨化石,与上次的发现同在两平方米以内,只是往下深挖了一些。吴秀杰讲道:“把这两次发现的头骨化石拼接在一起,组成了如今‘完整’的许昌1号和许昌2号头骨,均为较年轻成年个体,许昌1号可能是属于一个男性。”

两次总共发现头骨共45块,其中许昌1号26块,许昌2号16块,剩余三块经鉴定均属于不同个体,分别命名为许昌3号、许昌4号和许昌5号。



▲许昌1号碎片模型 ( 摄影/白竟楠)



▲许昌2号碎片模型(摄影/白竟楠)

许昌人生存的年代恰好是欧洲人的祖先——尼安德特人最繁盛的时期,那时的尼安德特人几乎占有了整个欧洲大陆。许昌人头盖骨的发现提示,两个古老人群之间或许有过基因交流。

许昌人头骨的最大宽度在头骨的下部,这个特征在东亚古老型人类中一直连续存在,包括周口店人、金牛山人等,这说明许昌人继承了本地人的连续特征。另外,颞骨乳突较小且向内凹陷,这也是中国的古老型人普遍具有的特征,也是许昌人所具备的。

同时,许昌人还具备尼安德特人的两个典型特征。尼安德特人的内耳迷路的水平半规管较小且位置靠上,许昌2号的两个内耳迷路保存完整,1号有一个被保存下来,且都与尼安德特人一样。另外,从许昌2号保存的枕骨可以看出,枕圆枕中间部的上面有一个三角形的凹陷的,这也是尼安德特人都具备的特征。

其中,“内耳迷路特征”在东亚古人类只出现了1例,所以这是典型的欧洲人特征

其实,这并不是第一次发现镶嵌型特征的古老人,在陕西大荔人头骨化石被发现时,一些学者也提出其具备镶嵌型特征,一些古人类学家甚至直接把大荔人归类为海德堡人(尼安德特人的祖先)。广东韶关发现的马坝人,其圆形的眼眶也被一些学者认为具有欧洲人的特征。河北和山西交界处的许家窑人,在其颞骨内部也发现了“典型的尼安德特人内耳迷路”。但是以往在中国境内发现的古人类化石,还没有像许昌人这样,具有明显的中国本地古老型人类和典型的尼安德特人共有的镶嵌型体质特征。



▲许昌1号头骨化石碎片及头骨化石的3D虚拟复原(吴秀杰供图)



▲许昌2号头骨化石碎片及头骨化石的3D虚拟复原(吴秀杰供图)

赞 赏

你觉得小编记者不容易,就打个赏吧!

加入北京科技报丨北科传媒(全职/实习)
bjkjbhr@163.com
投稿或推荐选题
bjkjbeditor@163.com
下载“科学加”客户端,阅读和搜索更多精彩内容
你知道桶装水、小区直饮水怎么喝才安全吗?



广场舞变“打群架”?当心,奇葩舞姿很伤身!



一只烟,五分钟,室内PM2.5从50飙升到1000!

有疑问或寻求帮助,快加入"科学来帮忙"群!


科学通讯社(科通社 scipress)
提供每日新鲜科学与生活资讯
组织各类有趣活动
主办:北京科技报社 | 北科传媒


    关注 科通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