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时节,让我们去领略西汉水流域的牛耕文化!

 

西汉水流域的传统牛耕叫“二牛抬杠”,但更多的是独立拉犁。也有少数用马、驴、骡耕田的,个别地方...







西汉水流域的传统牛耕叫“二牛抬杠”,但更多的是独立拉犁。也有少数用马、驴、骡耕田的,个别地方的个别家庭还保留有人拉犁的现象,总体以牛耕为主。





西汉水流域的牛耕开始于春秋初期的秦国,那时,以西垂为主的西汉水流域秦国腹地已经实现了大面积大规模的牛耕。秦国的牛耕,影响到了与秦人在同一流域生存的氐羌人,他们在大量养羊、养马的同时,也开始养牛。为了驯养,人们将牛鼻子间隔穿孔,在孔中穿一用木枝圈成的环状棬子,遇到过于调皮的牛,就狠狠的抓住棬子,使劲拧,牛觉得疼痛,就会乖乖的任人摆布。更有甚者,在棬子上栓上僵绳,便将牛牢牢的控制了起来。
牛性温顺,体壮力大,耐力强,只吃草,好饲养。牛犊只要到了使役年龄,畜主就会将牛犊赶到地里,架起杩挂件(方言读qian)子,一个人在前面牵牛,一个人在后面扶梨,进行耕(方言读gai)地训练。经过一两天的驯使,牛就会很顺从的拉犁了。这个过程,俗称“打耕牛”。
再说犁。

犁,方言叫杠头。杠头的构造制作非常简单,但制作很有窍道。杠头的部件或曰零件,既取于天然材料,又有人工的取舍和揉曲,要求要在耕作时呈三点成一线状,要便于掌犁人的操作掌控,使力“能”发挥最大效用。
       犁把和犁身、犁脖、犁头是一根圆木做成的三翘即稍平、稍立身的把柄弯行整体。犁辕俗称杠辕,是“杠”,合身和头叫“杠头”,杠头还有许多配件、附件,有:犁头、杠辕、格子、大杩挂、双格子、驮畜夹子  。
牛耕,曾经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从土地中解放了大批的人力物力去从事其他社会生活门类,推进了西汉水流域社会经济的发展,牛耕一直是西汉水流域的传统耕耘方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农耕具已被农业机械所取代,但在边远偏僻山区因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人们习惯了的传统农耕具还将在一个时期内使用下去。
大家都在看
【馆际交流】西和会议纪念馆来礼县龙池湾战役纪念馆参观交流

来源:整理于礼县文史资料    作者:王秉钧

审核:张锋       编辑:赵丽






    关注 陇南市礼县龙池湾战役纪念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