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洪浩:把自己喜欢的事做到最好

 

巧于机缘

终学武术洪浩出生于武术世家,受家庭影响,自幼便对于武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但在其幼年时,家里...

 巧于机缘    终学武术

洪浩出生于武术世家,受家庭影响,自幼便对于武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但在其幼年时,家里原是出于对小儿子的宠爱,不舍让他受习武之苦,便只请了师傅来教授哥哥们,而他则跟在后面偷偷学。当时年幼的小洪浩虽不懂得何为武术,但已经对武术有了深厚的情节,楞是把出拳、蹲步练的有模有样,不禁让前来教习的师傅很是高兴,当场便决定自此也要教小洪浩习武。也正是这次偶然,让洪浩与武术结下了不解之缘。

不忘教诲    恩感于怀

在河南大学攻读完硕士后,洪浩顺利进入上海体育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在此期间,导师郭志禹治学严谨的学术态度对他产生了很大影响。用洪浩的话来说,郭志禹老师是位很“纯粹”的学者,对待学术非常严谨,对于学生的论文,往往是逐字逐句进行修改。他对学生的指导也相当认真负责,若是平常有学生碰到了学术问题,他往往近善近详、乐于解答,所以多会见他与学生们在学校食堂吃饭时还依旧在讨论交流。随后,洪浩进入国家武术研究院工作,在工作期间,曾任中国武术协会秘书长的康戈武老师也对他有很大影响。曾与康戈武老师一起编写了《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武术概论》、全国中小学武术健身操教程等等,在不断的工作过程中,成长了很多、锻炼了很多。可以说,无论实在学术上还是在工作上都受益颇深。

他总是用“严谨”和“勤奋”这两个词来形容这两位老师。两人治学严谨,虽有相似,但又有不同。正是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影响到了洪浩,也让他在平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着严谨的治学理念;在生活方面,两人都表现出了积极的生活态度,这就好像是中国文化的传统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或许受这两位老师的影响,也让他在对待学术时,时刻保持着严谨的态度。

他用“group”来形容他带的研究生和博士生队伍,并认为学生来跟着他一起学习,就是对他的信任,他需要对这些孩子们负责、需要对这些信任负责。或许有些人会认为他是个严格的老师,有时甚至可以说是苛刻,但他却认为,如果对于学生要求不严,这反倒是对于学生的不负责任。
传承太极    续写华章

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弱制强,谓之太极。虽然或许有不人对太极拳存在刻板印象,认为其动作缓慢,更应该被一些老年人选择。但洪浩对此表示并不赞同,他认为:东方的运动不仅是一种肢体的运动,更应该说是一种对于身体内外兼修的塑造。太极拳作为典型代表之一,在招式上相较于其他运动略显缓慢,但这也是其精髓的体现,贵在以柔克刚、开合有序。

作为太极拳的重要传承地,河大举办了十五届本科生、四届研究生太极拳比赛,然而河南大学与太极拳的渊源早就由来已久,但很多人却认为在一定程度上是洪浩为河南大学太极拳的推广找到了新的出路。

在本科及硕士阶段,洪浩曾在河南大学就读,博士毕业后,又重返河南大学任教。在执教期间,曾跟随孙禄堂的孙女,孙式太极拳传人——孙叔容教授学习孙氏太极拳,也正是在这位享誉国内外的著名孙氏拳大师的影响下,让他后来萌生了在河南大学推广孙氏太极拳的想法。

直到现在回想起来,洪浩还能依旧清楚的记得有次孙叔容对他的教导。那天早上六点多钟,孙老师带领学生在大礼堂门前的空地上练习太极拳,当时天还不太亮,路也有些看不清楚。这时有位女同学骑了个自行车朝着过来,骑到跟前时没看清路,不小心翻了车。当时练拳的同学都是男生,也都考虑到不太方便,就没去扶起那名女生。这时,孙老师告诫他们:你们练武术,要见义勇为,女同学摔倒了,而你们却视而不见,那习武还有什么用?你们要知道,习武不仅仅是锻炼身体,刚重要的是要学会见义勇为。现在看见女同学摔倒了,你们却没一个人去帮助,那练习武术的意义何在?也正是因为这件事,让他意识到了,练习武术,不单单是要做到个人的强身健体,同时也应学会武术的精神,在看到弱者时要及时帮助。

同时,开封作为文化古都,其武术的历史也相当悠久。在开封,孙叔容也教授了很多弟子,可以说,这也是让孙式太极拳在河南大学的推广、在开封本地的推广上,占有不容忽视的原因所在。

