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校”到“全校”,变动一字天地宽

 

在全民健身成为国家战略,健康中国提上日程的大背景下,只有全校办体育,才能适应新形势下学校体育事业发展的新常态。...



学校体育学校办,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儿,好像没有什么不正常的。但在河南大学,这样的事儿却显得有些不太正常。

河南大学推崇的是“学校体育全校办”。河南大学的体育工作者认为,仅仅学校办体育,必然导致学校体育的举办主体太过狭窄,不利于学校体育的普及与发展。在全民健身成为国家战略,健康中国提上日程的大背景下,只有全校办体育,才能适应新形势下学校体育事业发展的新常态。

在学校体育发展中,学校当然要在各举办主体中起到主力的作用。近年来,河南大学的春季运动会、“河大杯”篮、排球比赛、本科生与研究生太极拳比赛、武术锦标赛等重头戏都是由学校体委、体育部及学校其他相关职能部门来“唱”的。这些活动,贯穿全年,构成了河南大学校内竞赛与全民健身活动体系的骨架。


学院也是学校体育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从2009年起,通过举办学院田径比赛,各学院开始在河南大学的体育工作中发挥组织主体的作用。2013年,各学院开始成为全校秋季运动会的重要承办主体。通过学校搭台,学院唱戏的方式,调动了学院在学校体育工作中的积极性,使得河南大学体育工作的群众基础得到了极大拓展。每年的秋季运动会都有约20000名师生直接参加到比赛中去,成为全校规模最为宏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项体育赛事。


学校体育发展,学生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但在河南大学,学生不仅是学校体育的受益者,也是组织者。学校成立了30多个学生体育社团,这些社团积极发挥作用,成为学校或所在学院体育工作的重要组织主体。仅就全校层面来说,近年来的河南大学“新生杯”三大赛事、“河大杯”网球赛、阳光长跑公开赛等全校性的体育活动都是这些学生社团在起作用。阳光长跑协会、开欣排球俱乐部、网球协会等也随着他们组织活动的增多,组织经验的丰富而日益发展壮大,成为团结和凝聚广大体育爱好者组织和参与体育活动的重要纽带。
众人拾柴火焰高。从“学校”到“全校”,表面上相差一个字,反映的却是内在的学校体育理念的巨大差异。也正是因为这一个字的变动,实现了河南大学校内体育活动的丰富多彩,唱响了学校全民健身的主旋律和好声音。

(转自头条号:旁观校园体育)
河大体育在线

微信:henusport

长按二维码关注


    关注 河大体育在线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