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省三县交界处,英雄美名传四河

 

四河乡位于泗洪县城西南,地处苏皖两省三县交界的淮河岸边,四面环水,土壤肥沃,素有“蔬菜之乡”、“梨柳之乡”美称。...

四河乡位于泗洪县城西南,地处苏皖两省三县交界的淮河岸边,四面环水,土壤肥沃,素有“蔬菜之乡”、“梨柳之乡”美称。

大柳巷
       


四河乡境内的淮河大堤绵延数十里,大堤上岸柳成行,浓荫蔽日,形成一条绿色长巷,沿岸新淮、淮建、迎淮等村落象一串散落的珍珠分布在这条巷子上。人们为了把对岸安徽省明光市的小柳巷对称起来,就把在这一线长堤的村落统称为大柳巷。早年,大柳巷多梨树和柳树,抗日战争期间曾称为梨柳乡。如今的大柳巷四面河流环绕,淮水清沏如镜,沙洲上平沙绿野,满眼苍翠,大堤上杨柳依依,婀娜多姿,鸟鸣枝头,花香蝶舞,民居隐在绿树从中,令人心旷神怡。1943年4月,新四军代军长陈毅与彭雪枫、邓子恢等一行人到大柳巷试马春游,陈毅将军被这里赏心悦目的田园美景所陶醉,即兴写下著名诗篇《大柳巷春游》(共六首),现附诗一首:


试  马

淮水中分柳巷洲,

平沙绿野柳丝抽。

春郊试马优游甚,

难得浮生似白鸥。
雪枫堤
       
在四河乡境内有一条绿树掩映、遐迩驰名的20里长堤,它和抗日名将彭雪枫的名字紧紧连在一起,人们把它叫做“雪枫堤”。

雪枫堤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1943年8月28日,新四军四师师长彭雪枫同志在淮河下游苏皖交界处运筹帷幄,指挥抗战。由于这里连日暴雨,淮水猛涨,加之河堤残破,随时有溃决的危险。一天上午,彭雪枫同志在大柳巷参加卫生工作会议期间发现一处淮河大堤被大水冲坏,滚滚洪流冲垮堤坝,漫进村庄和农田,情况很紧急,如不赶快堵住,这里的两万多人民和抗日将士将有葬身鱼腹的可能。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雪枫同志当机立断,率领警卫营医务人员和泗南中学师生赶去抢险。彭雪枫同志第一个跳进了激流中,随行的同志见状一个个也都跳下水去,在激流中筑起一道人墙。因为当时既无草包麻袋等抢险物资又没有筐、锹、扁担等工具,雪枫同志急中生智,就地取材,把一个地主家堆在这儿麦草一捆一捆扎好堵到缺口上。当地群众闻讯纷纷卸下自家门板,捆扎草团赶来助战。因风雨太大,水流湍急,军民们干到翌日黎明,才堵住了缺口,保住了大堤。

为了把残破的淮河的堤坝固牢,后来,彭师长又召集紧急会议,调遣了苏皖边界的千军万马进行加固淮河堤坝大会战。据当年参战的民工回忆说:“会战的那几天,淮河岸上到处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彭师长和民工、士兵一起抬筐运土,挥汗劳动,饿了吃冷馍,渴了饮河水”。经过几个昼夜的奋战,一条绵延20华里长的防洪大堤终于加固起来了。当年淮北行署为了表彰雪枫同志的卓著功绩,于1945年1月5日决定把这条与淮北人民生命财产休戚相关的淮河大堤命名为“雪枫堤”。

自从加固了雪枫堤以后,这个“十年九荒”的大柳巷很少再闹水灾。当地群众编了一首歌谣:“金泊岗,银戴阳,万年穷不了大柳巷。”勤劳的淮河儿女在这里植树种粮,休养生息,使这里成为真正的鱼米之乡。雪枫堤上洒下彭雪枫同志的辛勤汗水,他的名字也在淮河两岸的人民心目中树起一座巍巍丰碑。






关于泗洪马拉松

泗洪国际马拉松赛事官方信息发布平台。
更多内容,敬请期待


    关注 泗洪马拉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