中国武术段位制的发展,与河南大学也有着浓厚的历史。自2003年开始,新编《武术段位制教程》第一本书的编写及段位制培训班就交由在河南大学承担,随后,河南大学先后承担了四次编修工作会议。2014年第一期全国武术段位制指导员骨干培训班也与河南大学举行,今年上半年,国际武联也进入河南大学进行考察武术段位制的推广工作。

同时,河南大学也曾承担七彩阳光的“社区服务”项目,并培训本科生和研究生在苹果园、金明区和明伦区等五个社区进行武术推广。这也让太极拳进入了社区,也让更多人的人学习到了中国传统武术。

可以说,河南大学见证了中国武术段位制的发展历程,河南大学是重要的参与者,是重要的见证人。洪浩作为河南大学孙氏太极拳推广的提议者,在看到如今河南大学在推广太极拳上取得的进步时,应当感觉自豪与欣慰。

洪浩老师书法作品
追逐梦想    持之以恒



奥运会作为全世界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它不仅是一种体育现象,同样也是人类探索体能极限的竞技舞台。中国人的奥运情结,从“奥运三问”开始就已经出现,并在随后100多年的历史演变中愈发浓烈,从申奥成功到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第29届奥运会,这一步步的发展对于中国来说,可喜可贺。

2008年时,洪浩还仍就读于上海体育学院,当时的博士生导师郭志禹就曾对他说过,北京举办奥运会,是竞技武术迈向奥运会的机遇,但同时也应该意识到中国武术竞技在指导理论上仍旧有些匮乏。正是这些话,让洪浩萌生了中国竞技武术进奥运会的想法,并在攻读博士期间,书写过有关论文,诸如《竞技武术发展理论之研究》等。

虽然截止到目前,中国武术竞技还仍旧未曾进入奥运会项目。但洪浩相信,中国武术进入奥运会参赛项目是历史的必然,这只不过是时间问题。他认为至今中国武术未能成为奥运会参赛项目,或许有两个因素制约了中国武术进入奥运会的脚步:从客观因素来讲,中西体文化的冲突,奥运会是以欧美过为主导下,随着中国实力的提高,势必会对其地位产生威胁;从主观因素来讲,中国武术的推广起步较晚,落后于柔道和空手道。1964年柔道成为冬季奥运会参赛项目,2000年跆拳道正式成为奥运会参赛项目,而中国武术的推广正式起步则是从80年代,相较于60年代柔道推广的起步,已经晚了二十年左右,所以这些滞后或许在一定程度上会有些影响。同时,他也认为,从中国武术进奥运会这个议题上看,现在已经存在了两个问题:一则是中国武术的国际化普及程度不够,虽然现在已经有一百四十多个会员单位,但毕竟仍有不足,还需要更为持续的发展;另一方面,中国武术自身也需要反省。或许受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多数人的想法是想要直接实现将中国武术全盘推进奥运会,但武术毕竟博大精深,涵盖的内容也有很多,这就好比是中国的“菜系”,种类繁多、各有特色,若是想要把中国武术的全部内容直接推进奥运会,倒显的有些“贪大、贪全”。反观日本,则是采用了循序渐进的方式,由点至面、逐个发展、逐渐突破,先是让柔道进入奥运会,后来是跆拳道。对此,中国武术需要做冷静思考,同时也需要重新制定有关对于中国武术进奥运会的新思路。因此,在一次与中国武术协会负责人的谈话中,洪浩就曾提议,或许可以先从冬奥会开始,在冬奥会上推出适合的中国武术项目。

正是这份对于武术进奥运会的执着、信念的存在,让他始终坚持在这条道路上前行。他说,武术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而我们作为后来人、作为传承者,不能让这份宝贵的财富在我们自己手里丢了。

或许,直到现在,仍旧有人不太同意洪浩对于中国武术进奥运会的提议,认为其难度太大。但洪浩却回答:“当代的人就要做出当代人的贡献,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要做出些当代人的努力!”



人物简介

洪浩,男,博士生导师,中国武术七段,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分会副秘书长,河南省学生体育总会武术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教育厅技术学科带头人,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曾任河南大学体育学院副院长,现任河南大学体育部主任。主要担任本、硕、博民族传统体育概论、中西体育文化比较、武术教学与训练理论,中国武术史、武术技术与理论等课程教学。出版学术著作8部,是中国武术段位制技术论教程《孙式太极拳》、《和式太极拳》的执笔人。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6项;出版学术著作8部;在《体育科学》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论文参加了2008年奥林匹克科学大会,多次在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上进行专题主报告。曾获“全国体育新苗奖”,应邀到日本神户学院进行太极拳讲学。

文/新闻与传播学院2016级新闻与传播学院

余佳佳

(原载于《新研究生时代》)


    关注 河大体育在线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